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玉璞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医
  • 6篇内镜
  • 6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直肠
  • 3篇逆行
  • 3篇中药
  • 3篇中医药
  • 3篇息肉
  • 3篇内镜逆行
  • 3篇结石

机构

  • 27篇北京中医药大...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27篇姚玉璞
  • 14篇张立平
  • 7篇王林恒
  • 5篇陈润花
  • 4篇王允亮
  • 4篇刘晶
  • 3篇李军祥
  • 3篇王志斌
  • 3篇陈恂
  • 2篇胡立明
  • 2篇孟捷
  • 2篇彭丹
  • 2篇李晓红
  • 2篇聂玮
  • 2篇郭蓉娟
  • 2篇张声生
  • 2篇陈建新
  • 2篇张志辰
  • 2篇刘源
  • 2篇陈丽如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黑变病伴发息肉的内镜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大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伴发息肉的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疾病诊断纳入MC、MC伴息肉、息肉患者,收集三组患者的年龄、黑变部位、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息肉类型、息肉病理类型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分别纳入MC组302例、MC+息肉组246例、息肉组333例患者。年龄:MC+息肉组年龄高于MC组和息肉组(P<0.05),MC+息肉组发病人群以60~74岁居多(61.0%)(P<0.05)。黑变部位:MC+息肉组黑变累及3个部位以上的发生频率高于MC组(P<0.05)。息肉大小:MC+息肉组直径>1 cm的息肉检出率高于息肉组(P<0.05)。息肉部位:MC+息肉组右半结肠和盲肠的息肉检出率高于息肉组,病变≥3个部位的频率高于息肉组(P<0.05)。息肉类型:MC+息肉组绒毛管状腺瘤、腺瘤样增生的检出率高于息肉组,管状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的检出率低于息肉组(P<0.05)。病理类型:MC+息肉组和息肉组的息肉病理类型分布及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伴发息肉发病年龄较高,黑变范围更广,息肉部位也较多,息肉恶变倾向更明显。
赵玉清张立平王林恒孟捷陈润花姚玉璞
关键词:大肠黑变病息肉
自噬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20年
代谢综合征是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集合,其发生发展中伴随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自噬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自噬水平的抑制伴随着代谢综合征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现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陈恂燕晓茹刘晶刘晶姚玉璞
关键词:自噬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
健脾疏肝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评价健脾疏肝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20例,中药组予健脾疏肝方颗粒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模拟剂,西药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健脾疏肝方颗粒模拟剂,治疗12周。入组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酶(GPT)、中医证候评分、肝脏B超、Fibro 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安全性指标及中药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改变。结果 受试者脱落3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36例(中药组19例,西药组17例)。治疗后,两组GP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P值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脏B超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后,患者粪便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等比例相对有所提高,变形菌门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健脾疏肝方能降低肝郁脾虚型NALFD患者GPT水平,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施晓军侯秀娟李军祥章妍姚玉璞谢春娥王允亮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
清肠温中方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远期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清肠温中方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持缓解、预防复发的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予清肠温中方治疗(1剂/d),治疗1年,患者每2个月接受随访,填写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生存质量积分表。治疗满1年时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纳入研究时及治疗满1年时均行安全性检查。结果:接受清肠温中方治疗1年后,患者维持缓解率为81.4%。治疗期间,患者便溏、腹痛、腹胀、食少、肢体倦怠、神疲懒言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肠道症状、社会能力、情感能力、全身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清肠温中方能够有效维持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缓解,显著改善患者腹痛、便溏、腹胀、食少等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孙中美陈晓伟胡立明王志斌史瑞姚玉璞毛堂友谭祥丁庞华李军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SpyGlass诊断胆总管乳头状黏液瘤1例报告被引量:4
2021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主因“右上腹胀满疼痛10 d”于2020年11月13日收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满,连及左侧后背,无疼痛,无寒战发热,无黄疸,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及诊疗。5 d前右上腹胀满较前加重,后背及腹部均胀满不适,伴上腹部疼痛,全身皮肤、巩膜及小便黄染,小便如浓茶色,恶心呕吐,10次/d左右,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战发热,遂就诊于涿州市人民医院,查MRI示:胆总管结石,予抗感染等治疗后,上腹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好转,全身、巩膜、小便黄染颜色变浅。
丁玄王林恒江贵云逸飞卢心毓姚玉璞
关键词:胆管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及结肠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难愈,并且极容易复发,属临床中难治病。因其病变解剖部位较低,口服药亦必须经过肝脏再至大循环,部分药物在肝脏发生代谢,因此口服药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综述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治法对UC有着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存在着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改善症状更加明显、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及情绪改善方面更具优势的诸多优点。
