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妊娠
  • 2篇输卵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诊断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水管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瘤
  • 1篇胸腺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机构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唐文艳
  • 6篇江魁明
  • 5篇宋亭
  • 5篇董天发
  • 3篇麦慧
  • 2篇陈展航
  • 2篇侍丽
  • 2篇钟熹
  • 2篇张家云
  • 1篇何婉玲
  • 1篇刘祎
  • 1篇林文建
  • 1篇陈文俊
  • 1篇黄健威
  • 1篇原志光
  • 1篇彭唏
  • 1篇李水婷
  • 1篇王亚
  • 1篇彭娟
  • 1篇彭晞

传媒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间质瘤(GIS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CT能够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并能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有无侵犯、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发生于胃15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10例,结直肠6例,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各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35例GISTs中,低度恶性6例,肿块直径多<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高度恶性29例,肿块直径多>5 cm,边界多不清楚,20例肿块内有坏死、液化,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s定位准确,为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后或化疗后患者的随访提供重要的信息。
唐文艳江魁明彭晞彭娟陈展航
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对比输卵管妊娠患者与早期宫内妊娠孕妇血清VEGF的浓度,以及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其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的患者31例[停经时间(40.5±7.1)d],以及因诊断早孕准备行人工流产术的正常宫内妊娠30例[停经时间(37.9±6.4)d].两组研究对象均于确诊妊娠后第2天空腹取肘静脉血,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VEGF水平.3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则于术前行盆腔平扫和增强MRI检查,分析患者的MRI表现与其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 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早期宫内妊娠的孕妇[(289.2±45.3) ng/L比(19.1±6.3)ng/L,P<0.05].输卵管妊娠患者囊胚大小、出血、强化程度和宫腔蜕膜化积液均与血清VEGF浓度有关(均P<0.05),而妊娠部位、盆腔积液与血清VEGF浓度无关(均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早期宫内妊娠者,并可能影响囊胚的大小、强化程度、出血和宫腔蜕膜化积液.
江魁明王亚侍丽钟喜董天发唐文艳张家云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的产前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产前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118例,于产前1周以MRI筛查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其中40例经剖宫产病理证实并发胎盘植入,回顾分析该40例患者的产前MRI表现。结果前置胎盘中,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3.90%(40/118);7例胎盘粘连型,产前MRI均未能明确诊断;22例胎盘植入型,T2WI显示植入部位子宫肌层不同程度变薄,胎盘基底面不规则,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可见结节状、锯齿状、不规则形高信号,其中7例T2WI胎盘内可见多量粗大的流空信号和低信号带;11例胎盘穿通型,T2WI显示胎盘穿通部位肌层信号中断,胎盘基底面与子宫壁融合,对应子宫壁外侧面完整光滑或中断毛糙,其中8例穿通部位子宫壁局部膨出,且T2WI显示胎盘内大量流空信号和粗大的低信号条带。结论 MRI产前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型、穿通型,但对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困难。
江魁明李水婷钟熹董天发张家云唐文艳
关键词:胎盘植入磁共振成像产前诊断
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妊娠合并肺转移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患者女,31岁,孕2产0。孕19周,外院发现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777140 mIU/ml,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后壁蜂窝状低回声区,考虑部分性葡萄胎"。孕21周,患者至我院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动态超声检查均提示"宫内活胎。胎盘增厚,内见广泛散在低回声区,符合胎盘部分性葡萄胎表现"。孕24周,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血压142/75 mmHg。
侍丽麦慧董天发唐文艳宋亭
关键词:双胎之一肺转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检查
