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燕 作品数:38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环电流不对称分布的地面磁场特征 <正>环电流是地球磁层中的一个重要的电流体系,它位于距离地球2~10个地球半径(RE)处的赤道面内。环电流能量的增长和耗散过程直接影响着地面上的磁场变化。磁暴发生时,增强的西向赤道环电流使中低纬度地区的地磁场 H 分量大... 吴迎燕 徐文耀 陈耿雄文献传递 磁暴期间几种主要磁扰成分的演化特征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子午链台站的资料,对1997~1999年期间发生的25次磁暴,用自然正交分量法(NOC)、相关分析和傅里叶分析三种方法,分3个步骤依次分离出依赖于世界时(UT)的暴时变化(Dst)、依赖于地方时(LT)的... 吴迎燕 徐文耀 陈耿雄 陈博 刘晓灿关键词:DST指数 SQ SD 文献传递 基于张衡一号卫星波动观测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特征统计分析 2023年 地基人工甚低频(10~30 kHz)台站信号可以穿透电离层,甚至泄露进地球磁层,从而导致内辐射带高能电子的沉降.研究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特征对于研究辐射带电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张衡一号卫星2019—2022年的电场观测数据,本文对全球10个人工甚低频台站在电离层中的信号特征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电离层中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昼夜差异、季变规律、对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及其在地磁共轭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会传播至台站上空电离层及其共轭区,信号辐射范围及强度与台站的发射功率呈正相关.电离层电子密度对甚低频信号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夜侧和当地冬季,电离层电子密度相对较小时,泄露进入内磁层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较强,而信号强度受地磁活动影响很弱.在台站上空,信号增强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呈现近圆形分布,并存在明显的波模干涉效应,在共轭半球,信号增强区域中心相对共轭穿刺点会发生极向漂移(L<2的台站)或赤道向漂移(L>2的台站),但所有台站的电波能量都被限制在1/2赤道电子回旋频率磁壳以内的区域.这些统计观测特征表明,发射台站位于较低L值(L<1.4)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在内磁层中主要以非导管模式传播到共轭半球,而发射台站位于较高L值(L>2.6)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主要以导管模式传播. 王亚璐 项正 泽仁志玛 倪彬彬 刘阳希子 张学民 欧阳新艳 吴迎燕 申旭辉关键词:统计分析 北京十三陵地磁台和白家疃地磁台Sq强度变化的对比分析 <正>地磁场Sq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变化。本文利用北京地区的北京台(BJI)和北京十三陵台(BMT)的地磁场X、Y和Z分量时均值数据,研究了1960年至2013年期间该地区地磁场Sq强度的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研... 吴迎燕文献传递 地磁活动指数存在的问题思考以及强震前空间天气分析 地磁活动指数不仅是监测空间天气活动的重要参数,也是地震电磁研究中作为排除来自空间天气的"非震"信号的重要参数。虽然其计算简便,具有连续性和时序性好的优势,但是不可避免伴随一系列问题。本文回顾了Dt指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指... 吴迎燕关键词:地磁活动指数 地磁活动性指数的应用与存在问题研究 地磁场变化具有范围广、分量多、种类繁、形态异、频谱宽和原因复杂的特点。为了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全球或区域的地磁场变化的规律,根据一个台站或全球台站的实际观测资料,用方便易行的分类和简单明了的指标,对地磁活动性进行总体特征检阅... 吴迎燕文献传递 全球主磁场建模初步实践 地磁场建模分为三个阶段:1901年Halley编成首张大西洋磁偏角图为第一阶段,接着1839年数学家Gauss提出球谐分析方法为第二阶段,而2000年欧美国家联合提出的综合模型方法(CM模型)标志着第三阶段的开始.第三阶... 吴迎燕 赵旭东文献传递 暴时环电流不对称性的地面磁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选用东经20°子午链和北纬30°纬圈链台站地磁场日分量的分钟值数据,分析了2004年11月07-10日期间赤道环电流不对称性的时间演化特征.利用UT_MLT和UT_MLAT等值图来监测H分量的地方时分布、纬向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UT_MLT等值线图清楚地显示,在急始之后的初相,日分量主要在正午附近增强,表明磁层顶查普曼一法拉罗电流所产生的地磁效应是主要原因.主相期间H分量最大负值出现在昏侧,表明环电流呈明显的晨一昏不对称分布.②UT_MLAT等值线图显示,磁暴期间磁扰变幅随纬度增高而减小,与Dst指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磁扰的纬向分布提供了描述暴时环电流能量时间变化的新视点.③H分量的UT_MLT和UT_MLAT等值线图为实时监测环电流的时空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吴迎燕 徐文耀 陈耿雄 陈博 刘晓灿关键词:磁暴 环电流 纬向分布 强震前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孕震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研究了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的短期原地重现异常(简称重叠异常)与两次强地震前重力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两次强震前都出现感应电流重叠异常,在异常后半年内,重叠段端部附近区域出现重力负异常,其后发生地震。感应电流的重叠段与上地幔和壳内高导带走向基本一致,线状集中分布的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的量级达数千安培,推测其孕震机理可能是某种因素导致上地幔和地壳内高导带出现"裂纹",深部流体进入"裂纹"形成"短时间高导通道",当"短时间高导通道"持续多天,或短期内原地不同日期出现"短时间高导通道"后,出现重叠异常,感应电流在重叠段端部高阻区产生热量,介质的热膨胀导致其上方地面发生变形,引起重力下降,并导致地壳水平挤压高应力处断层间摩擦阻力变小,发生地震。 李军辉 姜楚峰 吴迎燕 范文华 冯丽丽关键词:地磁日变化 感应电流 地震异常 孕震机理 极光沉降粒子能量与AE、Dst指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对NOAA的POES系列极轨卫星观测得到的1978年以来近30年的极光沉降粒子半球能量的估算值EPI(Estimated Power Input)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光沉降粒子有显著的春秋分峰值的年变化特征,并且有冬季半球沉降能量较大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对EPI的时均值Pa与地磁指数AE、D_(st)的相关分析得到.Pa与AE的相关系数为0.76,Pa与D_(st)的相关系数为-0.55.把南北半球的时均值SPa,NPa数据分别与AE,D_(st)指数做相关,发现SPa与AE的相关性稍高于NPa的,SPa和NPa与D_(st)的相关性近似.当时延τ=0时,AE与Pa的相关最好,表明全球极光沉降粒子和极光电集流的变化同步;当D_(st)滞后于Pa,时延τ=1~2 h,Pa与D_(st)的相关最好,并且时延τ为6~8 h,Pa与D_(st)的相关都好于无时延的水平. 刘晓灿 陈耿雄 徐文耀 杜爱民 吴迎燕 陈博 王源 赵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