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霄

作品数:34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土壤
  • 7篇群落
  • 6篇绿化
  • 5篇有机氯
  • 5篇有机氯农药
  • 5篇植物
  • 5篇绿地
  • 4篇群落结构
  • 4篇景观
  • 4篇根系
  • 4篇根系分泌物
  • 4篇城市
  • 3篇园林
  • 3篇植被
  • 3篇植物配置
  • 3篇生活型
  • 3篇生态
  • 3篇树种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机构

  • 29篇延安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6篇成都大学
  • 3篇信阳职业技术...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解放军后勤工...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作者

  • 33篇吴云霄
  • 7篇王海洋
  • 6篇潘声旺
  • 5篇屈亚潭
  • 4篇雷忻
  • 4篇何茂萍
  • 3篇雷志华
  • 2篇李志强
  • 2篇胡明成
  • 2篇朱双营
  • 2篇董仕萍
  • 2篇罗竞红
  • 2篇李咏宝
  • 1篇杨丽娟
  • 1篇王文强
  • 1篇方文
  • 1篇曹生宪
  • 1篇袁馨
  • 1篇张运兴
  • 1篇徐少亭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浙江建筑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HP法与SBE法的延安市道路绿地景观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为科学合理评价延安市道路绿地景观,促进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选择延安市具有代表性的11条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延安市街道绿化景观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准则层中,生态功能的权重最大(0.6406);因子层中,与整体环境协调性的权重最大(0.0788)。道路绿地景观的综合评价均值为60.3,整个延安市道路绿地景观整体建设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依据CEI等级划分,Ⅰ、Ⅱ、Ⅲ和Ⅳ级的道路分别有3、5、1和2条。SBE法与AHP法排序有一定的差异,但与CEI分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SBE法与AHP法和CEI分类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AHP法和SBE法在景观评价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使用。
吴云霄屈亚潭屈亚潭孙杨朝邹友琴
关键词:景观评价AHP法SBE法道路绿地
苇状羊茅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残留量、各残留组分的降解特征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效应,探讨根系分泌物在植物修复OCP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借助模拟修复实验,对比研究苇状羊茅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OCPs残留量及其主要组分(GC-ECD、GC/MS-MS)的降解效应、所在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及磷脂脂肪酸组分(PLFA)的影响差异。【结果】根系分泌物能促进土壤OCPs去除:添加根系分泌物后,OCPs去除率(77.57%)显著高于对照组(33.49%);相同处理条件(污染水平、添加剂量)下,根系分泌物对HCHs、毒杀芬、HCB、艾氏剂、γ-氯丹的强化去除率总高于对OCPs总量的强化去除率(p<0.05);对DDTs、灭蚁灵、硫丹Ⅰ、狄氏剂、环氧七氯的强化去除率则普遍低于对OCPs总量的强化去除率。相同污染水平下,添加根系分泌物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期间,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占主导地位、真菌次之,其变化趋势与土壤中OCPs残留的降解特征相一致。【结论】OCPs降解过程中,根系分泌物的存在改变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结构,进而改善了对OCPs的降解效率。
潘声旺雷志华何茂萍吴云霄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苇状羊茅根系分泌物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基于IPA分析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园的绿地景观被引量:1
2022年
为合理评价并积极提升校园绿地景观质量。以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区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会聚式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绿地景观评价体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IPA分析法对校园6大区域的绿地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校园各个区域的满意度一般,特别是校园绿地中植物景观和景观小品及标志物是需要改善的重点。植物景观方面需要在植物的丰富度、常绿落叶植物的配置比例、季相变化以及疏密搭配等方面重点改善;景观小品及标志物主要从种类、美观度和建造质量方面进行重点改善。
吴云霄袁阅刘先健
关键词:校园绿地满意度重要度IPA分析
延安市公园树种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在对延安市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延安市公园绿地的树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公园绿地中共有树种40种,分属23科30属,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树种组成有很大差别,共有树种4种,树种优势科、属不明显。城市公园的树种多样性小于森林公园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简单,城市公园中仅有少数群落构成树林形式,大部分是草地上散植少量乔木和灌木,乔木和灌木的郁闭度和覆盖度小,树种的高度小于森林公园的高度。树种构成的生态习性分析结果显示,除杨家岭革命遗址公园常绿树的数量大于落叶树外,其他公园落叶树的数量均大于常绿树。公园观赏树少。
徐少亭吴云霄李志强左乐
关键词:树种结构树种多样性
重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树木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3
2006年
