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祖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荀子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主义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哲学
  • 1篇道论
  • 1篇欲望
  • 1篇正义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权力
  • 1篇之谓
  • 1篇治权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论
  • 1篇社会主义道路
  • 1篇慎独
  • 1篇生之谓性

机构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吴祖刚
  • 1篇张培高
  • 1篇张小飞
  • 1篇刘晓辉

传媒

  • 3篇道德与文明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玄、孔颖达与朱熹对《中庸》诠释的异同被引量:2
2016年
朱子对《中庸》的解释受到郑玄、孔颖达的影响,但与之相比有四个方面的明显不同:其一、理论建构模式的不同。郑玄、孔颖达的理论建构模式是宇宙生成论,而朱子则是本体宇宙论。其二、对"性"的解释不同。既存在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论与性二元论的差异,又存在对人性与物性看法的不同。其三、对"内圣外王"的解释不同。虽然郑玄、孔颖达也认为君主和士人必须做到由内圣到外王,但他们不仅侧重强调了外王的一面,而且侧重强调了内圣外王的主体主要为君主。朱子则不同,不仅侧重强调内圣的一面,而且认为内圣外王的主体主要是士人,这是宋代士人"担当"精神的体现。其四、对道统的强调不同。虽说郑玄、孔颖达"以昭明圣祖之德"的解释也有道统的意思在,但这一意识不是很明显。朱子则明确建构了一个由尧舜禹开始直至二程的道统谱序,并认为这一道统能够对抗佛老。总之,朱子与郑玄、孔颖达对《中庸》解释的差异,其实就是汉唐经学背景下与宋学背景下对《中庸》解释的差异。
张培高吴祖刚
关键词:《中庸》孔颖达内圣外王
《荀子》“性、情、欲”之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荀子对"性"、"情"、"欲"这三个概念的认识是结构性的:荀子对"性"所作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界定并未逃出"生之谓性"的传统,这一界定并无任何实质内容,只是一形式化的判断。当荀子对性进行价值判断时(性恶论)才涉及性之实际内容(欲),从"性"到"情"再到"欲"是从形式到内容(质料)的过渡,是"性"的内涵的逐步具体和明晰。
吴祖刚
荀子“道”论探微被引量:3
2013年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行为的终极合理性由"道"所确认。孔子和孟子从实践层面解释"道",早期道家则从本体层面分析"道",他们的思想在荀子处有一合流。通过对荀子"道"论的梳理和解析,可以证明荀子之"道"实包括自然之道、本体之道、实践之道三个层面。荀子是把孔子和孟子的实践之"道"根植于道家的本体之"道"之中了。
吴祖刚
关键词:荀子自然之道
作为论性原则的“生之谓性”被引量:1
2015年
从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开始,人性论就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中心议题,性善性恶也成为主要的辩题。对人性作出价值判断之前,需要确定什么是人性,这就涉及到界定人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文从对告子与孟子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辩,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论释切入,以证明三家的人性论都可归入"生之谓性"这一原则。
吴祖刚
关键词:告子荀子
荀子诚论发凡被引量:3
2016年
《中庸》首先将诚提升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此后的儒家学者对此概念的阐释大都归宗于此。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对诚也有深刻的哲思。荀子对诚的阐释与《中庸》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荀子之诚却因其理论基点——性恶论——而又与思孟一系儒家不同。在荀子这里,诚仅仅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功夫而存在。这一道德修养功夫又可以具体化为"常"和"慎独"两个层次。作为功夫的诚之最终目的乃在于实现人本身的"化",但是这种化指的是心对道的认可及行为的合规范性,并非是在人性层面实现本质性的转化。
吴祖刚
关键词:慎独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模式的关系
2014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建基于对苏联模式问题的准确把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和对待苏联模式,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破苏联模式的困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苏联模式虽然不复存在,但仍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具有警示作用。
刘晓辉吴祖刚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道路
论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之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爱国主义精神是以情感为内质,以共同认同的价值为基础,以理性要求为行动界限,这就决定了爱国主义精神必然具有推动力、引导力和控制力。爱国主义精神所具备的这三种"力"能够激起人民实践的激情,引导人民实践的方向,规范人民实践的行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建立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共同认同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吴祖刚张小飞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特色
心与礼义:荀子道德哲学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荀子因其性恶论而饱受后世儒家诟病。然而荀子之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仅是一性恶论可以含涉完全的。在性恶的前提下寻求礼义之统的建立,从而实现化性起伪才是其学的根本所在,这里的礼义之统是从道德规范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在荀子看来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求助于人性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只能依赖于心的功能。在《荀子》一书中,心之涵义较为复杂,而在礼义之统的建立过程中,起作用的只是理性能力之心。理性能力之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之心和思虑之心。
吴祖刚
关键词:礼义
荀子正义理论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正义问题是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义实际上是对个人正当权利的认定和保护,因而对此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荀子的思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对正义的诉求。荀子的正义思想以其对人性的判定为基础,从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两个层面展开,既体现了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又体现了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大的现实意义,值得现代人去思考和借鉴。
吴祖刚
关键词:荀子正义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荀子人性论新探被引量:2
2011年
荀子的"性恶论"是以特定的人性的内容为基础的。事实上他并不关心"性"是否让人成为了人,而只注重这"性"让人产生了怎样的行为。在荀子看来,属于性的东西有两种:人本身具有的基本能力(如目辨白黑的能力)和欲望。而荀子所谓的那种人本身具有的基本能力是无法推动人产生行为的,因而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就落在人的欲望上,而"恶"也最终落脚在欲望上。因此,人的弃恶从善也最终转化为如何对待欲望。
吴祖刚
关键词:荀子人性欲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