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金莲

作品数:19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暴雨
  • 6篇雷达
  • 5篇中尺度
  • 4篇中尺度对流
  • 4篇气旋
  • 4篇CINRAD...
  • 4篇CINRAD...
  • 4篇大暴雨
  • 3篇灾害
  • 3篇中尺度对流系...
  • 3篇降水
  • 3篇暴雨过程
  • 3篇大暴雨过程
  • 2篇地形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天气
  • 2篇多普勒天气雷...
  • 2篇中尺度天气
  • 2篇中尺度天气系...
  • 2篇特大暴雨

机构

  • 19篇湖北省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19篇周金莲
  • 8篇张家国
  • 6篇王珊珊
  • 5篇吴翠红
  • 5篇黄小彦
  • 5篇吴涛
  • 5篇钟敏
  • 5篇王珏
  • 4篇韩芳蓉
  • 3篇刘可群
  • 2篇王海燕
  • 2篇龙利民
  • 2篇王孝慈
  • 2篇谢萍
  • 2篇苟阿宁
  • 2篇张萍萍
  • 2篇刘敏
  • 1篇陈正洪
  • 1篇刘希文
  • 1篇许冠宇

传媒

  • 5篇暴雨灾害
  • 4篇气象
  • 2篇气象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主要天气系统类型分析被引量:40
2018年
利用2008—2015年5—9月湖北省60例极端降水过程常规观测和物理量资料及中尺度观测资料,主要应用天气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过程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变机制、热力动力特征及强降水形成及维持原因,归纳出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天气类型主要有锋面气旋、西南涡切变、西南涡-东北气旋、暖倒槽和登陆台风5类,其中前两类是最主要的极端降水类型。同时,指出不同天气类型控制下天气预报要关注的重点:(1)在锋面气旋类中,江淮气旋的发展是梅雨锋上重要的扰动系统,但梅雨期因冷空气势力弱江淮气旋并不强烈,分析时很容易忽视;(2)在西南涡切变类中,西南涡、新生涡和低空急流是梅雨锋切变线上重要的扰动系统,降水落区的差异与不同扰动系统的影响有关;(3)西南涡-东北气旋类降水落区一般位于两个系统结合部位,且极端降水绝大部分仅出现在梅雨锋西部;(4)暖倒槽类主要是局地极端降水,降水落区大多位于鄂西山地-江汉平原西部间过渡带。(5)登陆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有利形势,加上特殊地形作用,是强降水得到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张家国王珏吴涛周金莲钟敏王珊珊黄小彦李双君韩芳蓉王孝慈
关键词:极端降水天气尺度系统锋面气旋
CINRAD/SA雷达强冰雹识别算法的应用检验被引量:5
2012年
为更好地应用HDA算法产品并为进一步优化冰雹识别算法提供参考,应用2004—2010年武汉雷达和2007—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宜昌、郑州和重庆共7部雷达监测到的28个直径大于等于19 mm的致灾性强冰雹天气个例,对CINRAD/SA雷达的强冰雹识别及最大冰雹直径(MEHS)预测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同时对我国北方(济南、青岛、烟台、郑州)雷达和南方(武汉、宜昌、重庆)雷达的冰雹识别及大小预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不订正0℃层和-20℃层高度时,该算法对强冰雹天气的识别效果较好,但对MEHS的预测效果较差。2)每个雷达站对强冰雹识别和MEHS预测的效果差别不大,南方雷达和北方雷达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相近,但南方雷达对MEHS的预测效果较好。3)强冰雹识别和MEHS预测在5月份效果最好,8月份最差;该算法对大冰雹的识别效果较好,但仅对直径为40~49 mm的冰雹直径预测效果较好。4)冰雹识别产品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随所识别冰雹概率(POSH)增大而增强,当POSH=100时,临界成功指数CSI为100%,发生冰雹天气的可能性非常大。
周金莲钟敏吴翠红杨洪平张家国
CINRAD/SA雷达强冰雹识别算法的应用检验
应用2004-2010年武汉雷达和2007-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宜昌、郑州和重庆共7部雷达资料中28个致灾的强冰雹报告(冰雹直径大于等于19mm),对CINRAD/SA雷达的强冰雹识别及最大冰雹尺寸预测进行了检验...
周金莲钟敏吴翠红杨洪平张家国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及临近预警被引量:27
2008年
对近几年来武汉雷达所观测的典型低涡、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总结了β中尺度暴雨回波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强降水与诸多因素的关系。分析指出,在短时预报业务中,暴雨回波的识别和预警关键是从整体上要抓住β中尺度暴雨回波系统发生发展的特征,而不是孤立地研究一个对流单体的演变。
张家国王珏周金莲岳阳
关键词:暴雨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湖北省近50年风灾灾情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风灾是湖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对高层建筑施工、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较大损失,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利用湖北省1963~2011年的风灾灾情资料,分析了全省各地风灾灾情发生的频次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风灾灾情与地理分布相关,全省风灾灾情可分为4个区域带,兴山-保康、宣恩、五峰-宜昌、荆州-公安一带,是风灾灾情出现的最大风险区,其中兴山、长阳两地为最高发频次地区,而鄂西北等地很少出现风灾灾情;其次,这些灾情,季节性较强,93.9%风灾灾情出现在春夏两季,而秋冬两季出现风灾灾情较少;从1963~2011的风灾灾情5个10a统计资料来看,风灾灾情出现增加的趋势,两个高峰年相隔约25a,而高峰灾年3a左右。
谢萍谢忠周金莲韩琦
