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华富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CT
  • 3篇动脉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螺旋CT
  • 3篇X线
  • 2篇新生儿
  • 2篇血管
  • 2篇眼球异物
  • 2篇正常新生儿
  • 2篇治疗法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疗法
  • 2篇128层螺旋...
  • 2篇CT定位
  • 1篇导引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血

机构

  • 15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5篇孙华富
  • 7篇朱文勇
  • 3篇张振华
  • 2篇宋传涛
  • 2篇任为端
  • 2篇李李
  • 1篇刘修静
  • 1篇王恂
  • 1篇韩燕
  • 1篇韩金堂
  • 1篇李兆梅
  • 1篇纪晓鹏
  • 1篇韩旭
  • 1篇曹桂霞
  • 1篇郭之泉
  • 1篇刘英
  • 1篇周生华
  • 1篇邹鑫良
  • 1篇王锡明
  • 1篇李书鹏

传媒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4篇1997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用于常规X线不显影眼球异物的定位(附18例分析)
1997年
孙华富朱文勇
关键词:CTX线眼球异物角膜缘
全文增补中
右肺尖混合型肺隔离症一例
2006年
王恂张振华孙华富宋传涛
关键词:肺隔离症混合型肺尖肺呼吸音病例资料X线平片
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nap shot Freeze重组的应用价值:与常规屏气扫描模式对比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nap shot Freeze重组技术在自由呼吸冠脉扫描(CCT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16 cm宽体探测器One beat轴扫的冠脉CTA检查者126例,按屏气和自由呼吸分为两组,其中屏气组74例,自由呼吸52例。再根据受检者心率分为低中高三个心率组(A、B、C),其中屏气组:A1组(小于70 bpm)41例,B1组(71~85 bpm)24例,C1组(大于85 bpm)9例;自由呼吸组:A2 (小于70 bpm)27例,B2组(71~85 bpm)16例,C2组(大于85 bpm)9例。所有受检者均采用手动选取最佳时相并结合冠状动脉冻结技术(SSF)技术进行重组,得到运动伪影补偿前、后的图像。客观评分:分别测量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冠状动脉CTA图像的主动脉弓根部CT值、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主观评分: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SSF前后的5组图像的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进行评分。比较各分支在SSF前后图像质量的变化并比较在自由呼吸和屏气扫描下SSF后不同心率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的主动脉弓根部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在使用SSF后无论在自由呼吸组还是屏气组均能够提高图像质量(P<0.05);自由呼吸组和屏气组在使用SSF后对于不同心率冠状动脉图像的质量的提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通过自由呼吸组和屏气组的主客观的比较,依赖于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SF重组,自由呼吸冠状动脉扫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李响刘斌蒋炯李选孙华富朱爱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运动补偿算法运动伪影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CT、MRI检查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8例52髋的CT表现和32例50髋的MRI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CT所见股骨头骨密度异常52髋(100%),骨皮质异常20髋(38%),髋臼异常21髋(40%),关节间隙异常17髋(33%),关节积液6髋(12%);MRI表现为“线样征”26例(80%),“双线征”20例(67%),关节积液11髋(31%),骨髓水肿15髋(47%)。结论:MRI是早期诊断ANFH最敏感和最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显示骨破坏优于MRI,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的随访手段。
孙华富李书鹏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MRI
正常新生儿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特点
2006年
对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息儿的颅脑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Hu,脑白质边缘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Hu;HIE息儿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Hu,低密度灶边缘呈“花瓣状”。表明CT对HIE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对HIE分型客观、准确。
孙华富任为端
关键词:新生儿螺旋CT
CT定位用于眼内异物漏诊被引量:2
1994年
眼内异物漏诊是眼球穿通伤致盲的重要原因.我院1988~1992年共收治眼球穿通伤374例,其中眼内异物172例.采用CT定位解决异物漏诊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收治374例眼球穿通伤中,眼内异物172 例占45.9%,其中男151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73岁,20~40岁137例占79.5%,中青年较多.工人126例占73.5%,农民22例占12.8%,学生11例占6.2%,其他13例占7.5%.右眼84例,左眼79列,双眼9例占5.3%,左右眼差别不大.穿通伤多为钳工、铁工等使用手锤敲打金属物品,引起碎屑崩入眼内致伤,少数因其他外伤造成.眼内异物以磁性铁和铁合金为多见,非磁性以石块、玻璃、铜、树枝、煤渣为多见.异物位于眼球后段143例占83.1%.
刘修静冯殿君周生华邹鑫良孙华富李李
关键词:眼内异物CT漏诊误诊
眼外伤急症的CT扫描意义(附261例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眼外伤急症的CT扫描意义(附261例分析)孙华富①朱文勇①1资料与方法261例共277眼受伤,左眼为128例,右眼为117例,双眼为16例,男245例,女16例,年龄为4~80岁,平均35.6岁。于伤后1~72小时进行CT扫描。使用西门子DRH2型C...
孙华富朱文勇
关键词:眼损伤创伤CT
128层螺旋CT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80kV、250mAs,对比剂:1.0ml/kg)进行扫描,其中12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记录每次扫描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CT值,算出均值,并统计出容积剂量指数(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由2名5年以上心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两名医师的评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本组的CTDIvoI、DLP、ED分别为(4.85±0.00)mGy、(572±26.31)mGy.cm、(8.56±1.23)mSv。CT均值为(517±12.45)HU,达到诊断要求。两名医师图像主观评价得分分别为4.18±0.75、4.09±0.86,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93,P=0.00)。12例患者CTA与DSA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明显降低,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和复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照亮王锡明纪晓鹏孙华富宋传涛朱文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下肢动脉疾病
螺旋CT对正常新生儿及缺氧缺血性病的临床研究
孙华富任为端郭之泉刘英韩燕
本项目通过研究发现,正常新生儿脑皮质边缘呈“枫叶征”,而HIE脑白质边缘呈“花瓣征”,“忤状征”,并向皮质延伸至颅骨边缘,这是以往影像系统没发现的特有CT征象,因此,创新性强。克服了以往在HIECT诊断中,国内外沿用观察...
关键词:
关键词:螺旋CT正常新生儿
CT导引下穿刺肾囊肿的治疗
1997年
本文报告了43例CT导引下穿刺肾囊肿的治疗,该方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讨论了适应症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孙华富李兆梅
关键词:囊肿导引穿刺术治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