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积伦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油气
  • 5篇盆地
  • 5篇勘探
  • 4篇吐哈盆地
  • 4篇气藏
  • 4篇凹陷
  • 4篇成藏
  • 3篇台北凹陷
  • 2篇地层
  • 2篇地质
  • 2篇油气藏
  • 2篇源岩
  • 2篇正演
  • 2篇二叠系
  • 2篇成藏特征
  • 2篇储层
  • 1篇低幅度构造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台
  • 1篇地震正演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吐哈...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3篇康积伦
  • 4篇陈旋
  • 2篇倪联斌
  • 2篇马强
  • 1篇范兴斌
  • 1篇郝爱胜
  • 1篇高岗
  • 1篇何燕清
  • 1篇张光辉
  • 1篇陈振贵
  • 1篇李剑
  • 1篇刘计国
  • 1篇张新
  • 1篇罗权生
  • 1篇贾雪丽
  • 1篇靳继坤
  • 1篇徐传艳
  • 1篇冉启贵
  • 1篇余朝华
  • 1篇周路

传媒

  • 3篇吐哈油气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今日科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首届中国石油...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吉桑地区岩性油气藏综合识别
通过深入研究温吉桑地区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认为温吉桑地区具备发育前缘砂体与构造背景斜交的侧缘尖灭岩性油气藏的良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不断地摸索实践,针对温吉桑地区主要目标区块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搭建,在...
武超何燕清康积伦赵铭王玫玫万剑英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储层预测
胜北洼陷深盆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方法研究
2001年
经对胜北地区与国外已知深盆气藏的地质条件的类比,分析论证了胜北地区深盆气藏成藏的地质条件,同时通过对该区的深盆气藏勘探方法的探索,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识别方法相结合,认为胜北地区的深盆气藏分布在3000以下的J_2s以下的层位,呈以不对称方式分布在以台参2井和胜深3井为中心,向恰勒坎抬升的斜坡带上。
康积伦
关键词:深盆气藏致密储层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全油气系统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实践被引量:5
2023年
为了深入剖析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对烃源岩、沉积物源体系、构造演化和源储时空匹配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具备形成全油气系统的地质条件。平面上由凹陷中部向边缘依次发育页岩油、致密油、常规砂砾岩油藏3个带,纵向上围绕二叠系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自下而上发育致密油、页岩油、常规砂砾岩油藏,油气整体呈现“全油气系统”成藏特点。以该认识为指导,3种类型油藏勘探均取得突破,基本形成满凹含油、多层多类型油藏叠合有序共生态势。立足大平台、多套层系立体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实现效益动用的思路和技术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解剖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全油气系统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和勘探开发实践,对丰富全油气系统勘探理论,指导相似富油凹陷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支东明李建忠杨帆康积伦张伟马强陶林本
关键词:二叠系吉木萨尔凹陷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吐哈盆地是一个大型的富煤盆地,煤系源岩形成的气资源丰富,但烃源岩熟化速率低、储层物性差,具有发育大型致密砂岩气藏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按照成熟烃源岩、致密砂体和叠置关系三个主控因素来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应该发育北部山前改造型和盆地南坡原生型两类致密砂岩气藏,有利勘探面积9 520 km^2,分布在八个区块,初步评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6 200×10~8m^3。
康积伦文玉兰师效飞周玉玲陈慧
关键词:煤系源岩致密砂岩气藏
火焰山逆掩带成图方法探讨
2001年
火焰山构造带作为吐哈盆地近期勘探的主要区带,由于火焰山带地表条件恶劣、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且火焰山逆冲断层上盘山体的速度大、变化快,在时间剖面上造成下盘的假构造、假断层和构造高点偏移的现象,长期制约着该区的勘探进程。本文根据火焰山掩伏带的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变速成图方法攻关,利用地震正演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计算下盘构造是否落实和构造高点的偏移情况,寻找到一条适合火焰山下盘变速成图的方法,准确的落实了胜金口下盘的火焰山背斜构造圈闭,并通过火3井的钻探证实了背斜圈闭落实可靠。因此,该成图方法为揭开火焰山掩覆带构造内幕提供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张光辉黄卫东魏成倪联斌康积伦