湖北省极端短时强降水MCS类型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重点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常规探空和地面中尺度观测等资料,在详细分析湖北省2008-2015年62例极端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基础上,研究归纳了湖北省6类极端短时强降水MCS模态,其中包括4类线状(尾随层状云、平行层状云、后向扩建类、邻近层状云类)和2类非线状(涡旋状类和层状云环绕类)MCS模态。初步研究表明:(1)4类线状MCS的模态和环境风相对对流线分量的垂直分布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非线状的涡旋状类MCS模态典型特征是大范围层状云降水包裹着螺旋式涡旋对流回波带,多形成于西南涡前切变线附近,主要与西南涡前鄂西山地平原过渡带边界层中尺度涡旋系统的触发和组织有关。(3)湖北省后向扩建类MCS常出现在山脉迎风坡一侧,与中尺度地形对冷池的阻挡、冷池对MCS的组织作用等有关。(4)涡旋状MCS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而层状云环绕类MCS维持时间较短。
王珏张家国吴涛钟敏王珊珊周金莲黄小彦韩芳蓉王孝慈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
2019年湖北省气候主要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2019年湖北省气象灾害程度重。全省年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偏高0.7℃,7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偏高1℃以上,其中宜昌至襄阳以东地区偏高1.5~2.8℃。全省平均降水量906.1 mm,较常年偏少25%,其中7—9月降水量为174.2 mm,较常年偏少50%以上。年日照时数1544.3 h,较常年偏少8.8%,3月、7月、8月、9月日照时数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伏秋高温连旱和冬季低温连阴雨为2019年的两大主要气象灾害,范围广,程度重,均为湖北省近70年以来同类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伏秋高温连旱造成全省秋粮总产量较上年减少7.93%;冬季低温连阴雨造成大棚温度低、湿度大,设施农业病害发生程度重,幼苗死亡率高。
刘可群周金莲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象灾害农业
大别山西侧极端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与传播特征被引量:50
2015年
2012年7月12—13日中国鄂东北连续2 d出现特大暴雨,过程最大总雨量达600 mm。重点利用卫星、雷达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分析了7月12日大别山西南侧极端强降水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构和传播特征等。研究表明:(1)鄂东北特大暴雨是由一个向后传播-准静态α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后向建立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2)该类型中尺度对流系统频发于鄂东北地区,与鄂东北东侧大别山脉对雷暴冷池的阻挡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大别山山脉对雷暴冷池的阻挡导致冷空气在山前堆积并形成回流,回流使中尺度对流系统传播由向下风方转为向上风方。(3)向后传播方式演变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因少动或因列车效应明显,常在山前一定距离内产生极端强降水。(4)雷暴冷池向上风方运动导致对流单体向后向传播,是指状对流云团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家国周金莲谌伟张蒙蒙黄小彦牛奔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地形锋前暖区
2012年湖北省两次大暴雨过程峡谷地形增幅作用对比分析
利用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逐6h的NCEP/GFS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6月29日、7月4日湖北省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峡谷地形的增幅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两次大暴雨过程...
张萍萍吴翠红龙利民王海燕张宁王珊珊周金莲
关键词:暴雨过程涡旋
复杂山地下引发特大暴雨的准静止MCS观测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2020年7月26日鄂西南山地建始峡谷内出现特大暴雨过程,准静止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特大暴雨的主要贡献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区域站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准静止MCS的环流背景及其演变、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受东移南下的大陆高压、蒙古冷涡与稳定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MCS在副热带高压北部、低层辐合线附近形成,稳定少动的中低层辐合线和低涡前侧偏南急流为MCS的发展、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由于后向传播与平流几乎相抵消,MCS在建始峡谷表现出后向传播的准静止特征,其传播方向与峡谷走向一致,先后经历了准静止后向传播和准静止合并两个阶段。(3)在建始峡谷和恩施“喇叭口”复杂地形下,冷出流与持续加强、下沉的低空偏南急流相互作用对MCS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影响。低空急流在持续弱冷出流和迎风坡上被迫抬升,在山前形成稳定的抬升条件,是准静止后向传播维持的主要原因;低空急流和建始南部地形对冷池的阻挡作用以及对流单体的北上合并,是准静止合并阶段形成的原因。(4)复杂地形对MCS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峡谷风效应和迎风坡动力抬升作用使低空急流和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导致MCS增强发展;建始峡谷北部斜坡地形引导冷出流快速下山与山前迎风坡抬升的偏南气流形成辐合区,使得MCS后向传播加快;建始峡谷南部γ中尺度地形对下山冷出流的阻挡使其南压缓慢,造成MCS传播速度减缓而呈准静止状态。
韦惠红黄小彦刘文婷章翠红周金莲李康丽魏凡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低空急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