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段
-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0月进行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30例患者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研究中64-SCTCA可良好显示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7.0%、特异性97.6%、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98.0%、准确性97.4%。初步提示64-SCTCA诊断冠心病累及右冠脉准确性略高。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阴性意义重要,适合冠心病筛查,对累及不同病变血管冠心病诊断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 祁宏谢明王凯宋段韩旭晨藏国军田红梅马占姝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心病
- 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超急性期18例,急性期40例,所有患者均行DWI扫描,18例超急性期患者并行CTPI扫描。结果:急性期患者DWI全部显示高信号;超急性期患者17例CTPI显示异常灌注,15例DWI显示高信号。结论:CTPI和DWI可以超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为临床早期溶栓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宋段解明王锐吴冠和臧国军马占姝李国辉
- 关键词:灌注磁共振弥散成像脑梗死
-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进行CTA扫描,通过软件后处理,得到MIP、MPR、CPR及VR图像,综合分析各种图像评价颅内动脉瘤。结果:动脉瘤患者72例,单发动脉瘤57例,其中颈内动脉瘤17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右椎动脉瘤3例;多发动脉瘤15例。结论:CTA能快速、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段马占姝薛明团柴宇宁
- 关键词:动脉瘤CT血管造影
- 脑静脉畸形的MRI诊断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9例CV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CT平扫检查,9例行MRIT1WI、T2WI、T2FLAIR、T1WI增强扫描,其中有3例行3DTOFMRA扫描,2例行VENBOLDSENSE扫描。结果 CVM位于幕下5例,幕上4例。3例CT平扫均未见CVM直接征象,其中2例发现异常病灶,1例未见异常。5例MRI平扫显示髓静脉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静脉干呈长T1短T2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FLAIR上髓静脉为稍高信号,中央静脉干为稍低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呈典型的"水母"征或"树根"征表现。2例MRI平扫显示条管状流空低信号,增强呈条状高信号。1例MRI平扫显示类圆形等长T1、等长T2信号,中心可见流空信号。增强MRA显示髓静脉呈放射状汇入中央静脉并见引流入上矢状窦。1例术前只诊断为血管畸形,未能明确分型。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对脑静脉畸形绝大多数可明确诊断,MRI增强及VENBOLDSENSE序列是发现脑静脉畸形最敏感的方法,应做为CVM的首选检查方法。
- 解明宋段柴宇宁马占姝吴冠和
- 关键词:脑静脉畸形磁共振成像
- 肝脏胆管错构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脏胆管错构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选取两院确诊的13例成人肝脏胆管错构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MRI表现,对该病系统性分析。结果:3例行穿刺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呈弥漫多发病变,12例病灶弥漫分布肝脏左右两叶,1例弥漫分布于肝脏右叶;病变信号均匀,大小不等,多数病灶小于10 mm,呈长T_1长T_2囊性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无强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显示病灶沿胆管树走行并与胆管树不相通。结论:肝脏胆管错构瘤在MRI扫描上有特异性表现,通过认识这些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宋段薛明团王玉林
-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磁共振成像
- 腘动脉外膜囊肿1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病例男,52岁。患者20余天前劳动中突发右下肢疼痛,伴冷凉感及麻木不适,后来出现间歇性跛行、无力,休息后可缓解。10天前患者夜间休息时出现右下肢疼痛,难以忍受。行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右侧腘动脉血栓形成,部分再通"以"动脉栓塞"收入院。查体: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温减低,
- 宋段薛明团
- MRV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MRI与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联合应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4例,女8例)CVST病人的CT、MRI(MRV)及DSA影像学资料,其中12例CVST患者均行MRI T2WI FSE、T1WI TSE、T2WI FLAIR和VEN 3D PCA序列检查,4例行CT检查,其中2例行DSA检查。结果:CT检查可为CVST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阳性率低。MRI(MRV)可直接显示出血栓、血流,并可反复无创检查,在诊断和把握病情上极为有用。结论:MRI及MRV的联合应用是目前诊断CVST之首选方法。
- 解明王锐宋段吴冠和臧国军李国辉马占姝柴宇宁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
-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方法:从我科室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中随机抽选出4个班,分为2组,1组为PACS系统教学组,1组为对比组.2组分别采用PACS系统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最后以问卷及考核来评价.结果:PACS组学生读片测验及卷面考试中,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PACS组学生绝大多数认可该教学方法.结论:将PACS系统应用影像教学中,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并是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
- 宋段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PACS教学高等教育
- 肝脏镰状韧带假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有72例存在镰状韧带假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肝左叶内侧段(69例),并呈单发病灶(70例)。假病灶最大直径约5.1~22.0 mm,平均约13.1 mm,假病灶分别呈三角形43例、类圆形19例、结节状10例。CT扫描:平扫显示10例,动脉期显示63例,门脉期几乎全部显示清晰。结论镰状韧带形成假病灶比较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在门脉期易于显示,可与肝内真性病灶鉴别,以免误诊。
- 宋段薛明团
- 关键词:镰状韧带肝左叶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中,右侧6例,左侧1例。CT表现为含脂肪成份的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内脂肪区域无强化,软组织成份有强化。术前有6例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右肾上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目前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 宋段解明王锐吴冠和臧国军
- 关键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