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春鹏

作品数:38 被引量:248H指数:7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4篇血压
  • 11篇血管
  • 10篇高血压
  • 7篇血管事件
  • 6篇心血管
  • 6篇收缩压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6篇脑血管事件
  • 6篇反应蛋白
  • 5篇动脉
  • 5篇心脑
  • 5篇心脑血管
  • 5篇心脑血管事件
  • 5篇脂肪
  • 5篇脉搏波
  • 5篇脉搏波传导
  • 5篇脉搏波传导速...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机构

  • 25篇开滦总医院
  • 10篇华北理工大学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秦皇岛市第二...
  • 2篇开滦医疗集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38篇季春鹏
  • 31篇吴寿岭
  • 13篇杜鑫
  • 13篇施继红
  • 12篇林黎明
  • 11篇朱辰蕊
  • 11篇黄喆
  • 11篇董岩
  • 10篇刘妍
  • 9篇陶杰
  • 9篇李慧英
  • 8篇魏晓明
  • 8篇高新颖
  • 8篇陈朔华
  • 5篇熊海亮
  • 4篇杨光
  • 4篇邢爱君
  • 4篇姚涛
  • 4篇朱峰
  • 4篇王娜

传媒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华高血压杂...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人群收缩压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男性人群收缩压(SBP)水平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3 132例男性组成研究对列,依据SBP水平分为理想SBP组(490例)、正常高值Ⅰ期组(589例)、正常高值Ⅱ期组(660例)和高血压组(1 393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BP水平对臂踝PWV的影响.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7.0岁,理想SBP组、正常高值Ⅰ期组、正常高值Ⅱ期组、高血压组臂踝PWV分别为(1 402.88±292.39)、(1 486.74±336.25)、(1 555.88±322.86)和(1 852.28±428.01) cm/s,≥1 400 cm/s的检出率分别为37.8% (185/490),52.6%(310/589),65.2%(430/660)和90.2%(1 256/1 39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的β值为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与理想SBP组比较,正常高值Ⅰ期组、正常高值Ⅱ期组和高血压组的臂踝PWV≥1 400 cm/s风险均增加,OR值分别为2.27,3.83和13.01.结论 在男性人群中,SBP升高与臂踝PWV增加有独立的关联。
董岩陶杰姚涛高新颖周剑辉陈朔华季春鹏向鸿鹄吴寿岭
关键词: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不同血压水平对青年人群早发脑卒中风险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青年人群早发脑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2012年度首次参加健康体检且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病史的开滦集团员工作为观察对象,以首次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发生脑卒中、死亡或随访结束(2020-12-31)为随访终点。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管理指南将血压进行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血压水平组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部分分布竞争风险模型分析不同血压水平对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36 073人,年龄(30.8±5.7)岁,其中男性27 892人,占观察对象的77.3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随着血压的升高,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逐渐增加。以血压<120/80 mm Hg为参照,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高血压1级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52(1.05~2.20)、1.32(0.87~2.00)和2.51(1.15~5.47),高血压2级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2.57(1.75~3.77)、2.26(1.47~3.47)和4.77(2.09~10.85)。部分分布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一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基线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或降脂药后,高血压1级组可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HR(95%CI)分别为2.46(1.13~5.38)、2.51(1.15~5.47)和2.51(1.15~5.47),而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年龄≤40岁青年人群中,高血压1级和2级均可增加脑卒中风险,其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更大。
李刘欣朱辰蕊林黎明李慧英魏晓明杜鑫陈朔华刘妍季春鹏吴寿岭黄喆
关键词:血压水平脑卒中
C-反应蛋白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的101510名某集团公司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饮酒者、既往脂肪肝、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以及资料不全者,最终25843例纳入队列,将研究对象按基线CRP浓度分为三组,即CRP〈1mg/L组、CRP1~3mg/L组和CRP〉3mg/L组,比较各组新发NAFLD的检出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组NAFLD的发病风险。结果随着CRP浓度的增加,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水平、男性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护〈0.01)。CRP〈1mg/L组、CRP1~3mg/L组和CRP〉3mg/L组新发NAFLD检出率分别为24.6%、29.6%和30.6%(x2=92.1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腰围等混杂因素后,CRP1~3mg/L组和CRP〉3mg/L组发生NAFLD风险分别为CRP〈1mg/L组的1.09(95%可信区间1.01~1.17)和1.24(95%可信区间1.13~1.35)倍。结论CRP是NAFLD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朱峰王来明季春鹏刘志亮杨春香王志美吴寿岭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脂肪肝非酒精性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以新发AMI作为终点事件。根据AIP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_(1)组(24560名):AIP<-0.56;Q_(2)组(24925名):-0.56≤AIP<-0.16;Q_(3)组(24653名):-0.16≤AIP<0.31;Q_(4)组(24737名):AIP≥0.3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P对AMI发生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随访(12.9±1.0)年后,共有1804例研究对象发生AMI。随AIP四分位数分组递增,AMI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23%、1.47%、2.11%和2.47%(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卒中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68),AMI发生的风险增加30%(HR=1.30,95%CI:1.21~1.41,P<0.001);与Q_(1)组比较,Q_(3)组和Q_(4)组发生AMI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HR=1.46,95%CI:1.24~1.71,P<0.001)和70%(HR=1.70,95%CI:1.45~1.99,P<0.001),但Q_(2)组发生AMI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15,95%CI:0.97~1.35,P=0.11)。结论开滦队列研究数据显示,AIP增加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吕素洁吴寿岭朱辰蕊李金锋黄喆王艳丽季春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早产增加妇女远期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对妇女远期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197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开滦医疗集团住院分娩的4430名孕妇资料,根据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n=248)与非早产组(n=4182)。