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茳平
-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卡铂诱导的卵巢上皮性癌耐药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中晚期患者主要采用化疗,但疗效并不理想,总的10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20%,其主要原因之一为卵巢癌患者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目前,对卵巢癌耐药机制的研究大都在基因水平,但DNA和RNA水平的变化并不能完全反映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而且某些蛋白质被合成后需经“翻译后修饰”才呈现功能,所以从生物功能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水平人手寻找差异分子才更加准确、直接、真实、可靠。近年来,
- 王琪冯同富张玮唐勇尹茳平王鹤黎丹戎李力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蛋白质分析耐药细胞卵巢癌患者蛋白质水平卡铂
- 卵巢上皮癌耐泰素和非耐泰素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筛选鉴定研究
- 为了更好的认识卵巢癌的多药耐药机制,我们用泰素对卵巢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SKOV3进行间断、大剂量冲击,建立了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TS,并且从蛋白和基因两个水平筛选、鉴定了两种细胞间的差异蛋白分子。
...
- 尹茳平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临床病理因素的循证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12篇,通过循证分析评价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术前放化疗、术后放化疗、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手术切缘情况、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等12个因素与宫颈癌手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后复发与肿瘤大小、细化的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肿瘤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脉管浸润、手术切缘阳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年龄、病理类型、术前辅助治疗与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术后予以放、化疗为预防宫颈癌术后复发的良好因素。结论:宫颈癌手术应按规范实行,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尽量避免手术切缘阳性的发生;对于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不仅需要关注宫颈肿瘤的大小及临床分期,更要关注术后肿瘤病理的分化及浸润情况、盆腔淋巴结是否阳性,而根据以上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
- 叶元尹茳平李力王芙霞王一兵唐柳林李昱川
-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复发循证评价
- 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为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8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诊断、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4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术后复发23例,401例无复发。对有、无复发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是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化疗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宫颈癌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 叶元尹茳平李力王芙霞王一兵杨冰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阳性复发
-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被引量:5
- 2011年
-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3],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尿管留置时间长(宫颈癌术后应留置尿管7~14d[4])以及麻醉、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如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率达50%[5]。
- 石喜妹尹茳平李江筠路启芳
- 关键词: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宫颈癌术后
- HPV16感染的宫颈鳞癌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和P16^(INK4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HPV16感染的宫颈鳞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测定存在HPV16感染的正常宫颈、CIN 1、CIN 2/3及宫颈鳞癌组织中MCM5、P16^(INK4A)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MCM5 mRNA及蛋白在HPV16感染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趋势一致,随CIN程度的增加表达增高。MCM5 mRNA及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显著较各级别上皮内病变及正常组织高(P<0.01)。MCM5蛋白的表达和年龄无关联(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1);(2)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P16^(INK4A)mRNA、蛋白表达趋势一致,随CIN程度增加表达增高。P16^(INK4A) mRNA及蛋白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CIN 1组织(P<0.01);和CIN2/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没有关联(P>0.05);和病理分级有关(P<0.01);(3)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宫颈鳞癌中MCM5和P16^(INK4A)存在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进展相关。MCM5可较好的反映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于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阳华黄玉梅李志勤尹茳平
- 关键词:宫颈鳞癌P16^INK4A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 鳞状细胞癌抗原用于宫颈鳞癌疗效及复发监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0的糖蛋白,1977年Kato等首先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目前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的价值,以及复发监测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医生对预后高危患者的识别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 杨冰张洁清李力叶元阳志军王芙霞尹茳平王晓谦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鳞癌复发宫颈鳞状细胞癌疗效相对分子质量
- 宫颈鳞癌中鳞状细胞癌抗原的相关作用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患者111例,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CAg滴度,结合临床资料对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治疗后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14.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Ⅰ-Ⅱ期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②复发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治疗前SCCAg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癌复发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血清SCCAg滴度、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级。结论:血清SCCAg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患者疗效判定、指导治疗、复发及预后的监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杨冰张洁清李力叶元阳志军尹茳平王晓谦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鳞癌复发预后
- 快速康复理念提高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8例手术后按妇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50例手术后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提高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 谭明秀胡桂娟尹茳平
-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 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诊断、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4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生存率统计采用life-table计算方法,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rank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是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P=0.000);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放疗是决定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盆腔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要重视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预后。
- 叶元尹茳平李力王芙霞王一兵杨冰
-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治疗淋巴结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