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接力逆行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及供瓣区软组织缺损
- 目的 探讨接力逆行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及供瓣区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11年6月~ 2013年6月,收治17例17指外伤致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伴有肌腱或骨外露,其中男12例12指,女5例5指,年龄15~52岁...
- 邓呈亮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李海吴必华王达利
- 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b)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从2只孕14 ~16 d SD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Fb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和Ephrin-B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Ephrin-B2 mRNA的表达(样本数为3).(2)从45只出生1~3d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离培养施万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100阳性细胞率,样本数分别为9、3.(3)于DMEM高糖培养基中,取1×105个/mL Fb、施万细胞各1 mL共培养,设为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另取1×105个/mL施万细胞2 mL单独培养,设为施万细胞单独培养组.每组5孔细胞.培养6、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2组施万细胞的成簇群情况并计数,另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24 h时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施万细胞的成簇群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24 h时2组施万细胞EphB2、Sox2和N-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20).(4)取10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每只大鼠腹壁制成1个原位回植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皮瓣组、Fb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Fb共移植组,每组25只.Fb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单独移植组大鼠皮瓣分别注射0.4 mL Fb、施万细胞(均为2×106个),施万细胞+ Fb共移植组大鼠皮瓣注射0.4 mL Fb与施万细胞混合细胞(共2×106个,细胞数量比为1∶1),单纯皮瓣组大鼠皮瓣注射等体积的DMEM高糖培养基.注射后2、5、7、9、14 d,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取皮瓣组织,免疫荧光法观察再生神经数量、直径及排列.对数据行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从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的第3代细胞大小、形态较均一,呈长梭形,细胞核�
- 陈伟魏在荣吴必华杨成兰金文虎龚飞宇孙广峰聂开瑜王达利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神经再生施万细胞共培养
- 应用优化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足跟后外侧创面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优化设计以及修复足踝、足跟后外侧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对28例足踝、足跟后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车祸伤15例,压砸伤8例,绞伤3例,电击伤2例,创面大小3cm×3cm-4cm×6cm。均采用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将腓骨头至外踝尖端等分为9段,在第6-9段范围内用多普勒超声定位腓动脉低位穿支,以穿支穿出点为旋转点,以腓动脉穿支走行为皮瓣的中轴线。设计螺旋桨皮瓣时对大桨长宽比进行优化,将旋转点至创面远端距离作为大桨的长度,皮瓣宽度为大桨长度的一半,确保皮瓣大桨的长、宽比不超过2:1,根据创面形状调整皮瓣形状,切取皮瓣大小3cm×5cm-4cm×10cm,将皮瓣旋转180°,大桨覆盖创面及小桨供区,小桨修复大桨供区。结果1例皮瓣因静脉危象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其余2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色泽好,无瘢痕挛缩,皮瓣不臃肿,无需再次手术修整。结论经优化后的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可以避免皮瓣远端坏死,是修复足踝、足跟后外侧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 孙广峰吴必华吴祥奎聂开瑜祁建平金文虎邓呈亮魏在荣王达利
-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
- 肩背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皮肤恶性肿瘤创面的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肩背部任意穿支皮瓣修复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肩背部皮肤软组织肿瘤患者12例.其中皮肤隆突纤维肉瘤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3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术前借助多普勒超声探查设计穿支皮瓣.术中扩大切除,并行切缘基底标记冰冻病理检查无肿瘤侵犯后.根据创面以及穿支血管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切取螺旋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及供区。定期进行随访。随访观察局部肿瘤有无复发、皮瓣有无溃疡、皮瓣的质地、皮瓣的感觉。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4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肿瘤均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溃疡形成,无明显的凹陷畸形,外观满意.感觉恢复不理想.供瓣区均一期愈合。结论采用肩背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邻近皮肤恶性肿瘤创面,其操作简便、血供可靠、旋转方便、修复后外观优良,是修复肩背部恶性肿瘤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 孙广峰吴必华聂开瑜祁建平金文虎邓呈亮李书俊魏在荣王达利
- 关键词:穿支皮瓣创面修复恶性肿瘤肩背部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KISS皮瓣的术中穿支的个性化设计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总结旋股外侧动脉降支KISS皮瓣术中穿支的个性化设计及其对提高皮瓣成活率的作用。方法2012年9月-2016年6月,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KISS皮瓣修复四肢缺损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3~71岁,平均48岁;上肢手背及腕部创面16例,足背及下肢创面4例。创面面积8.5cm×12.0ccm~12.0cm×23.0cm,皮瓣面积5.0cm×8.0cm~8.0cm×14.0cm,供区直接缝合。定期进行随访。结果术中切取皮瓣顺利,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产生.创面I期愈合。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仅留下线状瘢痕。结论通过术中穿支血管的粗细再次决定术中KISS皮瓣大小的设计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使KISS皮瓣的设计更加灵活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唐修俊王达利魏在荣王波张子阳吴必华陈伟
-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个性化设计
- 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27例面中部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扩大切除肿瘤组织,送术中冰冻,提示边缘及基底无肿瘤侵犯后,根据创面位置、大小,以圆形创面的弧形底边为皮瓣近端,设计最大宽度比缺损宽度宽约1 cm的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创面,创面面积2.0 cm×3.0 cm^2.5 cm×4.0 cm.供区皮下松解后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切取皮瓣面积为3.0 cm×6.0 cm^3.5 cm×7.0 cm,术后皮瓣血运好,尖端无青紫,术后1周拆线.随访6~36个月,术区瘢痕不明显,大部分隐藏于鼻唇沟褶皱中,未出现下睑外翻、口角畸形等,皮瓣无臃肿,色泽、质地与正常皮肤相同,外观较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操作简单,术后外观良好,无牵拉畸形.
