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慧琼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定位活检
  • 1篇动脉血流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图
  • 1篇腋臭
  • 1篇腋窝
  • 1篇诊断性
  • 1篇诊断性刮宫
  • 1篇诊刮
  • 1篇诊治
  • 1篇手术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性

机构

  • 7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资兴矿务局

作者

  • 7篇唐慧琼
  • 2篇李晓玲
  • 2篇邓亚丽
  • 2篇许艳芳
  • 1篇唐建生
  • 1篇徐丹
  • 1篇李伶俐

传媒

  • 4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2006年10月妇科腹腔镜手术68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中转开腹手术。结果盆腔脏器粘连致密、分离困难38例,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8例,大子宫不能暴露手术视野4例,多发子宫肌瘤合并宫颈肌瘤致输尿管异位4例,止血困难2例,宫内节育环异位于直肠1例,仪器故障1例,膀胱和直肠损伤各1例。结论熟悉腹腔镜下解剖,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手术适应证,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及良好的手术设备是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李伶俐唐建生唐慧琼欧阳晓玲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开腹手术
脐动脉血流仪与胎心监护仪产时联合监测脐带绕颈(附287例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李晓玲邓亚丽唐慧琼
关键词:胎心监护仪脐带绕颈脐动脉血流图
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法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抗体清除率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抗体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法可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分娩结局,提高活产率和足月产率,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唐慧琼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复发性流产
腋臭切除术后并发皮下血清肿1例
2005年
许艳芳唐慧琼
关键词:腋臭腋窝
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利普刀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各种宫颈疾病患者使用利普刀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出血量10.2ml,治愈率98.78%。结论利普刀治疗各类宫颈疾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佳、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
唐慧琼许艳芳徐丹
关键词:利普刀宫颈疾病
宫腔镜联合B超定位活检与诊断性刮宫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比较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组织检查 (联合定位活检 )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 (诊刮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 ,5 4例联合定位活检、5 1例诊刮 ,术后比较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萎缩性子宫内膜炎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亦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 ,联合定位活检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88. 89% ) ,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6 2 .75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 5 )。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准确的优点 ,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邓亚丽李晓玲唐慧琼
关键词:活检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诊刮
宫腹腔镜联合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11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8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58例进行介入治疗;2组患者年龄、间质部、峡部、远端梗阻的输卵管条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联合组术后输卵管通畅及宫内妊娠情况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输卵管黏膜异常显影、通畅度及其柔软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通畅及宫内受孕率,术前输卵管功能评价能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唐慧琼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输卵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