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敏先

作品数:55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14篇历史地理
  • 10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主义
  • 11篇社会主义
  • 9篇中国共产党
  • 9篇共产党
  • 9篇国共
  • 8篇毛泽东
  • 8篇民主
  • 8篇国史
  • 7篇建国
  • 7篇共和国
  • 7篇共和国史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人民
  • 6篇农民
  • 5篇社会和谐
  • 4篇新民主主义
  • 4篇知识分子
  • 3篇邓小平
  • 3篇政治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机构

  • 5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长春市委党校
  • 3篇长春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当代经济研...

作者

  • 55篇吴敏先
  • 5篇陈前
  • 4篇张永新
  • 4篇张学凤
  • 3篇孙成军
  • 3篇曹冬梅
  • 2篇方海兴
  • 2篇张士海
  • 2篇高明生
  • 2篇李林
  • 2篇李海新
  • 2篇张鲲鹏
  • 2篇童小彪
  • 2篇郑德荣
  • 1篇翟洪峰
  • 1篇陈延秋
  • 1篇欧阳丽宇
  • 1篇张桂英
  • 1篇邹铁力
  • 1篇吴晓亮

传媒

  • 19篇东北师大学报...
  • 6篇当代中国史研...
  • 5篇中共党史研究
  • 3篇理论学刊
  • 3篇新长征
  • 2篇长白学刊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理论前沿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学术评论
  • 1篇国史研究中的...
  • 1篇第六届国史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政策及其调整研究述评
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实践表明,党能否正确地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几经变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
吴敏先张永新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策周恩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曲折发展无产阶级
文献传递
论建国60年农民利益获得机制的调整和创新被引量:2
2009年
建国6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并着力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笔者主要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关于农民利益机制的制衡与失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关于农民利益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历史经验等三个问题。
吴敏先
关键词:农民利益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被引量:10
2008年
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张士海吴敏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抗战精神
论刘少奇的教育实践思想
1998年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我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些重要思想,本文主要就其教育实践观点作些探讨和研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提出恰当的方针、政...
吴敏先高明生
关键词:教育实践观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知识分子
论毛泽东晚年的“抓革命、促生产”思想被引量:8
1994年
论毛泽东晚年的“抓革命、促生产”思想吴敏先,孙成军"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是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它反映的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的关系问题。在长达10年的"文革"时期,这一思想表现得非常活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作用。笔者...
吴敏先孙成军
关键词: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修正主义促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建国60周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评
2013年
建国60周年前后,国史学者们在原有国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史研究。笔者从新观点、新视角、新课题、新领域四个方面对国史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总结,推动共和国国史研究实现了新的突破。
吴敏先张学凤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被引量:3
2007年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戴季陶、蒋介石、汪精卫等对三民主义进行曲解篡改,将其异化为反共反人民的理论;以宋庆龄等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始终高举新三民主义旗帜;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对三民主义加以升华,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真正实现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
陈前吴敏先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升华
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启示被引量:2
2008年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吴敏先孙成军
关键词:党内和谐社会和谐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逻辑
2005年
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和逻辑是:从抽象的共产主义教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超越了历史的“乌托邦”;从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阶段”到形成“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理性的思想接力;从突出政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
吴敏先童小彪
关键词:社会主义认识逻辑
对我党农民社会群体利益问题的研究
2001年
该文从物质利益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和阐释了社会结构的利益分析方法及多元综合衡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点,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农民利益群体经济利益需求与基本特征,物质利益原则与农民积极性发挥的内在关系。
吴敏先潘永强邹铁力
关键词:农民分析方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