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密蓓蓓

作品数:33 被引量:160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沉积物
  • 6篇海域
  • 6篇表层沉积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稀土元素
  • 4篇地层
  • 4篇晚更新世
  • 4篇晚更新世以来
  • 4篇稀土
  • 4篇更新世
  • 4篇海洋地质
  • 4篇SURFER...
  • 4篇DEM
  • 4篇MAPGIS
  • 4篇SURFER
  • 3篇地质
  • 3篇中国海
  • 3篇示踪
  • 3篇海洋地震

机构

  • 2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3篇密蓓蓓
  • 13篇蓝先洪
  • 11篇梅西
  • 11篇王中波
  • 9篇黄龙
  • 9篇张勇
  • 7篇张志珣
  • 6篇潘军
  • 5篇李日辉
  • 5篇王忠蕾
  • 5篇秦亚超
  • 5篇陈晓辉
  • 5篇陆凯
  • 4篇毕世普
  • 4篇刘升发
  • 4篇王明健
  • 3篇钟和贤
  • 3篇黄龙
  • 3篇尚鲁宁
  • 3篇李学杰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中国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15年“...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对渤海东部DLC70-1孔157个沉积物样品 进行了化学成分、 粒度及测年分析.结果表明, 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 根据 DLC7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钻孔岩芯可划分为6层, 反映了末次间冰期( 暖期) 晚期以来渤海东部沉积物物源的 变化以及海面波动.Al2O3、 MgO、TFe2O3、 MnO、 TiO2、 Cu、 Zn、 Pb、Cr和 Rb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正相关, SiO2、Na2O 与粗粒沉积物呈正相关, K2O 、Sr和 Ba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R-型因子分析得出三种主要组合类 型, 以 Mg、Sr和 Ba为代表, 分别对应陆源细粒物质输入与黄河物质、 海河物质和深河物质的影响.运 用 BVAI2O3与 Sr/Al2O3、 MgO/Al2O、 K2O/Al2O3离散图分析了 DLC70-1孔的物质来源, 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 该孔中上 部 32.30-49.00m和 9.30-23.20 m沉积物受到了深河和海河物质的影响.
蓝先洪秦亚超王中波陈晓辉密蓓蓓黄龙
关键词:渤海东部地球化学沉积物晚更新世
基于mapgis和surfer软件的三维地质图的制作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制图软件的应用日趋深入,使得各种信息都能够以空间为基础有机结合起来,三维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三维图具有立体直观,层次丰富的优点,在海洋地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将Ma...
密蓓蓓徐涛陆凯张志珣
关键词:MAPGISSURFERDEM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被引量:15
2020年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基于mapgis和surfer软件的三维地质图的制作
<正>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制图软件的应用日趋深入,使得各种信息都能够以空间为基础有机结合起来,三维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三维图具有立体直观,层次丰富的优点,在海洋地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
密蓓蓓徐涛陆凯张志珣
关键词:MAPGISSURFERDEM
文献传递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长江口外海域18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氧化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P2O5,TiO2,MnO,TOC和CaCO3)测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氧化物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和TiO2等组成,这8种组分约占沉积物总量的91.59%;其中SiO2和Al2O3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62.43%和11.16%。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3类:第1类包括SiO2,Al2O3,Fe2O3,MgO,P2O5,TiO2和MnO;第2类包括CaO,K2O,CaCO3和TOC;第3类包括Na2O,这3类可能分别代表了陆源碎屑沉积、海洋生物和陆源混合沉积以及海洋化学沉积。Al2O3/Na2O和CIA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指示了长江入海物质主要堆积在长江口及其以南的123.5°E以西海域,闽浙冬季沿岸流是其主要驱动力。
密蓓蓓蓝先洪张志珣刘升发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R型因子分析
一种去除海洋地震勘探尾流噪音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尾流噪音的方法,首先基于TAUP变换将炮集数据变换到TAUP域;设定尾流时窗和有效波时窗,在TAUP域沿时间轴计算不同时窗内振幅值,分别生成尾流振幅曲线和有效波振幅曲线;平滑尾流振幅曲线和有效波振幅曲线...
潘军梅西张勇毕世普王明健黄龙密蓓蓓
文献传递
中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氧化还原环境重建及其气候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对位于冲绳海槽黑潮主轴流经区的GHN056-09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 14C分析,获得了中全新世以来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6235aBP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沉积物中MnO/Al2O3、U/Th和V/Cr等3个地球化学指标在近6235aBP以来均发生了数次不同程度的波动,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1(1830aBP至今)的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程度强烈波动期、阶段2(4000~1830aBP)的低生产力和弱还原期、阶段3(6235~4000aBP)的高生产力和相对较强还原期。中全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指标可共同识别出的6次极值揭示了同期的相对高生产力和较强还原状态,分别发生在R1(260aBP)、R2(1200aBP)、R3(2125aBP)、R4(2700aBP)、R5(4250aBP)和R6(5700aBP),且与海水温度和黑潮强度关系密切,揭示了中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区域性响应特征。
密蓓蓓王中波王中波张勇蓝先洪
关键词:古生产力黑潮冲绳海槽全新世
海洋沉积物岩芯刮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洋沉积物岩芯刮刀,包括不锈钢刀片和橡胶手柄,不锈钢刀片可拆卸连接在橡胶手柄上;所述不锈钢刀片包括梯形片体,梯形片体的前端设置有长方形刀头,梯形片体与长方形刀头为一体式连接,在长方形刀头的前端设置有刃口...
王中波陆凯黄龙陈珊珊李杰密蓓蓓徐扬
文献传递
渤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渤海西部TJC-1孔51.50m以上120个沉积物样品化学组分、粒度及测年分析结果表明,TJC-1孔51.50m以上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可划分为5个沉积单元;SiO2和Na2O与粗粒沉积物呈明显正相关,Al_2O_3,TFe_2O_3,MgO,TiO_2,Cu,Zn,Cr,Co,Ga,Rb和V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显著正相关,Sr,Ba和Zr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R-型因子分析显示,MgO和Na_2O分别代表陆源细粒物质输入(黄河与海河物质)和滦河物质的影响。SiO_2/Na_2O比值与Sr/Cu比值,Ba/Zn比值与K_2O/MgO比值离散图分析揭示了TJC-1孔的物质来源,该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和海河,该孔下部30.50~51.50m和中下部25.00~30.50m沉积物以滦河物质来源为主。
蓝先洪李日辉李日辉秦亚超陈晓辉密蓓蓓
关键词:晚更新世沉积物地球化学
长江与黄河流域沉积物碎屑石榴石化学组成及其物源示踪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组合具有明显差异,可以应用于陆架中河流沉积物的物源示踪。长江流域主体是年轻的扬子地块—华夏地块,石榴石的源岩以中低级变质岩为主,呈高Mn低Mg特征;黄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
王中波张志珣温珍河黄龙密蓓蓓陈珊珊田振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