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代志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温环境乳牛日粮电解质平衡调节与调剂时间
- 2005年
- 选择泌乳中期奶牛10头,随机分成A和B组,设定两组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均为32.4/100g DM,A组日间三次给予,B组是早晨一次添加,研究日粮电解质平衡与调剂时间对热应激奶牛生产、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采食量和产奶量分别提高16.7%(P<0.05)和19.4%(P<0.01);乳蛋白、乳脂、乳糖以及乳中矿物质含量亦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无显著影响;14:00尾静脉血中B组N a、K、Ca离子浓度和血pH以及pCO2和HCO3-浓度组间无明显差异,B组碱储增加,为正值,但组间差异不显著;尿pH升高(P<0.05),N a+、K+、C l-排出量有增加趋势,尿中电解质平衡,DCAD降低。
- 张召辉安代志颜培实
- 关键词:日粮阴阳离子差高温环境酸碱平衡奶牛
- 暑热环境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 2005年
- 张召辉安代志颜培实
- 关键词:高产奶牛奶牛生产饲养条件遗传育种采食量
- DCAD及其添加时间对暑热期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 为减轻散热负荷,遭受热应激的奶牛会适应性地降低饲料采食量,增强散热机制也消耗部分能量,用于产奶的能量转化效率下降,也可能导致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降低.高温期间出于对体温调节的需要,饮水量上升,增加体温和呼吸率,从而改变胃肠...
- 张召辉安代志孙西战颜培实
- 关键词:DCAD高产奶牛生理参数
- 文献传递
- 奶牛肢蹄病的营养调控被引量:15
- 2003年
-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腐蹄病等。仅次于乳房炎,奶牛肢蹄病近年来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第二大疾病(Hutijen,2002)。
- 张召辉安代志
- 关键词:奶牛肢蹄病营养调控环境因素发病原因营养因素
- 高温环境的评定及其高产奶牛体温调节特性
- 奶牛体温调节特性是环境与营养调控技术的依据,本文从高温季节环境温度(Ta)、体感温度(ET)和温湿指数(THI)与奶牛生理反应的关系,温热环境和体温调节特性的昼夜差异,高、低产奶牛体温调节特性,牛舍环境特征及其冷风机和喷...
- 安代志
-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体温调节热应激环境评价日节律
- 文献传递
- 高产奶牛生产中的疾病与福利
- 近20年,奶牛品种的多样性降低,荷斯坦牛成为优势种群,加之营养改善促进产奶量大幅度地增加,工厂化又使得奶牛的运动量减少、生产性疾病高发,奶牛康乐受到严重威胁,改善高产奶牛福利的呼声高涨.本文从规模化生产、遗传改良、畜舍环...
- 安代志张召辉颜培实
- 关键词:动物福利高产奶牛生产性疾病疾病防治
- 文献传递
- 温热环境与奶牛的生理调节特性
- 本文研究在高温期间,温热环境指标舍内干球温度(DBT)、湿球温度(WBT)对奶牛呼吸数(RR),直肠温度(RT)、平均皮肤温度(mTs)的影响,再通过回归分析,探讨DBT(20~37.5 ℃)、WBT(20~30 ℃)和...
- 姚勤安代志颜培实
- 关键词:温热环境奶牛
- 文献传递
- 温热环境与奶牛体温调节的昼夜差异
- 在高温期间,Ta、ET和THI对奶牛直肠温度(Tr)、呼吸数(RR)、平均皮肤温度(mTs)、平均体温(Tb)的影响,探讨Tr和Tb与RR、mTs之间关系,剖析奶牛体温调节特性。结果表明,Ta、ET和THI与Tr(39℃...
- 安代志张召辉孙西战颜培实
- 关键词:温热环境体温调节阈值
- 文献传递
- 温热环境与奶牛的生理调节特性
- 本文研究在高温期间,温热环境指标舍内干球温度(DBT)、湿球温度(WBT)对奶牛呼吸数(RR)、直肠温度(RT)、平均皮肤温度(mTs)的影响,再通过回归分析,探讨DBT(20~37.5℃)、WBT(20~30℃)和RR...
- 姚勤安代志颜培实
- 关键词:温热环境直肠温度
- 文献传递
- 温热环境与奶牛体温调节的昼夜差异
- 在高温期间,Ta、ET和THI对奶牛直肠温度(Tr)、呼吸数(RR)、平均皮肤温度(mTs)、平均体温(Tb)的影响,探讨Tr和Tb与RR、mTs之间关系,剖析奶牛体温调节特性.结果表明,Ta、ET和THI与Tr(39℃...
- 安代志张召辉孙西战颜培实
- 关键词:温热环境体温调节阈值奶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