PC-MR不同解剖定位测量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动的可复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同一解剖位置不同检查者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及可复性。方法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8~30岁,平均(25.4±3.4)岁。应用3.0TMR两次测量中脑导水管不同解剖位置的脑脊液(CSF)流动。由两位医师先后对同一志愿者进行独立扫描,所有图像由另一医师进行后处理。选用T2WI正中矢状面定位,先后垂直导水管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进行扫描。在导水管显示面积最大的幅度图像上沿其边缘绘制ROI,重复3次取其结果平均值。取收缩期向下峰值流速(PPV)、舒张期向上峰值流速(PNV)及绝对每搏出量(ASV)进行对比分析。取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平均数用于比较不同解剖定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解剖定位间平均PPV、PNV存在统计学差异,上段高于下段(P<0.05),两两均数比较,入口段与出口段流速存在差异(P<0.05);而ASV三者间无差异(P>0.05)。不同医师测量相同解剖定位时,两次PPV测量结果相关性以中间段最高,相关系数r=0.94,出口段r=0.82,入口段r=0.78。结论①中脑导水管不同解剖位置的CSF流速存在差异,上段流速高于下段,而ASV无差异;②导水管中间段测量结果可复性最佳,可作为理想的测速位置。
钟熹江魁明麦慧董天发唐文艳
关键词: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动
小儿卵巢囊肿扭转的CT诊断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囊肿扭转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小儿卵巢囊肿扭转CT资料。结果 12例均见囊性肿块并囊壁增厚;其中8例囊壁出血;3例囊内少量出血、囊性肿块破裂;6例卵巢肿大,其中3例卵巢内出血,周边见数个小囊状影;3例见扭转蒂部;9例增强扫描卵巢实质、囊壁或扭转蒂部强化减弱或不强化;10例子宫移向扭转侧;1例相隔20 d两次CT扫描见囊性肿块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变化明显,原偏心性囊壁增厚及扭转蒂部消失。结论 CT征象加上临床表现可以对小儿卵巢囊肿扭转的诊断提供依据。
麦慧江魁明唐文艳原志光董天发
关键词:卵巢囊肿小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排螺旋CT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2009年
目的分析评价多排螺旋CT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和CT复查确诊38例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胰腺萎缩:19/38例(50.0%);②胰腺增大:12/38例(31.6%);③胰管扩张:19/38例(50.0%);④胰腺钙化或胰管内结石:18/38例(47.4%);⑤肝内外胆管扩张:13/38例(34.2%);⑥病变包裹胰后大动脉等等CT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特异征象。结论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慢性胰腺炎的C的特异征象,可以做到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唐文艳宋亭彭唏徐学虎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螺旋CT
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女性不孕不育、流产和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处理方法不同,因此正确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
陈文俊宋亭蔡名金唐文艳刘祎黄健威
关键词: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输卵管造影女性不孕不育胎儿发育异常同类型
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C-erbB-2表达关系的对比研究
2008年
目的:分析钼靶片中乳腺癌微钙化与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评价微钙化征象预测C-erbB-2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乳腺癌病例55例,钼靶X线片均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明确钙化并根据钙化及相关表现分组。免疫组化采用SP法,根据癌细胞核内染色判断C-erbB-2表达情况。各钙化分组分别与C-erbB-2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微钙化多见于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占57.5%(23/42),是钼靶片中无肿块表现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乳腺癌钼靶片中微钙化的有无、微钙化数目、钙化类型与癌细胞C-erbB-2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微钙化在钼靶片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癌以及无肿块表现的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erbB-2的表达状态。
唐文艳宋亭何婉玲邝惠卿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
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表现及评价胸腺瘤侵袭与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CT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肿块6例,分叶状肿块4例,不规则形肿块1例;9例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10例有完整的包膜,无邻近结构侵犯,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光滑,其中表现为凸出型5例、平坦型3例或凹陷型2例;侵袭性胸腺瘤6例,5例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显著不均匀强化,4例累及邻近的纵膈结构,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形成灌铸型;1例出现肺胸膜浸润,2例出现心包、大血管浸润。结论胸腺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胸腺瘤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唐文艳江魁明宋亭林文建陈展航
关键词:纵隔胸腺肿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