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运生

作品数:125 被引量:919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5篇土壤
  • 32篇污染
  • 32篇菌根
  • 28篇间作
  • 19篇AMF
  • 18篇丛枝菌根
  • 16篇重金
  • 16篇重金属
  • 16篇菌根真菌
  • 15篇丛枝菌根真菌
  • 13篇滇池
  • 13篇滇池流域
  • 13篇红壤
  • 13篇大豆
  • 11篇石膏
  • 11篇磷石膏
  • 11篇
  • 8篇重金属污染
  • 7篇紫色土
  • 7篇污染土

机构

  • 107篇云南农业大学
  • 14篇广东省生态环...
  • 7篇四川省科技信...
  • 5篇云南省农业科...
  • 5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23篇夏运生
  • 83篇张乃明
  • 47篇张仕颖
  • 39篇岳献荣
  • 31篇史静
  • 26篇包立
  • 21篇张丽
  • 16篇谷林静
  • 14篇贾广军
  • 14篇苏友波
  • 12篇董新星
  • 11篇魏朝霞
  • 10篇万洪富
  • 8篇杨国义
  • 7篇年夫照
  • 7篇段红平
  • 7篇张传光
  • 7篇王凯
  • 6篇宁东卫
  • 6篇罗薇

传媒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生态环境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菌物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阻控措施对生菜中镉铅累积及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索受重金属镉(Cd)和铅(Pb)复合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技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采用盆栽试验,以低铅镉累积品种生菜(KCW)为供试材料,研究2种土壤钝化剂和5种叶面阻控剂对生菜中Cd和Pb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阻控措施对生菜土壤pH值影响不同,其中施用45 g·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提升土壤pH值差异最显著,较CK提高了0.8个单位;施用72 g·m^(-2)腐殖酸钝化剂对降低生菜土壤pH值差异最显著,较CK显著降低了0.25个单位.在所有阻控措施中,施用45g·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较CK显著降低53%,施用135g·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Pb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较CK显著降低64%.喷施0.8%FAK-Zn叶面阻控剂不仅对降低生菜可食部Cd、 Pb含量的阻控效果最佳,分别较CK显著降低77%和60%,且还显著降低生菜可食部Cd、 Pb富集系数和根部向可食部的转运系数.不同阻控措施对生菜营养品质影响不同,其中0.4%FAK-Zn叶面阻控剂对可溶性蛋白提升效果最佳;0.6%FAK-Zn对可溶性糖提升效果最佳,0.4%FAK-Zn阻控剂对维生素C含量提升效果最佳.总之,施用生物炭基钝化剂可有效地修复受Cd和Pb复合污染的生菜土壤,而喷施FAK-Zn叶面阻控剂可有效地抑制生菜中Cd和Pb富集吸收转移,并能改善提升生菜营养品质,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
周洪印李嘉琦包立包立王晟夏运生张乃明
关键词:重金属生菜
适用于镉污染土壤模拟研究中的水稻根际土壤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镉污染土壤模拟研究中的水稻根际土壤收集装置,其包括:盆钵、多个根袋、根袋挂架及底部托盘;所述盆钵的上口和下底面均为相互对应的多边形,所述盆钵的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底部托盘设置于所述盆钵的底部之...
史静夏运生陈喜王海波
文献传递
生物质炭对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通过向模拟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研究其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及功能的影响,以期揭示生物质炭钝化镉污染土壤的作用机制.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围绕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在碳代谢功能方面对不同量生物质炭的响应机制开展室内试验.实验结果表明:Cd污染条件下,生物质炭的施用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及功能多样性,2.5%生物质炭处理下的提高效果尤为突出;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及功能多样性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呈"V"型分布,5-1mm、<0.25mm团聚体中最高.<0.25mm微团聚体中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重金属Cd胁迫效应与生物质炭保护效应均最显著;土壤微生物McIntosh指数上升了32.68%-135.52%,群落物种均一度发生巨大的变化;Cd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其他类碳源化合物有偏嗜性,进一步分析显示,生物质炭处理组与单施Cd对照组微生物碳源利用上起分异作用的是羧酸类和糖类2类碳源化合物.
张秀夏运生尚艺婕赵青青史静
关键词:生物质炭重金属CD土壤团聚体BIOLOG
一种农田沟渠低污染水地埋式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沟渠低污染水地埋式净化装置,属于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的农田沟渠低污染水地埋式净化装置主要包括:进水孔、塑料箱盖、填料箱、隔板、尼龙网、塑料箱体、砾石箱、堵水堰区、出水孔;本实用新型设置...
张乃明夏运生郑传扬
文献传递
设施条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色土上玉米/大豆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阐明紫色土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和不同间作方式对提高间作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 L.)的氮素利用和减少土壤氮残留的贡献。本试验在设施盆栽条件下,采用根系分隔模拟装置研究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3种方式和不同AMF处理[不接种AMF(NM)、接种Glomus mosseae(GM)]对玉米、大豆植株生长、氮素累积与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GM不同程度提高了间作玉米和大豆根系菌根侵染率、株高、植株生物量及氮含量,而显著降低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其中,GM-根系不分隔处理玉米、大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无论是否接种AMF,大豆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均以根系分隔处理显著高于不分隔处理,而玉米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却刚好相反。此外,GM处理条件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显著低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根系不分隔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GM-尼龙网分隔处理对大豆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效果最佳,并更能显著降低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的碱解氮残留,可望减轻土壤氮流失而降低氮素流失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
