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彬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图象与文字的新结缘被引量:3
- 2003年
- _ 应该说,图像的产生远早于文字,人类祖先在鸿蒙 开辟之初把自己对大自然 的有限认识,通过直观的视 觉形式——图画表现出来。 以汉字为例:“日、月、星、 辰、山、川、树、木、花、鸟、 虫、鱼”等许多汉字,最早就 是象形图画,后来才逐渐演 变成文字。在我们先民的造 字之初,这些文字无不来源 于对大自然描形状貌的摹 写描画。具象性的思维,形 象性的图画,启迪了人类最 早的视觉文化,以此而滋生
- 常彬
- 关键词:图象摄影文学审美体验审美状态象形文字
- 从婉约闺阁到鉴侠革命:秋瑾诗文与早期女性自觉被引量:4
- 2006年
- 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历史中间性人物,秋瑾的创作从文体到内质均体现了这种转型期的痕迹。她早期的部分诗文,不脱古代闺阁文学春愁、闲情、孤寂和婉约的感伤传统。如果不是晚清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仁人志士强烈普遍的舍身救国思想,不是维新运动促成了中国最早的知识女性,不是西风东渐的男女平权思想和女国民意识,不是个人婚姻不幸等诸多因素激活了秋瑾个性中刚烈反抗的一面,大家闺秀的她是没有机会“心比男儿烈”地反出夫门,负笈东渡并参加反清活动,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英风豪气、强己自立、审视男权的诗文创作。秋瑾不仅是用墨写的文字,更是用血写的生命为社会革命、为女性自觉、为中国女性文学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 常彬
- 关键词:女性自觉
- 抗美援朝文学中的域外风情叙事被引量:3
- 2009年
- 抗美援朝文学作为战争文学,政治叙事与战争叙事是其表现主旨。然而这场战争的域外性质,又为其提供了异域想象的空间。朝鲜叙事的异域想象,表现最多的是其歌舞,渗透着朝鲜民族痛苦中的欢乐与坚强;日常生活叙事在叙事者的"游客"心理和视野下获得了一种异质文化的域外风情;语言、肤色、种族、习俗、信仰等诸多不同的十六支外国军队,裹挟着异域文化的万种风情碰撞于一个特定时空,在血火的纷飞中展现出各自文化的特质。于是在主流叙事的缝隙里,我们窥见了潜藏或深或浅的域外叙事和文化碰撞的别样情趣,为金戈铁马的新中国战争文学注入了一抹奇异的域外风情色调。
- 常彬
- 关键词:战争文学域外风情日常生活叙事朝鲜民族异质文化
- 异国锦绣河山与人文之美的故园情结——抗美援朝文学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政治叙事与战争叙事是抗美援朝文学的表现主旨。但这场战争的域外性质,又为抗美援朝文学提供了异域想象的另一种空间,域外风情叙事是其显在特点——对朝鲜锦绣河山和人文之美的描摹状写,无处不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和审美情趣。中国情结尤其浓墨重彩于书写朝鲜妇女儿童,她们与中国军人构成"亲人"关系的想象认定,照见中国军人的亲情缺位、亲缘期待和角色定位。游子情结、游客心态的观察视角或明或暗地隐现于文本各处,无不牵扯着叙事者回望祖国的故土情绪,回旋着自我的情感诉求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是中国作家身处异乡而始终"乡音未改"的民族心理和故园情结的执着体现。
- 常彬
- 关键词:故园情结
- 面影模糊的“老战友”——抗美援朝文学的“友军”叙事被引量:1
- 2012年
- 抗美援朝文学的"友军"叙事,注重强调中朝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历史友谊和朝鲜战场上的现实连结。两个不同的叙事时空,承载着突显的意识形态寓意,在文学认知上特别强调他们之间的"老战友"关系,叙事上也由此形成固定模式——中朝军人的中国革命经历,在朝鲜半岛相遇,共同回忆峥嵘岁月,朝鲜同志感激患难相助。其间我们看不到人物的心灵冲突,也没有叙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相似,情节雷同,模式单一,性格扁平,仿佛仅为某种理念而张设标签,致使"老战友"形象粗疏空落,面影模糊,不及对朝鲜女性灵动坚强的性格描写。