观察早产组与非早产组妇女的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产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随访2~35(15.0±7.6)年,最终纳入统计分析3651例。早产组分娩年龄[(28.0±4.8)比(27.4±4.3)岁]、分娩前收缩压[(127.9±22.5)比(121.0±15.4)mm Hg]、分娩前舒张压[(84.2±14.8)比(79.4±11.0)mm Hg]、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病率(26.2%比14.4%)较非早产组高(均P〈0.05);孕周[(34.6±2.5)比(39.6±1.2)周]、胎儿体质量[(2.7±0.6)比(3.4±0.4)kg]和胎儿身长[(46.4±5.0)比(49.6±2.7)cm]较非早产组低(均P〈0.05)。2006-2007年度体检时,早产组年龄[(41.3±8.9)比(39.8±8.1)岁]、收缩压[(126.0±18.2)比(116.4±17.9)mm Hg]、舒张压[(78.0±11.0)比(76.3±10.7)mm Hg]、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36.4%比25.1%)较非早产组高(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早产组远期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非早产组的1.30(95%CI1.02~1.65)倍。结论早产妇女远期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早产者;早产是妇女远期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新颖王香锐边涛董岩陶杰季春鹏安平吴寿岭
关键词:高血压早产
收缩压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以开滦研究中满足标准的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健康体检的SBP纵向轨迹,生成5个不同的SBP轨迹组: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BP轨迹组于2012~2013、2014~2015年2次健康体检时的房颤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BP轨迹组与房颤的关系。结果:(1)40 727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1.81±11.54)岁,其中,男性30 693例(75.4%)。低-稳定轨迹组10 950例,中-稳定轨迹组19 158例,中-高轨迹组3 736例,高-中轨迹组4 702例,高-稳定轨迹组2 181例。(2)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房颤发病率分别为:0.1%、0.2%、0.5%、0.5%、0.6%(P均<0.05)。(3)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轨迹相比,中-高轨迹、高-中轨迹、高-稳定轨迹均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对应的HR(95%CI)分别为7.58(2.08~27.73)、5.30(1.88~14.95)、8.52(1.96~37.09)(P均<0.05)。排除有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者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以上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SBP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杜鑫张芮英张莹施继红黄喆朱辰蕊李慧英魏晓明林黎明熊海亮刘妍季春鹏吴寿岭
关键词:心房颤动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 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饮酒者、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以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54 303例,观察研究人群中NAFLD的患病情况.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NAFLD的关系.结果 具备0~1、2、3、4、5~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组的NAFLD患病率分别为62.6%、48.9%、33.3%、16.1%和7.5% (P<0.000 1).校正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NAFLD有关,且随着健康行为和因素个数的增多(0~1、2、3、4、5~7),OR值(95%CI)逐渐降低,分别为1、0.61(0.56~0.66)、0.37(0.34~0.40)、0.17(0.15 ~0.18)和0.08(0.07 ~0.09).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NAFLD相关.
邢爱君季春鹏施继红杜鑫黄喆林黎明熊海亮吴寿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
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李慧英林黎明刘妍季春鹏李俊娟黄喆
针对国内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单一的现状,该课题以开滦集团健康体检职工共1015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及前瞻性队列研究等方法,得出的创新性成果包括:糖尿病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5.8%,其...
关键词:
关键词:代谢综合症高血压
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静息心率增快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对成年后静息心率(RHR)增快的影响。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参加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选取1956年10月1日至1964年9月30日出生于河北省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8619名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基本信息、吸烟饮酒情况、RHR及体检结果。将出生于1959年10月1日至1961年9月30日的调查对象定义为饥荒暴露组(3190名),出生于1958年10月1日至1959年9月30日和1961年10月1日至1962年9月30日的调查对象定义为饥荒半暴露组(3851名),出生于1956年10月1日至1958年9月30日和1962年10月1日至1964年9月30日的调查对象定义对照组(11578名),比较3组间RHR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对RHR增快的影响。结果饥荒暴露组及饥荒半暴露组的RHR分别为(74.34±9.71)和(74.41±9.48)次/min,均高于对照组[(73.90±9.45)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对性别、年龄及体检等指标进行调整后,总人群中,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增加了其成年后RHR增快的风险,OR(95%CI)值为1.10(1.01~1.21);在男性人群中,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同样增加了其成年后RHR增快的风险,OR(95%CI)值为1.15(1.04~1.28);女性人群中,两者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值为0.92(0.74~1.14)。结论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增加了成年后RHR增快的风险,这种趋势主要存在于男性人群中。
李玉卿朱丽媛王洁蕊陈朔华温炜韩红锋季春鹏崔刘福吴寿岭
关键词:心率体格检查LOGISTIC模型生命早期饥荒
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FBG)变异性(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研究参加2006-2007年体检后至少参加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任意两次随访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计算并使用FBG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来定义FBGV,并根据FBGV四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成四组,以计算变异性的末次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非糖尿病人群FBGV分组、FBGV每增加1个SD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共62 019例,随访6.76(6.45,7.14)年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 661例。与FBG-SD、FBG-CV第一四分位组人群相比,第四四分位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5%和12%[HR(95%CI)分别为:1.15(1.03-1.28)、1.12(1.00-1.24)];FBG-SD、FBG-CV每增加1个SD,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7%[HR(95%CI)分别为:1.07(1.04-1.11)、1.07(1.03-1.10)]。结论: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
穆瑞娲朱辰蕊杜鑫韩旭汪国栋陈朔华林黎明李慧英赵秀娟魏晓明季春鹏黄喆吴寿岭
关键词:空腹血糖心脑血管事件非糖尿病人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