赵乾旭岳献荣夏运生张乃明年夫照杨云强马玉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紫色土根系分隔氮利用
菌根对滇池流域玉米//大豆间作红壤磷素迁移削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菌根对间作红壤磷素迁移削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径流模拟试验,选取1.6 m×20 m玉米//大豆间作的红壤径流区,设置单作玉米、大豆对照,并设置抑菌处理(施用能够抑制真菌生长的苯菌灵)和不抑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间作和单作大豆处理下,抑菌处理增加了径流水中总磷浓度;无论种植模式如何,抑菌处理均降低了植株根际的菌丝密度,且不同程度降低了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的含量。另外,除未抑菌—单作大豆处理外,未抑菌处理增加了≥0.25~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且土壤总球囊霉素含量以坡地上部较高。在抑菌处理下,间作处理的>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处理相比,间作处理降低了径流水中总磷浓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总之,所有处理中,间作—未抑菌处理的径流水中总磷浓度最低,未抑菌—间作玉米处理的根际菌丝密度最高,未抑菌—单作大豆处理的总球囊霉素显著较高。
张丽杨继宇贾广军宁东卫夏运生范世杰张乃明刘大会
关键词:菌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复合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钝化剂按重量比组成:熟石灰8.0~10.0%、改性硅藻土25.0~30.0%、改性磷石膏35.0~40.0%、生物质炭25~30.0%。复合钝化剂的用量因土...
张乃明陶亮夏运生包立
文献传递
菌根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氮流失的削减效应被引量:1
2021年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未抑菌),在雨季不同时间采集7次径流和侧渗水样,分析比较各不同处理下径流及侧渗各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侧渗即壤中流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硝态氮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随取样时间后延,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侧渗总氮浓度趋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缓的趋势。所有复合处理中,未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侧渗及总流失量中总氮、铵态氮浓度均最低,且其径流、总流失量中硝态氮浓度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径流和侧渗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13.4%、20.3%和56.5%、48.7%,总流失量中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50.1%和43.5%;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的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约10.0%、16.7%和51.3%、42.9%;并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铵态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约10.5%、26.0%和21.7%、30.2%,侧渗铵态氮浓度也相应降低约29.6%和33.7%。可见土著菌根真菌与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协同削减紫色土-水界面氮素的流失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
李婷张丽张丽张乃明张乃明岳献荣夏运生
关键词:间作紫色土氮形态
铅锌镉复合污染条件玉米低累积品种的筛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重金属铅(Pb)、锌(Zn)、镉(Cd)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Pb、Zn和Cd在玉米根、茎叶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并筛选具备低累积品种潜力的玉米品种,为污染土壤中农作物食用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前期水培初筛的基础上,使用矿区农田原状土进行盆栽试验,测定10个常见玉米品种植株的根、茎叶及土壤中Pb、Zn和Cd含量、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等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获得具备低累积品种潜力的玉米品种。【结果】大喇叭口期玉米根部Pb、Cd累积量最低的品种均为通单202,Zn累积量最低为西单7号;茎叶部Pb、Zn、Cd累积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喜玉12号、红单6号、新石玉8号;抽雄期玉米根部Pb、Zn、Cd累积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西单7号、喜玉12号、浚单3136;茎叶部对Pb累积量最低的品种为红单6号,对Zn、Cd累积量最低的品种均为新石玉8号。Pb、Zn和Cd在玉米体内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玉米根、茎叶富集和转运Pb、Zn和Cd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10个玉米品种对Pb、Zn、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3~0.13、1.28~2.51、1.48~3.91和0.01~0.08、0.62~1.75、1.41~2.51,转移系数分别为0.02~0.70、0.15~0.32、0.22~1.41和0.04~0.55、0.13~0.86、0.22~1.33。【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对比两时期的根和茎叶低累积品种类群,综合比较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得出,云瑞8号、新石玉8号、西单7号初步具备低累积潜力,可进一步筛选目标玉米品种。
邵忱忱牛婧张仕颖张仕颖夏运生包立
关键词:玉米复合污染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和储药箱,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转动轴、第...
包立董春雨罗宏林董新星王凯谭福民何洁李嘉琪任丽娟魏朝霞张乃明张仕颖夏运生苏友波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