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牙周
  • 7篇牙周炎
  • 4篇牙周炎患者
  • 4篇口腔
  • 3篇单胞菌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根管
  • 2篇牙周膜
  • 2篇牙龈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盐酸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釉质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螺杆菌
  • 2篇根管充填
  • 2篇管充填

机构

  • 17篇绍兴市人民医...
  • 3篇绍兴市口腔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7篇尹敏
  • 8篇宣桂红
  • 7篇金巧霞
  • 5篇阮土耿
  • 5篇周叶青
  • 5篇王海花
  • 4篇黄林江
  • 3篇陈敏
  • 2篇陶建芳
  • 2篇盛敏
  • 2篇邵夏娃
  • 1篇郑园娜
  • 1篇李敏
  • 1篇张奇英
  • 1篇王颖
  • 1篇冯伟
  • 1篇赵娟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口腔医学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管封闭剂对System B和Obtura Ⅱ根管充填系统的疗效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System B联合ObturaⅡ根管充填系统中应用根管封闭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60颗上颌恒中切牙随机分成二组,每组各30颗牙。第一组用A H Plus联合System B、ObturaⅡ充填,第二组直接用System B和ObturaⅡ充填。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行X线片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根管充填质量,术后1年复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超填情况第一组多于第二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年复查治疗成功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是否使用根管封闭剂对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阮土耿尹敏陈敏陶建芳盛敏
关键词:根管封闭剂根管充填
氟化物在牙齿正畸釉质脱矿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研究氟化物在牙齿正畸釉质脱矿预防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牙齿正畸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在粘结托槽后于牙齿托槽周围涂氟化物,对照组在粘结托槽后不做特殊处理,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牙唇颊面釉质脱矿率、脱矿程度以及脱矿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矫治12个月后脱矿率为8.81%,低于对照侧14.69%(P<0.05)。实验组在矫治12个月后脱矿程度1度、2度、3度分别为(69.23%、27.69%、3.08%),均优于对照组(40.74%、50.00%、9.26%),(P<0.05)。实验组患者在矫治6、12个月后脱矿程度指数分别为(0.050±0.025、0.047±0.028),均低于对照组(0.102±0.032、0.111±0.027),(P<0.05)。结论氟化物在牙齿正畸釉质脱矿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确切。
冯伟朱小青尹敏赵娟
关键词:氟化物牙齿正畸
微小小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的定植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微小小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选取医院自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6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据是否首次感染分为首次感染组与再次感染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微小小单胞菌细菌鉴定,对比两组微小小单胞菌在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并对比两组微小小单胞菌DNA表达量。结果 200颗患牙中共检出微小小单胞菌阳性57颗,检出率为28.5%,其中首次感染组检出率为46.0%,高于再次感染组的11.0%(P<0.001);首次感染组微小小单胞菌DNA表达量为(0.033±0.021),高于再次感染组DNA表达量(0.021±0.019)(P<0.001)。结论微小小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较为普遍,且在首次感染患者中的定植率及D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再次感染患者。
宣桂红王海花尹敏周叶青王颖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定植
Obtura Ⅱ热牙胶充填年轻恒牙根管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比较年轻恒牙采用两种不同根管充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颗患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年轻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颗,对照组行冷牙胶侧压充填术,实验组行热牙胶垂直加压联合热塑牙胶充填术。观察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充填效果及1年后牙周膜的改变。结果根充后两组患牙能自行缓解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1.7%和10.0%。不能自行缓解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0%和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适充49颗,超充3颗,欠充8颗;实验组适充50颗,超充7颗,欠充3颗(P>0.05)。术后1年牙周膜增宽分别为2.35%和1.5%,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根管充填术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阮土耿尹敏陶建芳盛敏
