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庆志

作品数:71 被引量:390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20篇肿瘤
  • 15篇腺癌
  • 14篇槐耳
  • 12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10篇肺癌
  • 9篇血管
  • 9篇清膏
  • 9篇槐耳清膏
  • 8篇增殖
  • 8篇晚期
  • 8篇放射性
  • 8篇放射性肺损伤
  • 7篇蛋白
  • 7篇血管生成
  • 7篇免疫
  • 6篇血清
  • 6篇疗效
  • 5篇中医

机构

  • 67篇武汉市中心医...
  • 29篇湖北中医药大...
  • 19篇三峡大学第一...
  • 6篇山西中医学院
  • 6篇武警湖北总队...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孔庆志
  • 39篇卢宏达
  • 20篇鲁明骞
  • 19篇卢忠心
  • 17篇雷章
  • 12篇许新华
  • 12篇陈卫群
  • 11篇徐冰清
  • 10篇刘水逸
  • 9篇孔德勇
  • 8篇姜林
  • 8篇郭蓉
  • 8篇冯雪松
  • 7篇王卉
  • 7篇吴秋玲
  • 7篇袁静萍
  • 6篇李薇
  • 5篇袁昌劲
  • 5篇卢驰
  • 4篇袁修学

传媒

  • 6篇湖北中医杂志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反义寡核苷酸联合作用下的端粒抗癌靶点的机制研究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核酸蛋白结构,能保护染色体末端,防止发生核酸外切酶降解和染色体之间端端融合,以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端粒长度的复制性缩短是通过端粒酶的逆转录合成来修复的,而端粒长度的维持对于肿瘤细胞保持...
卢宏达孔庆志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抗肿瘤衰老
文献传递
二氢嘧啶脱氢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40例胃癌组织和90例癌旁组织中DPD表达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DPD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DPD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 29%(118/140),癌旁胃黏膜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 67%(4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 05)。可评价的84例DPD表达阳性胃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0. 24%(17/84),明显低于DPD阴性表达患者的59. 09%(13/22,P<0. 05)。DPD阳性表达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PD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DPD阳性与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3. 73%(28/118)与68. 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DP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DPD高表达患者5-氟尿嘧啶(Fu)化疗后不良反应更小,但其疗效和预后更差。DPD可作为5-Fu化疗敏感性、毒副反应和预后的一个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鲁明骞陆海燕孔庆志夏忠军许新华高嫣冯雪松李薇徐冰清
关键词:胃癌二氢嘧啶脱氢酶
氧化苦参碱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小动物精准放疗辐照研究平台实施单次20 Gy双侧肺野照射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NaCl,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g·kg^-1·d^-1腹腔注射;实验组予以氧化苦参碱40 mg·kg^-1·d^-1,1次/天,连续4周。计算出肺系数,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组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转换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而的肺系数分别为4.55±0.09,6.65±0.21,5.13±0.15和5.05±0.14;这4组的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0.15,1.07±0.11,0.83±0.09和0.82±0.08;这4组的Smad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15,1.13±0.26,0.77±0.11和0.75±0.08;这4组的GSK-3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06,0.55±0.04,0.45±0.04和0.43±0.12;这4组的β-caten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4,0.42±0.06,0.27±0.04和0.26±0.05。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或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蛋白结果的趋势与基因一致。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改善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纤维化病变,其作用与抑制TGF-β/Smads及Wnt/β-catenin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王文龙王文龙林胜友卢宏达雷章余涛吴洪斌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氧化苦参碱转化生长因子-Β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
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致瘤性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mg·ml^-1)0.2ml灌胃,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0.2ml灌胃,每天两次,共30d,观察裸鼠瘤体积及瘤体重的变化;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的表达。结果:(1)裸鼠在接种MCF-7细胞3周后,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20±0.07)g,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57±0.32)g,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32±0.74)cm^3,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84±0.62)cm^3,实验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表达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40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126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鲁明骞陆海燕冯雪松孔庆志张蓉高嫣李圣杰
关键词:槐耳清膏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MIR-126
艾迪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艾迪对食管癌化疗的增效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艾迪与顺铂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荧光染料Hoechst33342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x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艾迪与顺铂对食管鳞癌Eca-109都有剂量依赖性杀伤作用,艾迪与顺铂合用将使细胞抑制率进一步提升(P<0.01);Hoechst33342染色及凋亡率测定也显示艾迪与顺铂联用可诱导更多食管癌细胞凋亡,联用时可明显下降bcl-xl、提升bax mRNA的表达(P<0.01)。结论:艾迪与顺铂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有协同作用,可能与下调bcl-xl、上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卢宏达冯琼雷章孔庆志
关键词:顺铂凋亡BCL-XLBAX基因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袁昌劲唐求孔庆志徐立群陈锐深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3年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血管生成、炎症和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MAPKs通路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和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BMK1/ERK5)。
鲁明骞孔庆志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恶性肿瘤信号传导通路
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FEC"(环磷酰胺0.6 g·m^(-2),d1;表柔比星100 mg·m^(-2),d1;氟尿嘧啶0.6 g·m^(-2),d1)方案化疗,同时给予槐耳颗粒口服,20 g·次-1,3次·d^(-1),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单纯行"FEC"方案化疗。2周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4^+/CD8^+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期后治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群和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中,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鲁明骞冯雪松孔庆志夏忠军许新华李薇刘洋徐冰清
关键词:乳腺癌槐耳颗粒化疗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吴秋玲孔庆志
关键词:中药肿瘤血管生成
水蛭、斑蝥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1材料1.1动物昆明种小鼠70只,体重为20g±2g,6~8周龄,雌雄各半,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分笼饲养2d,实验过程动物自由摄食、摄水。1.2瘤株瘤株为小鼠腹水型肉瘤细胞株S180细胞,由山西医科大学药物所肿瘤室提供,常规复苏传代培养。1.3主要药品与试剂器材1.3.1药品水蛭、斑蝥由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房提供,经山西中医学院中药系专家鉴定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吴秋玲卢宏达郭继龙孔庆志
关键词:肿瘤转移血管形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