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斌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7年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现状,为政府制订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选择江西省22个县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及饮用人口)调查,每个县设10~11个监测点,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农村人口8726 958人,饮用集中式供水的占16.76%,以江河水为主要水源;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83.24%,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主要水源;饮用未经任何处理水的人口达88.52%。丰、枯水期各采集水样221件,地面水、地下水水样分别占21.27%和78.73%,其水样合格率分别为43.89%和51.58%。丰、枯水期以地面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3.83%和59.57%,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8.51%和49.43%。丰水期地面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1)。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分别占40.05%和59.95%。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79%和64.84%,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1.85%和42.31%。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丰水期:x^2=20.42,P<0.01;枯水期:x^2= 10.88,P<0.01)。超标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次为pH值、硝酸盐氮、锰、铁、砷及氟化物。结论江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低,供水方式比较落后,饮水卫生状况仍然不佳。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 何加芬姚玉斌徐岷上官峻史丽娟李秋娟
-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卫生调查
- 赣州市农村饮用水与介水传染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1—2014年,按照分层随机原则每年选择6~11个县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调查与监测,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同期监测地区介水传染病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水质与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1—2014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25.07%,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5.83%、2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7,P>0.05);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26.66%、2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66.05%、59.22%。介水传染病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阿米巴性痢疾、副伤寒病例数分别占83.71%、15.08%、0.54%、0.45%、0.19%、0.04%。菌落总数超标率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确诊病例发病率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s=0.422,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赣州农村以分散式供水方式为主,多数集中式供水厂工艺简易;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微生物指标超标;介水传染病以其它感染性腹泻居多,其次是细菌性痢疾,水微生物指标超标率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确诊病例发病率呈正相关。
- 袁志平李建华姚玉斌胡晓军雷琼杨静李会鹏
-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介水传染病其它感染性腹泻
- 2008-2011年江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1年分别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对全省6 819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监测。结果 13 638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微生物合格率为47.99%,末梢水为44.02%。不同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生物单项指标以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出厂水为49.85%,末梢水为46.27%。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水源防护,完善水质净化工艺,普及健康教育,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 何加芬徐岷何加珍李秋娟姚玉斌郑建刚
-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
- 江西省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11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1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监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共采集水样5804份。结果25个县农村总人...
- 李秋娟郑建刚姚玉斌何加芬谢丽丽秦俊林平
-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江西省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1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监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共采集水样5804份。结果 25个县农村总...
- 李秋娟郑建刚姚玉斌何加芬谢丽丽秦俊林平
-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
- 文献传递
- 2017—2021年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农村环境危害因素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的水平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2017—2021年,按多阶段抽样在江西省选取27个县、540个行政村和2700户家庭进行调查,了解行政村基本情况、公厕建造和使用情况、垃圾和污水相关情况,农户家中厕所与粪便无害化情况、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等。结果2017—2021年项目县垃圾处理厂数量有所减少,污水处理厂有所增加,不同年度垃圾和污水处理厂人口覆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5、12.00,P值均<0.05);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的占52.26%,来源于种植的占40.44%。2017—2021年调查的行政村垃圾集中转运率为95.89%,生活污水处理率14.89%,生活垃圾丢弃地点以垃圾箱为主(89.35%),生活污水以排入明沟为主(39.65%)。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为93.44%,卫生厕所以三格式为主(91.03%),卫生厕所粪便处理以排入沟塘为主(41.53%)。结论随着政策的推行,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农村环境因素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生活污水排放、厕所粪便还未得到有效处理。
- 叶珍珍卢凌成慧徐岷姚玉斌林平
-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卫生厕所
- 江西省农村改厕十年
- 江西省自2004年起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至2013年,共实施农村改厕项目113.43万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6432万元,省财政配套22369.5万元.2009年以后,农村改厕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
- 姚玉斌王东海郑建刚谢丽丽
- 南昌航空口岸卫生监督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对航空口岸卫生进行有效的监管,保护旅客及机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昌北机场的航空器、侯机楼国际厅及功能厅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对卫生监督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旅客和机组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的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细菌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而温度、相对湿度、照度、噪声、可吸收颗粒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卫生监督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乘务员个人卫生、配餐间卫生、卫生管理及药械配置3项指标,合格次数较低。[结论]昌北机场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不足,应加大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水平。
- 袁子平陈红兵洪江波姚玉斌张静
- 关键词:航空口岸
- 基于熵权TOPSIS法评估江西省2016—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质量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熵权TOPSIS法,紧扣农村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和土壤卫生六个方面的10个评价指标,对2016—2020年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16—2020年10个评价指标的水平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熵权法得到权重较大的3个指标分别为卫生城镇创建率、生活污水处理率、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TOPSIS评分显示,不同年度中,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质量从优到劣排序依次为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和2016年;不同区域中,赣南地区的环境卫生质量优于中部地区和赣北地区。结论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环境卫生质量总体向好,环境整治、改水和污水治理是影响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建设。
- 成慧卢凌叶珍珍姚玉斌徐岷
-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熵权TOPSIS综合评价
- 江西省农村学校卫生管理及饮水安全现状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及其卫生管理现状,评估饮用水安全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11个市设区的28个县,140个乡镇,278所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卫生管理相关资料。对76个县226所中小学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农村学校卫生人员配备和学生健康档案的建档比例均较低,分别为5.40%和17.63%;学校供水方式以村镇水厂供水为主,占43.17%;主要饮水方式为自带水的学校比例最高,占39.57%,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占3.60%,寄宿学校提供开水的比例较低,占40.33%;学校供水中未处理的占37.56%,不消毒的57.47%,水质合格率为42.48%,消除微生物污染后水质合格率为81.19%。结论农村学校卫生管理措施不足,学生存在不安全饮水方式,学校供水水质合格率低,学生饮水安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 郑建刚王东海陈燕虹姚玉斌林平唐加林谢丽丽
- 关键词:卫生管理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