高艺格姚玉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外治法
397例复查胃镜的中年人群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查胃镜的中年人群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胃镜中心复查电子胃镜的中年人群,收集其性别、胃镜诊断、病理结果及H.pylori结果等数据,对首查及复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有397例年龄为35~55岁复查胃镜的受检者,首次检查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溃疡、胃癌例数分别为:86例(21.66%)、49例(12.34%)、73例(18.38%)、41例(10.33%)、5例(1.26%)、2例(0.50%),复查例数分别为:93例(23.43%)、19例(4.79%)、89例(22.42%)、20例(5.04%)、1例(0.25%)、1例(0.25%),其中复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低于首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的例数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阳性例数首查、复查分别为:264例(88.29%)、161例(7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中H.pylori阳性例数高于阴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前病变首查例数为215例,复查为250例,其中首查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检出例数分别为:86例(21.66%)、205例(51.64%)、45例(11.34%)、42例(10.58%),复查分别为:93例(23.43%)、226例(56.93%)、89例(22.42%)、37例(9.32%),复查异型增生检出率高于首查(P<0.05)。癌前病变发病部位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幽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胃窦、胃角最为常见。两次检查癌前病变的H.pylori阳性例数高于H.pylori阴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查胃镜的中年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H.pylori阳性检出率较高;癌前病变中肠上皮化生检出率最高,而异型增生例数复查增加最多;癌前病变部位以胃窦、胃角最为常见。
袁文玲张立平王林恒王允亮陈润花姚玉璞
关键词: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癌前病变
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早期干预或许能延缓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文章拟建立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动物模型是相关研究开展的基础。方法 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模型组(39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及高糖高脂高盐饲料相应饲喂8周,检测体重、Lee′s指数、体脂率、收缩压、血糖、血脂四项等代谢综合征核心组分指标,检测血清NO、ET-1,胸主动脉HE染色、Masson染色、油红o染色评估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8周末,对照组大鼠Lee′s指数(0.18±0.01)、体脂率[(0.38±0.04)%]和收缩压[(119.86±6.23) mmHg]较模型组[(0.31±0.01)、(2.85±0.32)%、(155.43±6.23)mmHg)]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血糖[(5.56±0.85)mmol/L]、胆固醇[(1.76±0.11)mmol/L]、TG[(0.45±0.03)mmol/L]、LDLC[(0.64±0.12)mmol/L]较模型组[(9.86±1.67)、(2.74±0.33)、(1.70±0.12)、(2.03±0.22) mmol/L]明显降低(P<0.01),而HDLC、NO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内膜厚度[(9.67±1.15)μm]、胶原纤维的面积[(16.33±3.79)%]和脂滴的面积[(16.67±1.53)%]均较对照组[(0.97±0.06)μm、(4.00±1.00)%、(0.67±0.58)%]明显升高(P<0.01)。结论 8周高糖高脂高盐饲料饲喂SD大鼠可以建立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动物模型。
陈恂燕晓茹刘晶姚玉璞张立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棕榈酸
抑郁症消化道症状的证候特点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在病证结合的前提下丰富证候内涵;为辨证论治规范化及异病同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编制的调查表体例制定"抑郁症消化道症状的证候特点研究调查表",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资料115例,从症状出现频率、持续时间和性质程度3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然后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录入数据库,采用无监督复杂系统熵聚类统计方法和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应统计。结果抑郁症的消化道症状表现突出,将常见症状采用无监督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组合后得出6个证候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郁火、痰湿。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心、肾。根据聚类结果和患者四诊信息并结合辨证理论进行证型分布统计,其结果:肝郁脾虚证62人(53.9%),肝气郁结证33人(28.7%),心脾两虚证13人(11.3%),肾虚肝郁证5人(4.3%),痰浊内蕴证2人(1.7%)。结论抑郁症的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和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为其核心病机;肝郁脾虚为抑郁症病机发展的总趋势。
姚玉璞郭蓉娟张志辰刘云霞陈建新张声生王红梅张立平
关键词:抑郁症病证结合证候要素
复方苦参注射液致肝损伤被引量:2
2013年
1例80岁男性晚期食管癌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且放弃放、化疗,给予白细胞介素100万U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l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雷尼替丁注射液50 mg入壶,2次/d。用药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 U/L,胆碱酯酶(CHE)388 U/L,总胆红素(TBil)29.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1.9μmol/L。用药4 d后ALT 72 U/L、AST 71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74 U/L、CHE 3387 U/L,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用药29 d后ALT 83 U/L,AST 67 U/L,γ-GT 597 U/L,CHE 2734 U/L,碱性磷酸酶(ALP)151 U/L,TBil203.0 mol/L,DBil 102.5 mol/L,IBil 100.5 mol/L,白蛋白(ALB)32.6g/L。停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给予保肝治疗。1个月后,患者恶心、呕吐及黄疸等症状缓解,复查肝功能:ALT 15 U/L,AST 21 U/L,γ-GT59 U/L,ALP 66 U/L,TBil 46.1 mol/L,DBil 16.2 mol/L,IBil 29.9 mol/L。
陈润花张厂李晓红韩海啸姚玉璞王志斌李军祥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肝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