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资源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SPOT VEGETATION的秦岭南坡近1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 利用1km分辨率的SPOT VEGETATION(SPOTVGT)数据对秦岭南坡1998~2007年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温度与年最大NDVI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年最大NDVI值大于0.57的面...
-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 关键词:秦岭南坡植被覆盖温度
- 文献传递
- 黄绵土N2O排放的水分效应及动力学特征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湿度对西北地区黄绵土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下,随着土壤湿度增加,土壤N2O排放量增加;但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为20.67%时例外,此时黄绵土对空气中N2O有吸附现象,即在低含水量时,黄绵土有可能是N2O的汇.在试验设计的土壤湿度范围内,15℃条件下土壤N2O排放的最大水分效应区间在49.18%~57.86%(WFPS)之间,20℃条件下在38.14%~49.18%(WFPS)之间,25℃、30℃和35℃时累积量湿区在20.67%~38.14%(WFPS)之间,即随着温度的升高,N2O的最大水分效应区间提前.土壤N2O累积排放量(y)动力学曲线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P<0.01),随着湿度的增加,表观排放速率(b)增大,25℃、30℃和35℃时,N2O初始排放量(a)也随着湿度增加而增大;15℃、20℃和25℃时,土壤湿度(20.67%~57.86%WFPS)对农田土样N2O排放总量的作用表现为线性关系,30℃和35℃时表现为对数关系.
- 路莉白红英雒新萍丁琦母国宏孙华
- 关键词:水分黄绵土N2O排放动力学
- 耕层土壤N_2O排放与温度及土壤深度依变性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揭示耕层不同深度土壤N2O的排放机制,为农田土壤N2O减排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西北地区冬小麦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原状土壤,在相应田间水热条件下(温度:15,20,25℃;含水率:14.50%,18.70%),不同深度(5,10,15,20cm)耕层土壤N2O的排放特征。【结果】土壤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样NO3--N(底物)含量有关,孕穗期(15℃)土样,因其NO3--N含量较高(10.09mg/kg),故N2O平均排放通量亦较大。在一定土壤NO3--N含量范围(3.18~4.12mg/kg),不同深度土样的N2O平均排放通量与水热条件关系密切。孕穗期(15℃),较深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明显下降,其N2O平均排放通量表观滞留率显著增加,含水率较高土样表现更为突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0,25℃),较深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升高,含水率较高土样增加明显,不同深度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几乎呈线性增加,其N2O平均排放通量表观滞留率明显减少。在孕穗期(15℃)水肥较充足的条件下,耕层土样N2O排放主要来自5~15cm土层;随温度升高,较深土样对N2O排放的贡献则更为突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将促使较深层次土壤中的N2O逸出地面,排入大气。
- 白红英张一平孙华张清雨张善红
- 关键词:N2O排放通量土壤深度
- 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以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的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1990年专题制图仪(TM)、2001年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和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影像图为基础,提取并分析了秦岭东西两县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看,商南县以阔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57.63%、18.51%,略阳县以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39.74%、17.69%和17.20%,近30年两县各类森林景观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商南县的变化幅度大于略阳县.从景观结构看,商南县各景观类型的分离度、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大于略阳县,即近30年来商南县各森林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大于略阳县,人口、工业化程度、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是引起两县森林景观类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 张清雨白红英孙华张善红高翔
- 地膜的水热效应与麦田土壤N_2O排放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两个小麦生长期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耕种小麦,地膜覆盖均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且对休耕地的保水作用高于小麦田。小麦田覆膜后增温幅度小于休耕地,但在孕穗期前和成熟期后增温效果大,而小麦生长中期小;尤其能显著提高0~5cm耕层土壤温度,甚至10cm深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后小麦田耕层土壤中NO3--N平均含量增加5.34mg·kg-1,且小麦生长旺盛期增加量明显。覆膜使大多数小麦生育期土壤N2O排放通量高于常规耕作,其增排效应与土壤水分、温度、NO3--N含量、有机质增加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小麦田土壤N2O增排的最大影响因子是耕层5cm处土壤温度的变化,其次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密切相关;而休耕地土壤N2O的增排作用主要受控于覆膜对水热条件及微生物能量供给的改善。
- 白红英孙华李世清高翔
- 关键词:N2O排放水温效应麦田土壤
- 近30年秦岭山地商洛段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被引量:15
- 2010年
-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商洛地区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和1990、2000、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四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RDAS软件的监督分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商洛地区各类型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分析了近30年来商洛地区各种类型林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的总面积由12584.55km2增加到14479.44km2;针叶林、灌丛面积增加,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面积减少,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变化剧烈.林地破碎化程度严重,且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阔叶林被灌丛取代.区域社会经济财力、农民收入及适耕地的多少是林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张清雨白红英孙华高翔雒新萍
- 关键词:秦岭山地林地类型驱动力
- 基于SPOT VEGETATION的秦岭南坡近1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 利用1km分辨率的SPOT VEGETATION(SPOT VGT)数据对秦岭南坡1998~2007年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温度与年最大NDVI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年最大NDVI值大于0.57的...
-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 关键词:秦岭南坡植被覆盖温度
- 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0
- 2009年
- 利用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和SPOTVGT(Spot Vegetation)两种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对1982~2007年26年间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环境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秦岭南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均呈降低趋势,且秦岭以北地区的降低速度大于秦岭以南.经计算分析得出,两地区春季和夏季的季平均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p<0.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秦岭以南地区1982~1997年春季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1(p<0.05);秦岭以北地区春季的降水与年NDVI之间也显著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1998~2007年间,秦岭以北地区冬季NDVI与温度相关系数高达0.75(p<0.05),这是秦岭地区在区域环境影响下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表明秦岭以北地区的植被更多地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该地区植被可能更为敏感,是区域生态响应的一个重要信号.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也是影响该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
-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 关键词:植被覆盖环境变化
- 基于SPOT VEGETATION的秦岭南坡近1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被引量:34
- 2010年
- 利用1km分辨率的SPOT VEGETATION(SPOTVGT)数据对秦岭南坡1998~2007年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温度与年最大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年最大NDVI值大于0.57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植被覆盖增加地区的面积总体大于退化的面积,但年最大NDVI值显著减小的像元占像元总数的4.45%以上,且部分阔叶林分布区的NDVI值显著降低;草灌丛是秦岭南坡退化最严重的植被类型.年最大NDVI值与前一年8月至当年7月平均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大小随平均温度的变化符合y=-0.004x2-0.0015x+0.7168(p<0.05).在研究区范围内,当前一年8月至当年7月平均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约为(13.0±0.2)℃)时,其与年最大NDVI呈正相关,而高于另一温度界限(约为(14.4±0.2)℃)时则呈负相关,其中研究区南端的人为耕作区表现尤为敏感.
-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 关键词:秦岭南坡植被覆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