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锋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电池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2篇仿真
  • 2篇放电
  • 1篇电池模块
  • 1篇电动
  • 1篇电动车
  • 1篇电动车电池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电解液
  • 1篇电容量
  • 1篇动车
  • 1篇动力锂离子电...
  • 1篇液相扩散
  • 1篇散热
  • 1篇散热结构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山东鸿正电池...

作者

  • 4篇宋文锋
  • 3篇李劼
  • 3篇张治安
  • 2篇洪树
  • 2篇汤依伟
  • 2篇程昀
  • 2篇卢海
  • 2篇贾明
  • 2篇赖延清
  • 2篇张凯
  • 1篇刘业翔
  • 1篇洪波
  • 1篇邹忠
  • 1篇宋海申
  • 1篇李剑锋

传媒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块散热结构仿真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针对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块散热困难的问题,以12串10 A·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建立其三维热仿真模型,并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进行验证;定量分析不同工况下空气强制对流冷却和冷却板冷却对电池模块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强制对流冷却降低电池温度的能力有限,且造成电池模块温度均匀性变差。对流换热系数从5 W/(m2·K)变化至100 W/(m2·K)进行5C放电时,电池模块中心温度仅降低0.2 K,电池温差达到10 K;冷却板冷却具有平衡电池模块温度场的作用,其降温效果和温度均匀性均优于空气冷却时的。5C放电时,电池模块最高温度为318.91 K,最低温度为317.19 K;空气强制对流冷却时,增加冷却板厚度和外部散热翅片的数量都能够降低电池模块温度和均匀性,但在自然冷却条件下该变化不明显。
程昀李劼贾明汤依伟宋文锋张治安张凯
关键词:散热结构仿真
一种高功率Li<Sub>4</Sub>Ti<Sub>5</Sub>O<Sub>12</Sub>/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功率Li<Sub>4</Sub>Ti<Sub>5</Sub>O<Sub>12</Sub>/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为活性炭包覆Li<Sub>4</Sub>Ti<Sub>5</Sub>O<Sub>12</Sub>结构;其...
李劼宋海申赖延清张治安卢海洪树宋文锋李剑锋刘业翔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LiMn2O4/石墨电极放电过程中扩散极化的仿真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扩散极化及其影响因素,以LiMn2O4/石墨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维电化学模型开展了其放电过程中扩散极化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电过程中,正负电极均存在固、液相扩散极化,且随着放电过程的深入,固、液相扩散极化均在增大。电极活性物质颗粒粒径对固相扩散过程影响显著,减小活性物质颗粒粒径能有效地降低固相扩散极化。当正、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粒径分别由10和12μm减小到5和6μm,在1C放电1 800 s时,颗粒表面和中心的锂离子浓度差分别降低至原来的25.35%和25.07%;当正、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分别由10和12μm增加至20和24μm时,颗粒表面和中心的锂离子浓度差分别增加至原来的391.66%和266.96%。电极厚度是影响液相扩散极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厚度的减小能够缩短液相扩散的路径,从而减小电极的液相扩散极化。当正、负极电极厚度分别由90和60μm增加至112.5和75μm,在1C放电1 800 s时,厚度方向的最大锂离子浓度差与平均浓度的比值相应地由14.05%和1.71%增加至19.54%和2.61%;当正、负极厚度分别由90和60μm减小至67.5和45μm时,厚度方向的最大锂离子浓度差与平均浓度的比值分别由14.05%和1.71%减小至8.72%和0.98%。
张凯汤依伟邹忠程昀宋文锋贾明卢海张治安
关键词:数值仿真液相扩散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用LiPF_6/PC+FEC电解液的低温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氟代碳酸乙烯酯(fluoroethylene carbonate,FEC)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用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低温放电性能和常温循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X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气质联用谱(GC-MS)等对FEC在PC基电解液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往PC电解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FEC可以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完整且致密的SEI膜,从而有效阻止PC在负极石墨的共嵌入;电池在低温-20℃及-40℃下0.5C放电容量分别可达到室温容量的98%及87%;FEC形成的SEI膜有效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电荷转移阻抗,是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FEC在正极钴酸锂材料表面形成了导电性能优异的SEI膜层,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和常温循环性能。
洪树李劼宋文锋赖延清洪波许日勤谷秀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EI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