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骨折
  • 15篇关节
  • 9篇手术
  • 9篇内固定
  • 7篇韧带
  • 7篇钢板
  • 6篇腰椎
  • 6篇髋关节
  • 6篇脱位
  • 5篇颈骨
  • 5篇颈骨折
  • 5篇股骨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全髋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股骨颈
  • 4篇股骨颈骨折
  • 4篇关节置换
  • 4篇复位
  • 3篇腰椎间盘

机构

  • 47篇解放军第40...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青岛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55篇宋展昭
  • 22篇邵顺建
  • 16篇徐朋
  • 15篇万年宇
  • 12篇胡健
  • 9篇孙培锋
  • 8篇卢廷胜
  • 7篇吴冰
  • 6篇李洪鹏
  • 6篇陈君
  • 6篇林勇
  • 5篇赵金柱
  • 5篇马洪海
  • 5篇曲良
  • 4篇陈峰
  • 4篇孙培峰
  • 3篇傅廷友
  • 3篇陶春生
  • 3篇冯承臣
  • 2篇李坚

传媒

  • 19篇中国矫形外科...
  • 11篇海军医学杂志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人民军医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双侧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合并双侧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例合并双侧股骨颈骨折的PIL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该患者经胶囊内镜证实诊断,在治疗期间发生骨折,经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顺利完成股骨颈骨折手术,康复出院。[结论]PIL合并骨折未见报道,只有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妥善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才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胡健宋展昭邵顺建李洪鹏徐朋吴冰孙培锋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骨折围手术期
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胸锁关节脱位
2009年
目的:探索陈旧性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应用阔筋膜重建胸锁关节韧带并钢板内固定。结果:8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3年,脱位治愈,关节功能恢复。结论:韧带重建及钢板内固定能够有效治疗陈旧性胸锁关节脱位。
宋展昭孙培锋徐朋陈君
关键词:胸锁关节关节脱位韧带重建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探讨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通过治疗 1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就其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1985~ 1988年 ,共收治此类损伤 19例 ,将其分为 4型 ,Ⅰ型 3例 ,Ⅱ型 6例 ,Ⅲ型 1例 ,Ⅳ型 9例 ,根据各类分型的不同创伤病理改变 ,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经最短 1年 ,最长 14年随访 ,19例中 ,疗效优 12例 ,良 2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为 74%。结论 :治疗效果的关键是对此类病的正确认识和处理 ,髋关节后侧切口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术途径。并发症的出现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邵顺建宋展昭李春霞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
小切口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被引量:2
1998年
小切口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林勇万年宇宋展昭马培瑾自1985年以来,我院在以术前准确诊断、定位的基础上,采用3~4cm长的较小皮肤切口对32例单纯腰椎侧隐窝狭窄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减轻了手术损伤,较大程度上保留了腰椎后部结构...
林勇万年宇宋展昭马培瑾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小切口
踝关节垂直压缩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5年
[目的]介绍踝关节垂直压缩型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按Lange Hansen分型,对38例垂直压缩型骨折手术治疗进行探讨,采用螺钉、骨圆针、钢板内固定,随访1~4 a.[结果]优21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7%.[结论]骨折解剖复位、韧带断裂修补、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之关键.
邵顺建武猛宋展昭胡健
关键词:踝关节手术治疗
舰艇远航中舰员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被引量:9
2002年
胡敏宋展昭李海青
关键词:舰员发病率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在克氏针内固定术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建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包括Baumann角(B角)、肱骨小头前倾角、肱骨皮质前线、骨折端间隙;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或切开复位骨折,测量并纠正患侧Baumann角(B角)、肱骨小头前倾角、肱骨皮质前线、骨折端间隙,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避免远折端内倾。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5-12.5)岁,平均6.3岁,伸直尺偏型50例,伸直桡偏型32例,屈曲型3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测患侧B角为(73.8±5.6)°,健侧为(72.8±5.9)°;提携角(C角)患侧平均(8.2±5.2)°,健侧平均(10.2±5.7)°。9例C角减少(5-10°),其中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无1例C角减少超过10°,无肘外翻畸形,未出现Volkmann挛缩及尺神经的医源性损伤。根据Flynn评价优良率为97.8%。[结论]应用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可完全纠正骨折的各向移位及骨折远端的尺侧移位和内倾,结合克氏针内固定,可避免骨折畸形愈合,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胡健李洪鹏吴冰孙培峰徐朋陈君曲良冯承臣宋展昭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畸形骨折固定术
肩锁钩板并喙锁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肩锁钩板并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结果]均解剖复位,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肩锁钩板是现代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比较理想的方法。
孙培锋宋展昭邵顺建徐朋胡健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钩板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治疗韧带重建解剖复位
肩锁关节韧带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肩锁关节周围韧带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来判断各相关韧带在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方面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解剖新鲜成人肩锁关节标本16个,随机分为两组,A组保留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B组仅保留肩锁韧带,比较两组之间承受拉力的差别。结果 A组拉力平均值为618.10N,B组拉力平均值为567.97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韧带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喙锁韧带,说明就肩锁关节的稳定性而言肩锁韧带远较喙锁韧带安全。
于鹏宋展昭孙培峰陈君徐鹏赵金柱鞠萍
关键词:肩锁关节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生物力学
驼背二种截骨术远期效果对比被引量:1
1997年
作者对632例强直性脊柱炎并驼背畸形施行二种脊柱截骨矫治术,对其中135例病人进行了6~10年观察,结果表明:71例椎弓椎体联合截骨效果较好,驼背复发平均3.2°。而64例椎板截骨效果略差,驼背平均复发13.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作者认为病变未完全静止,截骨术式的选择,术中身体重心前移未彻底纠正,以及外固定时间过短等是影响远期效果的因素。
邵顺建万年宇宋展昭
关键词:驼背截骨术外科手术强直性脊柱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