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秀芳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免疫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化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蛋白酶
  • 1篇血管肌纤维母...
  • 1篇血管球
  • 1篇血管球瘤
  • 1篇抑制物
  • 1篇预后
  • 1篇转移酶
  • 1篇组织化学法
  • 1篇组织抑制物

机构

  • 9篇如东县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姚秀芳
  • 2篇徐燃
  • 2篇吴建华
  • 1篇张曙
  • 1篇章建国
  • 1篇黄书明
  • 1篇朱建云
  • 1篇包海燕
  • 1篇张建忠
  • 1篇邵玲玲
  • 1篇王卫星
  • 1篇王燕
  • 1篇李燕
  • 1篇张维龙
  • 1篇高雪梅

传媒

  • 5篇交通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阑尾类癌3例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随访。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结果:阑尾类癌3例中,临床表现均有右下腹痛。光镜下肿瘤细胞位于粘膜下,瘤细胞分化好、大小较一致、异型性不明显。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gA+、CK20+、Villin+。2例阑尾切除后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因肿瘤累及回盲部行回盲部切除术后未做任何治疗,随访至今,预后好。结论:阑尾类癌是阑尾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预后的判断需结合肿块的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法,虽预后较好,但仍需对所有的类癌进行长期随访。
姚秀芳
关键词:阑尾类癌免疫组织化学法
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在食管鳞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 1,CAP1)在食管鳞形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P1在98例ESCC石蜡标本和10例新鲜E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与E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P1在98例ESCC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45.9%(45/98),CA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Western blot显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中CAP1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结论:CAP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ESCC的侵袭和转移,CAP1高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吴建华姚秀芳钱粒章建国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组织中MOGAT3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单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3(MOGAT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信息分析MOGAT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35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MOGAT3蛋白的表达,分析MOGAT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数据库信息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MOGAT3 mRNA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MOGAT3蛋白表达率为8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OGAT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前血CEA水平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MOGAT3蛋白阳性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OGAT3蛋白高表达、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OGAT3蛋白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姚秀芳孙慧华吴建华高雪梅张曙王燕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淋巴结内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Castleman病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3例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增生的淋巴结内散在分布大型的淋巴滤泡,滤泡中心血管壁玻璃样变,其内可见核成空泡状的滤泡树突状细胞,外套层明显增厚,小淋巴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于血管周围,形成特征性的"洋葱皮"样同心圆结构。2例浆细胞型,特点是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玻璃样变性和"洋葱皮"样改变不明显,滤泡间可见粉染的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并有大量成熟浆细胞弥漫增生。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诊断时要与反应性滤泡性增生、淋巴瘤等进行鉴别,并注意是否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转化。
姚秀芳
关键词:CASTLEMAN病免疫组化
MMP-13和TIMP-1在良恶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在良、恶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肝组织中MMP-13、TIMP-1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中MMP-13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0.05)。3组患者MMP-13、TIMP-1在血清和肝组织中的水平均呈正相关(MMP-13:r值依次为0.64、0.76、0.89,P均<0.01;TIMP-1:r值依次为0.77、0.85、0.84,P均<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MP-13、TIMP-1表达水平与慢性肝炎分级(轻、中、重度)呈正相关;TIMP-1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C)呈正相关;MMP-13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及肝组织中MMP-13、TIMP-1的检测可作为良、恶性肝病监测和诊断指标。
朱建云张建忠黄书明包海燕邵玲玲姚秀芳徐燃钱引坤
关键词:慢性肝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巧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微创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极为广泛,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且十分重要的方法。为了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现今病理学确诊肝脏疾病有效、科学、简便的必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如肝脏疾病通过实验室、临床或其他辅助检查,仍不能得出准确诊断者,可建议做此检查。但是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对被检者是存在一定伤伤害性的。鉴于此,我们于1997年至2011年开展经皮肝脏活检技术,并探索出临床上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巧,减少创伤和降低风险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姚秀芳张维龙徐燃李燕王卫星
关键词:经皮肝脏穿刺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结合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肿瘤境界清楚,直径<5cm,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表型:desmin、vimentin强阳性,SMA、CD34、ER、PR阳性或部分阳性,而S-100蛋白、NF和CK均阴性。结论:AM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姚秀芳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
外阴结节性筋膜炎1例
2013年
患者女性,46岁。发现外阴部肿块20天,近来逐渐增大,抗炎治疗无效,遂到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大阴唇上方扪及一约3 cm×2 cm×2 cm质硬肿块,境界清楚,无压痛,活动度尚可。局麻下行外阴肿块切除术。
姚秀芳
关键词:外阴结节性筋膜炎
胃恶性血管球瘤1例被引量:5
2013年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不适1月余。外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部隆起性病变伴溃疡出血,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胃窦溃疡病变。于本院手术治疗。 病理检查 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大弯13 cm,小弯8cm,胃窦小弯侧见一溃疡直径1 cm,溃疡下方见一肿块大小2 cm×1.5 cm,切面灰白色,质中,界清。
姚秀芳
关键词:恶性血管球瘤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