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震宇

作品数:88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肝癌
  • 24篇细胞
  • 15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0篇干细胞
  • 9篇星状细胞
  • 9篇肿瘤
  • 8篇原发性
  • 8篇原发性肝癌
  • 7篇肝癌切除
  • 7篇肝星状细胞
  • 7篇肝脏
  • 6篇术后
  • 6篇腹腔
  • 5篇免疫
  • 5篇免疫耐受
  • 5篇肝癌切除术
  • 5篇肝肠联合移植
  • 4篇小肠移植
  • 4篇免疫学

机构

  • 77篇厦门大学
  • 9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厦门市中山医...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厦门中山医院

作者

  • 86篇尹震宇
  • 68篇王效民
  • 29篇赵文秀
  • 18篇刘平果
  • 13篇王付强
  • 13篇彭友缘
  • 11篇张盛
  • 10篇池小琴
  • 10篇于仁祥
  • 9篇周剑寅
  • 8篇许雅苹
  • 8篇邓志刚
  • 7篇李宁
  • 7篇黎介寿
  • 6篇李幼生
  • 6篇吴国洋
  • 6篇俞可克
  • 5篇吴绍峰
  • 5篇张磊
  • 4篇吴端

传媒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7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第十届全国肿...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卫生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装载砷剂的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装载砷剂的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药物。所述装载砷剂的抗癌纳米药物包括亚砷酸盐复合物和载体,所述亚砷酸盐复合物装载在载体上,亚砷酸盐复合物由As离子与大部分过渡金属离子形成;所述大部分过渡金属离子包括Mn,...
高锦豪赵征寰王效民尹震宇池小琴李辉
文献传递
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95例进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和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组(anatomical regional vascular occlusion),比较两种不同的肝脏血流阻断对手术及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95例病人中行常规的肝门阻断60例,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35例,全部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术后肝功能及康复情况,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均能有效地控制出血,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更适合于在肝硬化及肝功能不良的肝癌患者中使用。
彭友缘尹震宇王效民于仁祥邓志刚王付强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肝门阻断
EGF61*G/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肺癌和胃癌。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皮生长因子(EGF)61*G/A基因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胃癌、神经胶质瘤和结直肠癌相关,但目前尚未
吴国洋王效民尹震宇刘平果
DNA甲基化转移酶1/3b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3b(DNMT1/3b)表达异常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析DNMT1/3b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相关DNMT1和DNMT3b的靶基因。结果 89例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皆为阳性63例,皆为阴性5例,单一阳性的分别为9例和12例。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掊2=12.903,P=0.005)、乙型肝炎(掊2=9.535,P=0.023)、卫星灶(掊2=9.574,P=0.023)和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而与性别、肿瘤大小、肝硬化和肿瘤分化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DNMT1/3b阳性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出肝癌细胞中受DNMT1和DNMT3b调控的基因2 000多个,其中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靶基因有112个。结论 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乙型肝炎、卫星灶和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多方面肿瘤相关基因促进肝癌复发、转移等恶性表型。
方钦亮谢程融赵文秀孙红光尹毅锐张盛王付强彭友缘王效民尹震宇
关键词:肝癌生存期
PNP—CD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分析PNP—CD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重组PCR定点诱变法制备融合基因PNP—CD。将PNP—CD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O中,构建融合自杀基因表达载体pcDNA3.0/PNP—CD。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重组体,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pcDNA3.0/PNP—CD的抗性细胞克隆。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NPCD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用台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法检测细胞细胞克隆对相应前药敏感性及所导致的旁观者效应。结果融合基因片段PNP—CD正确插入了pcDNA3.0中,pcDNA3.0/PNPCD在HepG2细胞中实现了表达。细胞抗性克隆对特定的前药高度敏感。在两种前药联合作用下,pcDNA3.0/PNP—CD所致旁观者效应明显强于只给予MeP—dR一种前药所致旁观者效应。结论具有双自杀基因功能的PNPCD融合基因系统是肝癌基因治疗中一种高效治疗载体,对肝癌细胞有着良好的杀伤作用。
彭友缘严武蔡晓坤尹震宇
