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找矿
  • 4篇矿床
  • 4篇矿床成因
  • 3篇地质
  • 3篇地质特征
  • 3篇铁矿
  • 3篇晚古生代
  • 3篇钨矿
  • 3篇古生代
  • 3篇凹陷
  • 2篇成矿
  • 1篇东天山
  • 1篇找矿方法
  • 1篇找矿方向
  • 1篇找矿模型
  • 1篇找矿前景
  • 1篇找矿前景分析
  • 1篇找矿意义
  • 1篇沙垄
  • 1篇水井

机构

  • 8篇新疆地质矿产...

作者

  • 8篇姜晓
  • 3篇郭勇明
  • 3篇王伟
  • 2篇刘勇
  • 1篇王瑞全
  • 1篇郝钢力
  • 1篇杨良哲
  • 1篇王志福
  • 1篇邓刚

传媒

  • 5篇新疆有色金属
  • 1篇新疆地质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疆哈密市HS-38钨矿找矿方法及找矿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新疆哈密市HS-38钨矿区的发现是继该区发现沙东大型钨矿后的又一突破,也证明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随着地表工作程度的提高,急需探寻有利的方法组合,寻找隐伏矿体。本文通过近年来对物化探及地质勘探工程的相互验证和经验积累,发现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物探方法在寻找深部隐伏钨矿体中具有较好指导作用。
姜晓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意义
新疆哈密阿奇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08年
阿奇铜矿位于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深断裂(韧性剪切带)的南侧,受深断裂的次级或更次级的分枝断裂控制;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长城系古老变质岩和二叠系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地层走向受区域构造控制,呈北东东向分布。矿体主要产于长城系老变质岩中,主要矿化岩石为孔雀石化硅化碎裂白云石化大理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受上述诸多地质作用影响,该成矿区在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上处于阿齐山-雅满苏一沙泉子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化探异常特征为Cu异常与铁族元素Co,Ni,Cr,MgO,Zr,Zn异常套合好,与该区域出露的基性火山岩建造铜矿化相吻合。通过对全区39种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组合元素综合异常,并据此圈定一个I级远景区,3个II级远景区,指出了下一步在该区寻找铜、铁多金属矿床的方向。
钟富善王瑞全郝钢力姜晓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新疆哈密市白水井铁矿矿床成因及远景分析
2015年
新疆哈密市白水井铁矿为中天山地块之明水晚古生代凹陷区[1],星星峡—明水复背斜南翼与北山褶皱南带的马莲井—公婆泉复向斜北翼交接处,具寻找大型矿床潜力,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初步确定该矿床为浅海相火山—碎屑岩沉积—铁矿沉积,经变质形成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即浅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
郭勇明王伟姜晓刘勇
新疆巴里坤红井子南铅锌矿找矿前景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通过对新疆巴里坤红井子南铅锌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的综合研究,并通过与其所在成矿带(小热泉子铜锌矿带)其他类似典型火山岩型矿床对比剖析,初步认为红井子南铅锌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在此基础上,以地层、岩浆岩、构造控矿因素分析以及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等找矿信息的提取为依据对红井子南铅锌矿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姜晓
关键词:找矿前景分析铅锌矿
新疆哈密市坡子泉东铁矿矿床成因及远景分析
2016年
新疆哈密市坡子泉东铁矿位于中天山地块之明水晚古生代凹陷区^(【1】),星星峡-明水复背斜南翼的双井子背斜东南翼,呈一单斜构造,平顶山-坡子泉走向逆断层横贯全区,具寻找大型矿床潜力,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初步认为该铁矿的形成系浅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沉积-硅铁分离交替沉积,经区域变质及后来热力作用所形成的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即浅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2】)。
王伟郭勇明姜晓刘勇
新疆哈密市白水井铁矿矿床成因及远景分析
2012年
新疆哈密市白水井铁矿为中天山地块之明水晚古生代凹陷因,星星峡-明水复背斜南翼与北山褶皱南带的马莲井-公婆泉复向斜北翼交接处,具寻找大型矿床潜力,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初步确定该矿床为浅海相火山-碎屑岩沉积-铁矿沉积,经变质形成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即浅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
王志福王伟郭勇明姜晓
东天山沙垄一带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论文选取沙垄一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构造演化、区域地质背景、岩浆岩侵入时代研究为基础,较系统的总结了沙垄一带钨矿的成矿规律,指出了沙东一带钨矿主成矿时间为晚三叠世,认为印支期末期为该区成矿作用的高峰;通过对沙东一带钨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总结出沙东一带钨矿床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矿点集中成群出现的丛聚性分布、沿区域深断裂的北东东向带状分布、矿群大致以80 km的等距性分布等特征。通过对沙东一带钨矿找矿标志、找矿模型要素、矿床成因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沙东一带钨矿区域综合找矿模型。
姜晓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模型钨矿东天山
哈密沙东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
2013年
沙东钨矿位于中天山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产于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一套碳酸盐建造中。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华力西中酸性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钨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对该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在该矿床现有勘查成果基础上,剖析了矿床钨矿化富集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沙东地区白钨矿床的成矿远景。
邓刚姜晓杨良哲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远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