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彦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3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2月应用实施护理标识前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后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工作各抽检36次,比较两组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结果观察组灭菌、洗涤、发放及包装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不但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促进了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
- 周秀彦
- 关键词:护理标识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
- 基因编码蛋白P_(73)和P_(53)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基因编码蛋白 P73和 P53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检测 39例胃癌及 17例萎缩性胃炎、4 0例慢性炎性息肉中的 P7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73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 ,阳性率为 6 4 .1% ,与慢性炎性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73与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 (P>0 .0 5 ) ;P53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4 .1% ,与慢性炎性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 (P>0 .0 5 )。结论 :P73高表达可能是一个胃癌发生的热点基因变化 ,基因蛋白 P7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P73作为一个抑癌基因 ,有其组织特异性。P73和 P53蛋白虽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但二者对胃癌的发生并无协同作用。
- 周秀彦卫建平张晓琴
- 关键词:胃癌炎性息肉P53蛋白基因编码蛋白显著性差异
- 胃幽净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临床研究
- 目的:对中药胃幽净根除幽门螺杆菌(L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观察.:要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188例确认为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论:中药胃幽净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
- 周秀彦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中药
- 文献传递
- 妊娠合并急性肠梗阻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加强对胎儿监护和心理支持对妊娠合并急性肠梗阻状况的影响。方法引导她们加强对胎儿的监护,并进行心理调节,合理安排休息及饮食,对症进行护理。结果 25例患者的妊娠期顺利度过。结论指导合理的饮食和休息,做好心理护理及加强胎儿监护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 周秀彦
- 关键词:妊娠手术护理急性肠梗阻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腹水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随着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该病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00余例报道[1],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该病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我院2014年接诊的1例EG伴腹水的病例。
- 宋虹周秀彦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腹水
- 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补体C_3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95年
- 本文选取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1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T细胞亚群,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补体C_3,结果显示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均有免疫功能低下,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提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癌变,原发性肝癌患者补体(?)升高。
- 周秀彦徐予峰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T细胞亚群补体C3
- 早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早发性胃癌(EOGC)的发病率却不断升高。EOGC已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由于其无明显症状,导致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致使患者的预后较差。该文就EOGC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陈艳云周秀彦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
- 慢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初探
- 樊文娟周秀彦
-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肝纤维化已被证实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键性病理改变,对于患有此病的人来说,其长期预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临床上,早期对M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分层对于改善MAFLD患者的预后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为肝活检,但对每一个MAFLD患者进行肝活检是不现实的,在临床上MAFLD患者大多无症状,患者主观上对有创操作是拒绝的。为了改善MAFLD患者预后及延缓疾病进展,准确诊断M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现总结近几年MAFLD肝纤维化的影像学、血清学标志物及相关诊断模型、肠道微生物组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对于M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 樊慧丰周秀彦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胃黏膜炎症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治疗探讨
- 2018年
-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焦虑抑郁状态作为压力诱发的精神疾病,其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其病理机制中,炎症相较于其他因素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临床实验证实了焦虑抑郁状态与一系列炎性疾病如胃肠道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联。这表明抑郁状态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综合征的外在神经精神症状表现。许多研究表明这些炎症最常见于胃肠道黏膜损伤,通常是由于黏膜菌群失调和黏膜修复的破坏导致。
- 姚晨旭周秀彦
- 关键词:焦虑抑郁状态胃黏膜炎症胃肠道黏膜损伤胃肠道炎症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