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莉萍
- 作品数:28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大黄对肺卫失宣大鼠肺组织钠离子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肺卫失宣大鼠肺组织钠离子通道蛋白(ENaC)mRNA表达及大黄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法建立肺卫失宣大鼠模型。选用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肺卫失宣模型组、模型自然恢复5 d组、大黄预防组和大黄治疗组(剂量均为9 g·kg-1·d-1)。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ENa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NaC-α﹑ENaC-β﹑ENaC-γ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自然恢复5 d组ENaC-α﹑ENaC-β﹑ENaC-γ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预防组和大黄治疗组ENaC-α﹑ENaC-β﹑ENaC-γ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自然恢复5 d组比较,大黄预防组和大黄治疗组ENaC-α﹑ENaC-β﹑ENaC-γmRNA表达呈明显下调作用。【结论】肺卫失宣大鼠ENaC-α﹑ENaC-β﹑ENaC-γmRNA呈双向表达异常;大黄对肺卫失宣大鼠肺组织ENaC-α﹑ENaC-β﹑ENaC-γmRNA低表达或过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巫莉萍邓时贵叶莹仪彭珍香黄海定
- 关键词:肺损伤基因表达调控疾病模型
- 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发挥自身药学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临床实践,参与"医护药"治疗新团队,促进药物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 赖珺李萍巫莉萍石远苹黄绍通
- 关键词: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
- 原儿茶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体内多靶向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原儿茶酸(PCA)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体内多靶向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l3)诱导AD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对照组、石杉碱甲组0.4 mg/(kg·d)以及PCA低剂量组5 mg/(kg·d)、PCA中剂量15 mg(kg·d)组和PCA高剂量30 mg/(kg·d)组,观察各剂量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和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的AchE、Aβ、MAP、BDNF mRNA含量。结果:PCA低剂量组、PCA中剂量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短于AD模型(P<0.05),而其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均长于AD模型对照组(P<0.05);PCA各剂量组对AchE、Aβ和MAP mRNA表达量均低于AD模型对照组(P<0.05),且各组mRNA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CA各剂量组对BDNF mRNA表达量均高于AD模型对照组(P<0.05),且各组mRNA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PCA通过缩短潜伏期,延长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降低AchE、Aβ和MAP mRNA表达水平,升高BDNF mRNA表达量等多靶向发挥神经营养作用。
- 薛小燕巫莉萍王丽芳
- 关键词:原儿茶酸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
- 肺卫失宣(肺卫证)的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肺卫证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卫失宣,与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极为相似,肺是它们共同的受累靶器官之一。推测肺卫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现代医学肺的非呼吸功能如肺水代谢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肺内微环境改变有关。通过对比研究肺卫证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内微环境的改变,探讨肺卫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肺卫证的物质基础。
- 巫莉萍黄海定邓时贵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AR提供较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R组、西药治疗组、艾灸治疗组、参苓白术颗粒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卵白蛋白AR模型处理。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制作AR模型,其中AR组大鼠未干预,西药治疗组大鼠采用西替利嗪治疗,艾灸治疗组大鼠选取迎香穴进行艾灸,参苓白术颗粒组大鼠采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艾灸治疗,各干预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6组大鼠建模前及建模后第14、21、28天行为学评分和鼻黏膜水通道蛋白(AQP)1、AQP2蛋白水平及AQP1、AQ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5组建模后第14、21、28天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与AR组、西药治疗组、艾灸治疗组、参苓白术颗粒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建模后第21、28天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5组大鼠建模后第14、21、28天鼻黏膜AQP1蛋白、AQP2蛋白水平及AQP1、AQP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AR组、西药治疗组、艾灸治疗组、参苓白术颗粒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建模后第21、28天鼻黏膜AQP1蛋白、AQP2蛋白水平及AQP1、AQP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艾灸治疗AR大鼠模型的疗效确切,可改善大鼠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鼻黏膜AQP异常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
- 温建东巫莉萍薛小燕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参苓白术颗粒艾灸水通道蛋白
- 大黄对LPS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QP1及AQP5m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大黄对脂多糖(Lip polysaccharides,LPS)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ATⅡ)AQP1及AQP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提取纯化大鼠ATⅡ后,分5组:正常对...
- 邓时贵巫莉萍黄海定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上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1组22例和观察2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实验室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许氏记忆量表(SM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观察3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值均<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IL-6、CRP、TNF-α水平及观察1组、观察2组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IL-1β、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MS评分及观察2组HD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MMSE评分及3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1)。观察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相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更有效地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痴呆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 黄小燕薛小燕吴至武巫莉萍吴坚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疗效比较研究
- 大黄对LPS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AQP_1及AQP_5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黄对脂多糖(Lip polysaccharides,LPS)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ATⅡ)水通道蛋白(AQP1,AQP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提取纯化大鼠ATⅡ后,分5组:正常对照组加入2 mL DMEM培养基,LPS细胞模型组加10μg.mL-1 LPS致ATⅡ损伤模型,大黄含药血清3组(每组分别再加入占总体积5%,10%,20%的大黄含药血清)。4 h后收集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AQP1,AQP5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模型组AQP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含20%大黄血清可显著提高AQP1 mRNA表达(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LPS模型组AQP5 mRNA表达升高,但无显著差异;大黄各干预组对AQP5 mRNA高表达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大黄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AQP1 mRNA、下调AQP5 mRNA的表达有关。
- 巫莉萍邓时贵黄海定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2
- 抗菌药物干预管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干预管理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间医院ICU收治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36例病历资料(采用常规管理,即干预前组),分析其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36例病历(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管理手段管理,即干预后组),比较和分析其干预前后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率、感染标本的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及感染率。结果:抗菌药物干预管理后ICU患者抗菌药物AUD、使用率和标本送检率(分别为41.09、30.56%、97.22%)显著优于干预前(分别为55.71、55.56%和77.78%)(P<0.05),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均大于73.00%)高于干预前(低于52.00%()P<0.05);CRPA、MRSA、CRAB、CRE的感染率在干预前后均有一定的差异,但只有MRSA、CRAB、CRE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干预管理后医院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显著下降,有效降低了医院ICU患者抗菌药物AUD、使用率及常见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和感染率,提高了疾病感染标本的送检率和临床疗效。
- 巫莉萍
- 关键词:抗菌药物干预管理多药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
- 预防性应用硫培非格司亭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P方案化疗中的价值探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硫培非格司亭对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组(PEG-rhG-CSF组)和硫培非格司亭组,各42例。PEG-rhG-CSF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硫培非格司亭组患者于化疗后48 h给予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2组患者均用药至白细胞计数>10×109/L。比较2组化疗后第1、3、5、10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程度、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1、3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5、10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且硫培非格司亭组白细胞计数低于PEG-rhG-CSF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短于PEG-rhG-CSF组(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中性粒细胞减少3~4度发生率低于PEG-rhG-CSF组(57.14%vs.19.05%,χ^(2)=12.923,P<0.01);硫培非格司亭组生理、社会与家庭、功能、情感、附加关注评分及FACT-L总分高于PEG-rhG-CSF组(P<0.01)。PEG-rhG-CS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71%(15/42),硫培非格司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95%(13/42),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3)。结论TP方案化疗结束后预防性用硫培非格司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其可有效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 黄小燕薛小燕巫莉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