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琼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旋精氨酸治疗高血压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张大红吴发琼燕纯伯刘晓平陆嘉
- 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通路与高血压的关系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该课题研究表明:老年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壁组织一氧化氨合酶活性下降,cGMP含量降低;外源性补充一定量的L-Arg 能够降...
- 关键词:
- 关键词:左旋精氨酸高血压动物实验
- 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肾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00年
- 目的 在观察高血压病 (EH)及糖尿病 (DM)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 (CCD)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正常对照组及EH组、DM组为研究对象 ,每组各 60例 ,均为男 3 0例 ,女 3 0例 ,对照组年龄 3 7~ 75岁 ,EH组 40~ 77岁 ,DM组 41~ 73岁 ,采用ACUSON公司生产的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2~ 4MHz及 3 . 5MHz ,应用CCD测量肾动脉主干最大血流速度 (Vmax) ,最小血流速度 (Vmin) ,血管阻力指数 (RI) ,肾血流量 (CO) ,并检测心脏大小及血肌酐等。结果 EH组RI明显增高 ,CO及Vmax减低 ,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性别、心率、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收缩压 (SMP)、血肌酐有关 ;DM组RI明显增高 ,CO及Vmax明显减低 ,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性别、血糖、血肌酐、EH及DM组的肾脏彩色血流信号稀疏 ,血管数量减少 ,血管内径变细 ,管壁增厚有关。当EH及DM患者的血肌酐正常时 ,CCD检测的肾血流多项指标改变较血肌酐更敏感。结论 应用CCD检测对EH及DM并发肾脏损害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敏感、更准确的信息 ,且无创、快速。
- 史丽雅吴发琼李建张振玲韩黔峰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肾血流
- 左室附壁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1993年
- 左室附壁血栓是发生体循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处理对预防栓塞有重要意义。心脏附壁血栓大多数见于左室,右室很少见。它主要继发于心肌梗塞(MI),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与有室壁瘤者。另外,心肌病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也是形成左室血栓的重要原因。 1病因与诊断 1.1左室附壁血栓是AMI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主要见于穿壁性MI:据尸检发现,在穿壁性MI中约占20%~60%。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AMI患者中左室血栓检出率达32%~56%。附壁血栓主要发生于前壁MI,下壁MI较少见。据国外五组499例统计。
- 吴发琼周光荣杨源烈
- 关键词:心肌病血栓形成
- 左室血栓与外周血栓栓塞的抗栓治疗
- 1993年
- 左室附壁血栓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室壁瘤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大多数发生在左室,很少在右室。左室血栓对致死与致残有重要意义。来源于心脏的栓塞25%与急性和慢性心肌梗塞(MI)有关。临床上的困难是如何确定心源性栓塞的高危人群、抗血栓治疗及影像诊断技术。二维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诊断左室血栓,其敏感性为86%,特异性高达95%。有时需采用经食道探头。此项检查可提供血栓大小、形态及解剖部位,但偶尔将肌小梁、假腱索、乳头肌肿瘤等误认为血栓,造成假阳性。CT与磁共振对诊断的准确性尚未很好确定。心血管核素显影及心血管造影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超声心动图。铟血小板显影可以提示血栓继续吸取血小板。
- 吴发琼张廷杰
- 关键词:心肌梗塞抗凝疗法血栓形成
- 主动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质量查房制度
- 1995年
- 主动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质量查房制度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吴发琼,周光荣,赖世荣,谢栋良随着全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
- 吴发琼周光荣赖世荣谢栋良
- 关键词:医院管理主动性查房制度
- 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肾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病(EH)及糖尿病(DM)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CCD)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正常对照组及EH组,DM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均为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年龄37~75岁,EH组40~77岁,DM组41~73岁,采用ACUSON公司生产的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4~2MHZ及3.5MHZ,应用CCD测量肾动脉主干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肾血流量(CO),并检测心脏大小及血肌酐等。结果:EH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减低,DM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明显减低,EH及DM组的肾脏彩色血流信号稀疏,血管数量减少.血管内径变细,管壁增厚。当EH及DM患者的血肌酐正常时,CCD检测的肾血流多项指标改变较血肌酐更敏感。结论:应用CCD检测对EH及DM并发肾脏损害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敏感、更准确的信息,且无创、快速、可以重复使用。
- 史丽雅吴发琼李建张振玲韩黔峰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肾血流
- 左旋精氨酸的扩血管降压作用被引量:2
- 1999年
- 自1990年,Nakaki等[1]首次报道左旋精氨酸(L-Arg)的降压作用以来,不少人对其进行了实验及临床研究。但由于其机理仍有不甚明了之处,实验结果也不尽一致,以致于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在此,作者仅就有关问题的近期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L-Arg...
- 张大红刘晓平吴发琼燕纯伯
- 关键词:左旋精氨酸血管扩张降压作用药理
-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交界分离术近况
- 1993年
- 风湿性心脏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占成人心血管疾病的40%~50%,其中绝大部分为风湿性瓣膜病,各瓣膜损害中二尖瓣最常见。根据国内一组尸检资料,二尖瓣受累100%,其中单纯二尖瓣损害46.7%,二尖瓣十主动脉瓣34.5%,外科手术中观察单纯二尖瓣狭窄发生率较合并关闭不全高出一倍,可见二尖瓣狭窄是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病变。80年代初期以前,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是开胸作闭式分离术或直视分离成形手术。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erculaneous Transvenaus Mitral Commissurotomy,PTMC):是治疗风湿性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的一种新的非外科疗法新技术,由Inoue(井上宽治)于1984年最先报道。
- 吴发琼燕纯伯杜传礼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心脏外科手术
- 成都市医院检验科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郭平李俊华吴发琼黄杰刘华伟吴琼曾屏
- 课题组充分发挥市三医院检验科人才、设备优势和临床检验中心的作用,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以三次现状调查为基础,分别于1989年和1997年召开了两次由区、市、县卫生局领导及医院院长、检验科主任参加的检验工作会,提出了医院...
- 关键词:
- 关键词:医院检验科
- 脑血管性痴呆被引量:29
- 1993年
- 脑血管性痴呆又称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但往往被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延长,发病必然呈增高趋势。现将本病及其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1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在年龄>65岁的人群中痴呆的检出率平均为5%,超过80岁者,有严重痴呆者高达15%~20%。据临床病理分析表明,这些痴呆中,老年性痴呆约占50%~60%,血管性痴呆占10~20%,二者兼有即混合型占20%。也有人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更多。在一组55岁以上连续入院的2000例患者中,诊断有痴呆者占9.1%,其中72%属血管性痴呆。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高。据日本统计资料。
- 吴发琼周光荣
- 关键词:高血压痴呆脑血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