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柳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生物学更多>>
- 氧氟沙星短程治疗伤寒28例被引量:5
- 1992年
- 应用氧氟沙星200mg口服,bid,治疗经血培养确诊的伤寒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27±14a),平均疗程8.6±2.7d;另用诺氟沙星治疗28例作对照,剂量300-400mg口服,tid或qid,平均疗程18±4d。结果氧氟沙星组有效率为100%,优于诺氟沙星组82%(P<0.05)提示短程氧氟沙星治疗伤寒更有效。
- 杨建国吴兴柳申小娟王开林朱兴邦陈振宇
- 关键词:药物疗法氧氟沙星伤寒
- 不同CD4^+水平HIV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机会性感染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成人HIV阳性患者启动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时机以指导治疗。方法 179例HIV感染者分为A组(CD4^+≥350/μL),B组(200/μL≤CD4^+<350/μL),C组(CD4^+<200/μL)三组。使用ART治疗,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结果三组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C组最高(62.50%),A组最低(6.52%),B组为(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感染C组(15.28%),高于A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则C组(36.11%)高于B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启动ART治疗可以预防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于CD4^+细胞数较低的患者,ART治疗的前3个月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丁佩佩何纲陈晓华甄沛林吴兴柳李志杰黄劲华
- 关键词:CD4^+T细胞计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中的作用和干扰素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2 5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经干扰素 (6MIU/次 ,肌注 ,隔日 1次 )治疗 6个月后 ,测定血清HBV标志物变化及外周血CD3 + 、CD4 + 、CD8+ T细胞。结果 干扰素治疗前和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组 (n =16 )外周血CD4 + T细胞与正常人比显著降低 (P <0 .0 1) ,而CD8+ 显著升高 (P <0 .0 1) ;CD3 + 在干扰素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治疗有反应组 (n =9)治疗后外周血CD4 + 、CD8+ 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 .0 0 1) ,而无反应组未恢复 (P >0 .0 5 )。治疗后 9例有效 ,近期有效率为 36 %。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细胞免疫在HBV感染发病机制和病毒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吴兴柳朱学俊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干扰素CD4^+CD8^+
- 山莨菪碱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预后观察被引量:5
- 1999年
- 采用山莨菪碱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23 例,结果复发次数、进展为肝硬化,并发腹水、上消化道出血人数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少(P< 0.05)。表明山莨菪碱可减轻或消除肝脏的进一步损害,稳定肝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吴兴柳朱兴帮
-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肝炎山莨菪碱疗效乙型肝炎
- 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8质粒对HBcAg DNA疫苗诱导小鼠(H—2^d)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观察编码鼠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犤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犦对HBcAg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L-18质粒和HBcAg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亚类(IgG1、IgG2a)水平。结果:免疫6周后,联合注射IL-12、IL-18和IL-12+IL-18组小鼠血清的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IgG亚类以IgG2a占优。结论:IL-12、IL-18以及IL-12+IL-18联合HBcAgDNA疫苗注射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抗HBc水平。
- 吴欣黄祖瑚成军吴兴柳董菁陆北川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原DNA疫苗小鼠
- 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和IL-17A水平检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IL)-17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取HIV/HCV共感染者、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健康人各3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和Th17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水平。结果 HI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10.23±114.35)个/μl和(218.42±112.47)个/μl,均较健康人明显降低[(735.46±121.52)个/μl,P<0.05],HIV/HCV共感染者较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更低(P<0.05),HC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为(719.47±123.72)个/μl,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IV感染者Th17百分比和IL-17A水平分别为(2.48±0.90)%,和(25.18±12.63)pg/ml,均较健康人显著降低[(3.95±1.23)%和(39.15±16.30)pg/ml,P<0.05],HCV感染者Th17百分比和IL-17A为(5.48±0.90)%和(45.24±15.72)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而HIV/HCV共感染者Th17百分比为(1.76±0.42)%,IL-17A为(16.49±7.54)pg/m L,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2.48±0.90)%和(25.18±12.63)pg/m L,P<0.05]。结论合并HCV感染可能通过影响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A进一步影响HIV患者的免疫功能。
- 丁佩佩何纲陈晓华甄沛林吴兴柳胡长征
- 关键词:丙型肝炎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白细胞介素17A
- 黄芪联合HAART治疗艾滋病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使用黄芪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艾滋病,与常规HAART治疗对比,观察其降低副作用及治疗艾滋病效果。方法研究组收集22例艾滋病患者黄芪联合HAART治疗24周,对照组收集20例艾滋病患者常规HAART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药物副作用及抗艾滋病疗效对比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研究组在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炎、皮疹、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损害方面药物副作用较对照组发生少,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CD4+细胞数为256.80±102.58,对照组为240.26±9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联合HAART治疗可以减少HAART治疗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力,加速HAART治疗后的免疫重建。
- 何纲丁佩佩谭雅仪吴兴柳甄沛林
- 关键词:艾滋病
- 非耐药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 何纲丁佩佩甄沛林李秀娟伍金华汤志强胡长征吴兴柳陈晓华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 对 6 3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LSS治疗 ,并检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 ,内毒素含量等 ,比较重型肝炎不同类型及时期应用ALSS的治疗效果。结果 ALSS治疗后 ,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明显改善 ,血内毒素由治疗前 (6 0 .2 7± 10 .5 4)ng/L降至治疗后 (2 8.33± 6 .5 7)ng/L(P <0 .0 0 1) ,但 3d后又升至 (44 .18± 8.2 2 )ng/L。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应用ALSS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10 0 %、6 2 .5 %,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90 .91%、72 .2 2 %、39.13%。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慢性重型肝炎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
- 吴兴柳于立新
-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效肾功能肝功能
- HBsAg核酸疫苗诱导H—2^b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 adw和 adr亚型 HBV Pre S2 +S核酸疫苗单一或联合 HBc Ag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C5 7BL / 6小鼠 2 3只随机分为 4组 :p JW430 3组 (P组 )、p JW430 3/ S2 +S(adw亚型 )组 (W组 )、p JW430 3/ S2 +S(adr亚型 )组 (R组 )、p JW430 3/ S2 +S(adr) +p JW430 3/ HBc组 (R+C组 )。免疫方法为每只小鼠每次肌注相应质粒 DNA10 0 μg(10 0 μl)。免疫程序为 0、2、4周。于第 0、2、4、6、8周采集小鼠血清 ,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抗 - HBs和抗 - HBc。结果 :于第 3次免疫后 4周 W组、R组、R+C组小鼠血清全部检出抗 - HBs,抗体含量随免疫次数增多而增加 ,抗 - HBs浓度最高达 2 2 32 9IU / L ,与 P组 (对照质粒组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但各核酸疫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5 )。抗 - HBc在第 1次免疫后 2周即在 R+C组全部出现 ,抗 - HBs和抗 - HBc在 P组始终未检出。结论 :adw和 adr亚型 HBV Pre S2 +S核酸疫苗和 HBc核酸疫苗能诱导 H- 2 b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 ,联合 HBc核酸疫苗有助于抗 -
- 吴兴柳蔡洁刘雁雁黄祖瑚
- 关键词:核酸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