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换术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体外分离
  • 1篇体外分离培养
  • 1篇前倾角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脱位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脱位
  • 1篇脱位患者
  • 1篇稳定性

机构

  • 3篇川北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吴青霞
  • 3篇蒲超
  • 3篇张珊珊
  • 3篇吴辉
  • 3篇李伟
  • 1篇白亦光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膝关节假体对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膝关节假体对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50例,根据不同膝关节假体分为A组(旋转平台,180例)和B组(后稳定固定平台,170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美国膝关节学会(HSS)评分、世界膝关节学会(K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ROM)及静态稳定性指标,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KSS评分、ROM均显著上升,横轴向GCP偏移位置、GCP漂移轨迹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GCP漂移轨迹显著小于B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平台与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均能明显促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类似,但前者相对静态稳定性更好。
蒲超张珊珊白亦光李伟吴青霞吴辉
关键词:患肢功能静态稳定性
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鉴定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犬骨髓间质干细胞(dog bone mesenehymal stem cells,d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d BMSCs,并通过不断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诱导dBMSCs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并分别以矿化(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dB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形态呈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通过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其为dBMSCs。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能有效的获取dBMSCs,所分离培养的d BMSCs同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理想的种子细胞。
蒲超张珊珊李伟吴青霞吴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应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行THA的DDH患者27例,并采集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数据,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股骨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DDH患者髋关节周围骨质畸形在THA术中使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能指导术中设计合适的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减少人工关节脱位。
蒲超张珊珊李伟吴青霞吴辉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