- 常彬
- 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被引量:30
- 2005年
- 丁玲被文学史深刻记住的理由,是因为她塑造了众多性别意识明显、特立不羁的女性形象,但丁玲又是一个因“政治化”而不断放弃性别思考的作家。其40年代初期女性立场的强烈“反弹”,是她对延安妇女现实处境的深切忧虑,揭示了革命理由妆饰下的女性婚恋困境、革命外衣遮蔽下的女性身体困境等女性与革命的问题。延安时期的丁玲创作,既是她女性立场的最后坚持,也是她的最终放弃。
- 常彬
- 关键词:延安时期女性立场文学创作现代文学研究
- 从延安时期广告宣传画看妇女身份想象被引量:2
- 2014年
- 透过延安时期的广告宣传画,我们可以窥见关于妇女身份想象的时代信息:鼓励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既改革妇女不事农业生产的传统旧习,又支援了边区建设,提高了妇女的经济自立能力。在延安语境中,着装不是一个穿什么的问题,而是一种政治身份的确立,是先进、次先进与待进步的区分。革命的有文化的知识女性,其"公家人"身份在教育妇女读书识字、劳动生产、生育生产中,都有其特定的形象定位;"公家人"对"屋里人"的启蒙教育,"屋里人"向"公家人"的成长看齐,其形象的背后潜含着意识形态的指涉意义。
- 常彬张鹏
- 关键词:延安时期广告宣传画
- “忘记自己是女性”——从谢冰莹、冯铿创作看1930年代左翼女性的从军想象被引量:8
- 2008年
- 1930年代女性创作表现女人从军从政等雄强特点的,大多出自左翼女性笔下。她们以"忘记自己是女性"作为突破传统性别局限、参与国民革命战争的心理定位,超越并反抗社会性别对女性的强制性规定,以新国民身份承担与男子同等的社会责任。但这种新身份的获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再没有比女战士、女革命者更能代表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力量;另一方面,这些介入男性领地的女人以抹杀性别差异为代价,通过对男性气质的刻意模仿,达到"像男人"的目的,这是在对传统性别规定的反叛中以另一种形式失落自己。
- 常彬
- 北朝鲜作家笔下的朝鲜战争——1950年代中国报刊刊载一瞥被引量:1
- 2012年
- 朝鲜战争是一场区域性的国际战争,也因此催生了主要参战国家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1950年代的中国报刊大量刊载北朝鲜作家的此类作品。由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它们与同期的中国文学在相关题材的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阶级斗争的理念运思、二元对立的人物描写,雷同化的情节模式,注重战事过程而少心灵刻画,更缺乏对人与战争的深度思考。但北朝鲜文学也有一些异质于我们的如民族心理、意象运用和叙述方式,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既像我们又不是我们的另一国度的文学表达。
- 常彬
- 关键词:朝鲜战争
- 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被引量:10
- 2010年
- 东亚睦邻关系源远流长,近百年来却遭到严峻的挑战。在民族国家的多事之秋,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一道承担苦难,思考出路,在关注自己启蒙、救亡、独立和振兴的同时,也关注对自己的命运发生过深刻影响的国际力量,对朝鲜半岛民族国家的关注和认知具有特殊的文化情感和命运体悟。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对朝鲜的认知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朝鲜的亡国为鉴镜,反省危机四伏的中国现状;引朝鲜人民为共同抗敌、休戚与共的战友;在南北朝鲜分裂的局面下,引北方为战友使南方处于缺席状态;在"华风"与"韩流"的互动中,把文学对韩国的认知推向穿透历史、牵连血性的深度。
- 常彬杨义
- 关键词:中国文学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