按绿地类型和干扰类型,分别调查了重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对比分析了各类型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加权平均物种数量、S 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城市园林植物群落乔木种类的多样性低于自然森林群落,但公园绿地群落乔木层的优势度最小,优势种数量较多;(2)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灌木种类少于自然森林群落;(3)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营建工作中树木配置的生态学依据。
董仕萍王海洋吴云霄
关键词: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SEPR技术对土壤中芘的强化去除机制研究
2022年
为探讨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SEPR)技术对土壤中芘的强化去除机制,选用延安市常见的紫花苜蓿为材料,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代表,通过室内栽培试验,系统分析研究SEPR技术对土壤中芘的强化去除效果和强化去除途径。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在一定芘初始质量比的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对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治理作用,而表面活性剂Tween 80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2)表面活性剂Tween 80能够提高土壤中芘的去除率,其强化去除率为8.96%~14.02%;3)SEPR技术能够减少植物体内芘的富集量,对植物具有减毒效应;4)表面活性剂Tween 80可通过增强土壤中不同去除要素的去除效果以达到对芘的强化去除,其中最为明显为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且在中等污染程度去除效果最好。因此,SEPR技术对土壤中芘的强化去除可行、安全。
吴云霄雷忻雷忻杨艳艳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植物修复土壤表面活性剂
混种模式对土壤中PAHs污染的强化修复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以菲、芘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选择多环芳烃初始浓度在20.05-322.06 mg·kg^-1 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选用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单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种和三叶草-紫花苜蓿混种3 种模式,通过测定实验70 d 后土壤中PAHs 的浓度,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植物对PAHs 污染的去除效果和修复机制.结果表明,(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在三叶草和紫花苜蓿混种模式下,土壤中PAHs 的去除率最高,明显高于单种模式.在70 d 的实验期间,约有75.47%的菲和68.28%的芘被降解,而单种模式下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对菲的降解率分别为31.79%和64.03%,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27.97%和52.18%.(2)相同污染水平下,茎叶部PAHs 的含量低于根部,菲的含量低于芘,混种模式下植物体内PAHs 的含量低于单种模式下的含量.(3)生物作用对土壤中菲的去除率在三叶草、紫花苜蓿组和混合组中分别为26.69%、58.98%和69.84%,对芘的去除率分别为25.29%、48.98%和65.86%,明显高于非生物作用.在生物作用中植物-微生物的联合效应是最主要的,在三叶草组、紫花苜蓿组和混合组中对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6.95%、34.85%、42.95%和6.3%、26.78%、38.98%.微生物作用在各种模式下相同,混种模式下,植物作用、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均高于单种模式.说明借助多物种混合种植模式对改善PAHs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减少植物体内PAHs 积累和缓解生态风险具有可行性.
吴云霄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土壤
生物因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机制被引量:3
2018年
在温室内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蚯蚓(Pheretima sp.)为试验材料,以菲、芘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在不同初始浓度下,测定试验70d后8种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蚯蚓和植物体内菲、芘浓度,研究生物因素对土壤中PAHs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1)非生物土壤系统对PAHs有微弱的降解作用;(2)各生物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PAHs的降解;(3)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系统对PAHs的降解当量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系统;(4)不同因素的降解当量不同,其中植物和蚯蚓本身直接作用的降解当量甚微,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最大,微生物次之;(5)不同因素和生物土壤系统对土壤中芘的降解当量均高于菲。因此,增加生物因素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微生物,可促进PAHs的降解,对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作用更显著。
吴云霄
关键词:生物因素多环芳烃降解机制土壤系统
重庆市主城区主要绿地生态效益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生态效益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的质量。国内外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定量化程度比较高,研究的比较系统。而国内对城市绿地系统生态...
吴云霄
关键词:城市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居住区架空层绿化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居住区架空层已成为南方居住区的重要部分,对其合理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居住环境、促进邻里关系良性发展。在分析居住区架空层特点、功能的基础上,从设计原则和植物配置方面对居住区架空层绿化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居住区架空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吴云霄李咏宝屈亚潭
关键词:居住区架空层植物配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