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峰 作品数:9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石化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宁组震积岩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岩芯观察,码头庄油田阜宁组发育了大量的同生小断层、液化岩脉、泥火山、震动液化扭曲变形、震动液化卷曲变形、自碎角砾岩等震积岩沉积构造,该类沉积构造属于软沉积变形构造,具有典型的震积岩沉积特征。首次在同期震积岩中发现同生微型正/逆断层发育,2种不同类型断层的发现,说明区内震积岩存在不同的应力环境,在滑塌体上部易形成微正断层,在滑塌体下部易形成微逆断层。认为前人对震积岩微同沉积断裂层、微褶皱变形层、碎块层、液化均一层4段分层的完整垂向序列可能过于理论化,并提出水平液化变形段、拉张段、滑脱段、沉积段、水平沉积变形段5段式震积岩立体发育模式。 刘金华 乔力 吴立峰关键词:震积岩 苏北盆地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生物灰岩与砂岩混积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研究 2014年 金湖凹陷阜二段储层是一套砂岩-灰岩双岩相复合储层,本次研究针对砂岩-灰岩双岩相复合储层微观特征进行研究,为储层的非均质性和综合评价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主要通过毛管压力曲线法和孔隙铸体薄片分析法对研究区储层微观特征进行分析,整体上E f 3砂组储层比E 21 2 1 f 2砂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相对要好;通过对研究区孔隙大小分级标准以及图像分析等进行研究,总结出5种微观孔隙结构类型:A型为大孔粗喉结构;B型为大孔中喉结构;C型为中孔中喉结构,D型为小孔细喉结构;E型为颗粒紧密胶结微孔结构。 吴立峰 乔力关键词:生物灰岩 金湖凹陷 储层 砂岩 结构类型 孔喉 老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浅析 被引量:3 2015年 对于高含水期老油田的上产稳产,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是关键。通过对苏北盆地ZW、MTZ等高含水期老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认识,本文从地质、开发两方面对老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剖析,旨在希望能够对老油田剩余油的开采提供借鉴指导意义。 乔力 吴立峰关键词:剩余油分布 影响因素 老油田 剩余油开采 高含水期 苏北盆地 ZW油田密闭取心井饱和度校正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室内岩心常规分析测得的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度值常常与地层孔隙中的油水饱和度值存在误差,因此必须对测得的油水饱和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江苏油田ZJ4井现场密闭取心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室内岩心含水饱和度测量值的相关因素,认为降压脱气和岩石孔隙压实作用是导致岩心油水饱和度损失的主要因素。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建立起ZJ4井的饱和度校正公式,得到校正后的含油饱和度,经测井解释验证,校正后的含油饱和度更接近地层的真实情况。 费海虹 吴立峰 廖光明关键词:密闭取心 饱和度校正 测井解释 压实作用 真武油田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真武油田是江苏油田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的油田,垛一段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分布分散,挖潜难度大,因而针对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开展研究。研究区真12断块E2s16砂层组发育了典型的心滩沉积,砂体厚度大,多层叠置。通过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界面的分析以及单期次心滩在纵向和平面上的识别,真12断块E2s16砂层组可以划分出3个单期心滩,在平面上分布于真49、真106-3、真91井为中心的区域,单期次心滩中心部位夹层少,厚度薄,水流的下切作用相对明显,心滩微相的不同位置发育不同的夹层特征。心滩微相包含了洪泛砂砾岩体、静水侧积砂体和"落淤层"3个储层构型要素,在前人心滩构型模式基础上加入了侧向加积的层段和期间落淤层的体现,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心滩微相构型模式。 钟思瑛 刘金华 乔力 吴立峰 廖光明关键词:心滩 储层构型 陕北斜坡长6内部油藏分布不均一性分析——以X油田为例 2014年 陕北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分布的主要地区,其特点是构造平缓,油藏分布集中。其中三叠系延长组的长6油层组作为主力油藏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前人对长6油藏的成藏条件及特征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但是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深入,研究发现长6油层组内部油藏的特征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随机性。因此,通过对X油田的长6内部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对其分布的不均一性进行了解和认识。 武宇军 周雪 李辉 吴立峰关键词:陕北斜坡 油藏 不均一性 “四步法”在岩性油藏砂体连通性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岩性油藏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复杂等特点造成了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砂体展布特征不明显。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的单油层对比方法确定井间砂体连通关系,研究"对、拆、统、验"四步法,提高了高邮凹陷黄珏油田戴南组砂体连通性研究的准确度,为岩性油藏的油田注采层系调整、流线场调整等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吴立峰 王导丽 黄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又称准同生变形构造,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沉积模式等的研究对油气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多个油田的岩芯观察中发现了同生微断层、液化岩脉、液化扭曲变形、砂枕构造、自碎角砾岩等多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分析了形成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不同应力环境和特征。通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平面分布规律分析,认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随着边界断层真2断层和汉留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大出现的频率越高,发育程度越强烈,因而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发育频率与高邮凹陷深凹带的边界断层的坡度有关,变形构造的产生和分布受到古地形的控制。并且该类变形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始储层的物性和连通性。通过参考国内外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模式,提出了研究区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沉积模式,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发育于边界断层形成的斜坡区附近,从剖面上可以分为上部浅水区、中部斜坡区和下部深水区三个区带。 刘金华 吴立峰 乔力 孙秀会 孙晓庆关键词:液化变形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古近系戴南组透镜状砂体成因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砂体主要受扇三角洲分流河道控制,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分布,但大量透镜状的含油气砂体出现与储层分布规律之间存在矛盾,因而开展了其成因分析。研究区戴南组叠合含油面积呈现连片含油特征,单一小层的含油面积却表现为透镜状或者断层切香肠状,在部分地区出现了透镜状的孤立含油区域;并且从注水效果分析,砂体连通率低,注水后见效井少,见效好的油井普遍沿物源方向,但沿物源方向受效距离短,该类特征说明研究区储层存在较强非均质性。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发现研究区全区内变形构造发育,在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特别是Shanmugam提出的砂(泥)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等理论,提出了"小型滑塌岩性油藏储层成因模式",认为研究区透镜状含油砂体是已沉积地层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形成地层滑塌,出现软沉积物的变形作用,最终导致储层局部物性变差,使得有效储层呈现透镜状分布。 刘金华 吴立峰 吴艳梅 刘健 罗洪飞关键词:滑塌沉积 高邮凹陷 戴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