关键词: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牙周膜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MMP-3及IFN-γ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218例,轻度牙周炎113例、中重度牙周炎105例,同期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研究。观察研究对象Pg感染阳性率、阴性率和治疗前后血清MMP-3、IFN-γ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196例(89.91%),健康人群Pg感染阳性23例(20.00%),二者比较(P<0.05)。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阳性率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轻度牙周炎患者高于健康人群(P<0.05)。治疗前,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IFN-γ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IFN-γ水平低于轻度牙周炎患者(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轻、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g感染率与外周血MMP-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g感染率、MMP-3水平与IFN-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Pg感染与外周血MMP-3、IFN-γ具有相互促进效应,监测其水平,利于评价感染程度。
尹敏王海花宣桂红田琪琪冯伟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基质金属蛋白酶-3干扰素-Γ
牙周炎患者口腔Hp分布特点及与胃Hp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Hp)的分布特点及与牙周炎、胃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作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分为轻度牙周炎患者93例、中度牙周炎患者3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26例;检测口腔Hp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口腔Hp阳性率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48.0%(P<0.05);牙周炎组胃Hp阳性率为85.3%高于对照组43.3%(P<0.05);轻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分别为78.5%、87.1%、92.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8.0%(P<0.05);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中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腔Hp阳性患者胃Hp阳性率为91.1%高于口腔Hp阴性患者57.7%(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口腔Hp感染和牙周炎及胃Hp感染关系密切。
宣桂红王海花尹敏金巧霞周叶青
关键词: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
不同精密附着体在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2种以上不同精密附着体在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不同程度颌骨缺损的患者,设计2种以上不同的精密附着体固位,再行赝复体义齿修复。结果 21例患者共83颗基牙,选用52个精密附着体,随访6个月~4年,义齿均获得良好的稳定和固位,咀嚼功能良好,无基牙的松动及精密附着体的损坏,疗效满意。结论采用不同种类的精密附着体在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中的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修复体的固位,改善患者的咀嚼效能。
阮土耿尹敏
关键词:精密附着体赝复体颌骨缺损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NLRP3、IL-1β、IL-18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感染与NLRP3、L-1β及IL-18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诊治慢性牙周炎需进行拔牙治疗的患者50例及50例牙周健康人群,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龈下菌斑Pg,慢性牙周炎患者拔牙后取得牙周膜组织进行牙周膜细胞培养,取部分细胞用Pg标准株感染,部分不做感染处理,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LRPS蛋白表达,以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IL-1β及IL-18表达。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Pg阳性率为84.00%,高于牙周健康者的22.00%,探诊深度5、6、7 mm慢性牙周炎患者Pg浓度分别为4.38±0.81、4.79±0.76、5.47±0.63,高于牙周健康者0.38±0.12、0.46±0.15、0.72±0.20(P<0.05);Pg感染牙周膜细胞中NLRP3及IL-1β、IL-18表达量分别为(1.25±0.12)、(1 820.42±425.57)pg/ml、(311.55±45.70)pg/ml,明显高于未人工Pg感染牙周膜细胞(0.74±0.08)、(1 138.65±350.76)pg/ml、(124.70±42.54)pg/ml(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率及感染菌量均较高,Pg感染可引起牙周膜细胞中NLRP3、IL-1β、IL-18表达的上调,这可能是Pg引起慢性牙周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尹敏冯伟金巧霞郑园娜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NLRP3白细胞介素-18牙周膜
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TNF-α、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克林霉素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确诊为牙周炎患者98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在基础治疗上予以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49例在基础治疗上予以盐酸克林霉素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治疗前后检查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探针出血阳性率,采血测定血清IL-8、TNF-α、IL-10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探诊出血阳性率(38.78%)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TNF-α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克林霉素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牙周炎疗效更好,能降低牙周炎血清IL-8、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
尹敏冯伟金巧霞
关键词:知柏地黄丸盐酸克林霉素牙周炎IL-8
Beyond冷光漂白对牙齿漂白效果和釉质表面微损伤的研究
黄林江王海花张奇英阮土耿金巧霞宣桂红李敏陈敏周叶青尹敏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性能指标:该项目为绍兴市科技计划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08A23008),属临床医学研究领域。该研究选取正常成人着色活髓牙齿或变色无髓牙齿组织,根据不同类型的着色类型和着染色程度进行分类:四环素牙;氟斑...
关键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