关键词:融合自杀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的免疫调节特性,评价其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BMSC并鉴定其免疫表型。分别检测单纯的和用200U/ml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干预过的BMSCPDL-1、CD54、CD40、CD80、CD86、MHC-Ⅰ、MHC-Ⅱ的表达,并以此为调节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实验。以CFDA标识BMSC观察其在体内向肝脏归巢情况。两袖套法建立Lewis-BrownNorway(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实验分2组,对照组行原位肝移植术+输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行原位肝移植术+输注BMSC。观察术后一般情况、肝功能、肝脏病理、微嵌合体形成情况。结果培养出的BMSC细胞纯度高。INF-γ能上调CD54、PDL-1、MHC-Ⅰ、MHC-Ⅱ的表达,CD40、CD80、CD86均为阴性表达。BMS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淋巴细胞增生,INF-γ能增强其抑制作用。BMSC在肝脏实质内有多处定居。术后所有大鼠存活均大于14天。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大鼠术后一般情况好,嵌合体形成明显,肝功能改善明显、肝脏免疫排斥轻。结论INF-γ能增强B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BMSC能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减轻排斥反应。这为以后BMSC应用到临床提供有利证据。
洪再发黄小进尹震宇王效民
关键词:MSC肝移植免疫耐受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在小鼠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于体外,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HSCs上清对肿瘤增殖的影响,用混合淋巴实验检测HSCs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内实验采用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H22单纯注射组与H22+HSCs联合注射组。20d后对荷瘤小鼠行瘤组织解剖测量移植瘤大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两组肿瘤中T细胞亚群浸润变化情况和接种肿瘤PD-L1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中T细胞亚群变化。然后,通过Tunel检测肿瘤组织单核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体外实验,Brdu检测显示HSC条件培养基(HSCs-CM)能明显诱导H22细胞的增殖,而混合淋巴实验则显示HSCs对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实验,HSCs+H22组小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时间与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单纯接种H22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显示HSCs+H22组浸润的T细胞及其亚型较单纯H22组有不同程度降低;HSCs+H22组脾脏亦显示T细胞及其亚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TUNEI。试剂盒检测显示HSCs+H22组肿瘤组织中单核细胞的凋亡数量增加,免疫组化分析显示HSCs+H22组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增加。结论HSCs可通过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的发牛、发展,这一发现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磊赵文秀尹震宇苏维雪周长升王效民
关键词:肝癌肝星状细胞免疫调节微环境
改良式无血切肝术在复杂型肝细胞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0年
目的 讨论无血切肝在复杂型 HCC中的价值。对象和方法 收集自 1997.1- 1999.1收治的复杂型 HCC2 2例 ,统计其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肿瘤的侵犯程度、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术中出血和输血量、阻断时间、术后肝衰、手术死亡、术后复发和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肿瘤最常侵犯的大血管是门脉 ,达 45 .45 %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 818.18± 491.5 7ml,输血量为 890 .91± 6 15 .5 6 ml,术中无血阻断的时间为 2 2 .0 0± 13.0 8(6~ 5 5 )分钟 ,手术死亡率为 9.0 9% ,1年复发率为 45 .45 % ,1年生存率为 77.2 7%。结论 改良式无血切肝法能提高复杂型 HCC的手术切除率 ,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延长肝脏热缺血耐受时间 ,手术死亡率低 ,能有效延长晚期 HCC的生存时间 。
尹震宇王效民于仁祥张百萌俞可克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复杂型
一种介入栓塞手术导丝导管操纵装置
一种介入栓塞手术导丝导管操纵装置,涉及医疗器械。包括导丝导管推进模块、导丝导管旋转模块、可伸缩导管机构、可移动造影导管锁紧机构、导丝力反馈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导丝导管推进模块包括导丝进给端微型精密丝杠模组和导管进给端微型...
赵扬周俊强梅子阳苗佳许娣刘建明尹震宇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和处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回顾分析4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34例行手术切除肿瘤+胆管取癌栓,6例仅行胆管切开取癌栓。术后随访至今,其中肿瘤切除+胆管取癌栓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超过2年,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10年,仅行胆管切开取癌栓平均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并积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症状的缓解和长期的生存,甚至获得根治。
王付强尹震宇彭友缘邓志刚王效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胆管癌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