- 王旗唐修俊吴必华王达利魏在荣王波张子阳
-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皮下蒂皮瓣面部
-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28例内外踝、足背、踝后侧等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8例,摔伤4例;伴跟腱外露10例,伴足背肌腱外露16例,伴骨外露12例,创面大小10 cm×8 cm~16 cm×13 cm。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于对侧大腿前外侧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穿出点,选择2个超声动脉搏动声响较强的穿出点予以标记,将相应穿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设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每叶皮瓣的宽度均须小于8 cm,以确保供瓣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先整体切取皮瓣,夹蒂试验判断穿支血管供血良好后裁剪分叶,将分叶重新组合对创面进行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随访观察6~28个月。结果本组28例中,切取分叶皮瓣每叶大小9.0 cm×4.5 cm~17.0 cm×7.0 cm,1例皮瓣的1个分叶因术后皮瓣远端受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2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无臃肿,外观满意。供瓣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对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可以提高分叶皮瓣的成功率,减少供瓣区并发症,是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的理想皮瓣之一。
- 孙广峰邓呈亮吴必华吴祥奎聂开瑜祁建平金文虎魏在荣王达利
-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分叶皮瓣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被引量:9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014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22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为11—52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5例、重物压砸伤5例、交通伤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3例、热压伤3例。前臂缺损7例、腕部缺损5例、小腿缺损4例、踝关节缺损6例,缺损面积10am×5cm-4cm×8am。需桡动脉桥接4例、足背动脉桥接2例,需腕部肌腱重建5例、足背肌腱重建2例,创面明显凹陷4例、创面严重感染5例。血管缺损5~10cm;肌腱缺损5~10cm共7例14根肌腱缺损。入院时间为伤后5h-7d,平均3d。
- 唐修俊魏在荣王波王达利孙广峰邓呈亮吴必华
- 关键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股前外侧骨折内固定术后足背动脉肌腱重建肌腱缺损
- 接力逆行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接力逆行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6月一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共17指。采用带神经的指脚有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第1供瓣区,第2供瓣区给予拉拢缝合。手指创面面积为2.0cm×1.50cm~3.0cm×2.0cm,指同行动脉穿支皮瓣及掌背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面积分别为2.2cm×1.5cm~3.6cm×2.5cm、2.5cm×2.0cm~4.2cm×3.0cm。结果术后34个皮瓣均顺利成活,1个皮瓣术后发生青紫,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第1供瓣区无凹陷、破溃,第2供瓣区残留线性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位于关节处或肌腱表而的供瓣区愈合后不影响关节以及肢体活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功能:优15指、良2指。皮瓣感觉功能评定:S3级1指、S4级2指、S5级14指;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达5~7mm,平均为6mm。结论接力逆行穿支皮瓣的血供可靠,手术部位均在手部,能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改善第1供瓣区外形和功能。
- 邓呈亮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李海吴必华王达利
-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软组织损伤
- 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修复儿童小腿创面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转移修复儿童小腿创面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5例儿童小腿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转移修复,年龄4岁7个月至13岁。创面范围为4cm×4cm~7em×6cm。皮瓣范围5em×5cm~8cm×7CITI,蒂长5~7em。3例皮瓣穿支位于小腿中下1/3附近,2例皮瓣穿支位于小腿中上1/3附近。2例胫骨骨折。供区植皮修复。结果5例皮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或皮瓣坏死。伤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完全成活。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12个月后随访骨折痊愈。患儿生长发育及下肢功能未见异常。结论儿童可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该皮瓣可修复小腿创面,手术简单,血供可靠。
- 吴必华魏在荣唐修俊孙广峰金文虎
- 关键词:外科皮瓣儿童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