关键词:火焰山逆冲断层变速成图
叠前反演技术在利比亚El-Meheiriga油田油气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利比亚LP区块位于Sirte盆地,该区储层多样,礁体发育,横向相变快,储层展布状况难于预测。通过地震分形技术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礁体发育的范围。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点,通过敏感因子分析,优选叠前参数,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实际叠前反演技术。结合区块的开发历史,对油气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跟踪,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实时监控油气的产油气情况以及对下步勘探目标进行优选。该方法在利比亚LP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范兴斌康积伦张延玲王利余朝华张春蕾
关键词:礁体相变泊松比油气检测
台北凹陷葡北—葡萄沟地区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分析
2019年
从低幅度构造识别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主要成藏期七克台组古地貌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特征进行低幅度构造成藏模式分析。研究表明: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识别受其埋藏深度和上覆地层平均速度的控制和影响,埋藏较浅且平均速度较小是低幅度构造易于识别的重要特征;该区火焰山断裂和七克台组上部泥岩控制着低幅度构造的垂向运移,缓坡带断裂结合七克台上部的泥岩盖层控制着葡北地区低幅度构造侧向运移+垂向运移的成藏模式。
吴勇邱泽华陈旋康积伦周路周洁玲周亚东陆鹏
关键词: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低幅度构造正演模拟成藏分析
博格达山构造演化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博格达山的构造演化伴随着吐哈盆地成盆、充填的整个过程,盆内构造格局、储层展布、油气运移等与博格达山演化过程密不可分。通过研究台北凹陷西缘发现:燕山期—喜山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直接影响着侏罗系—第三系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而控制着生、储、盖等成藏要素;中晚燕山期及喜山期隆升形成的逆冲褶皱构造、区域断裂及不整合面控制着圈、运、保等成藏要素,进而控制着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整个过程。中晚燕山期—喜山期六排逆冲褶皱带南、北拓展及各褶皱带间叠合连片为研究区下步有利勘探方向。
肖冬生陈旋康积伦陈永慧刘文辉朱景芬魏成
关键词: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博格达山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原油差异及运聚模式新认识——以吉15井区为例
2024年
针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吉15井石炭系—二叠系多层段含油气、多套烃源岩及其油源关系仍有异议的关键问题,在各段原油与油砂物性特征、族组成特征、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基础上,主要依据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综合考虑原油碳同位素等,将石炭系—二叠系原油类型划分为A、B、C 3类,明确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来源,最终建立了石炭系—二叠系油气成藏模式。A型原油分布在二叠系梧桐沟组与芦草沟组上段,是源自芦草沟组咸水湖相烃源岩的低熟油,其中梧桐沟组属于古生新储,芦草沟组上段为自生自储;B型原油分布在芦草沟组下段与石炭系松喀尔苏组b段顶部,来自凹陷深部成熟度更高的松喀尔苏组b段烃源岩,并混有少量芦草沟组所生原油,具有侧向运移特征;C型原油分布于松喀尔苏组源岩内部的火山岩夹层,为低熟原油,属于近源自生自储。该认识肯定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有效性,为下步石炭系油气战略突破区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樊柯廷高岗李新宁张妍林潼张有锦杨玉忠康积伦张伟马强李杰
关键词:原油类型油源对比
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特征及成因--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对于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深层碎屑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盆地油气的规模勘探与开发。为了厘清该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深层碎屑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应用岩石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在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原生孔隙演化等的基础上,研究了下侏罗统深层高孔带发育特征,并探讨了高孔带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下侏罗统储层岩性主要为成分、结构成熟度中等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埋深与正常最大原生孔隙度呈现出较好的对数函数关系;②在下侏罗统储层整体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发育正常演化高孔隙度储层和次生高孔隙度储层两类有利储层,上述两类储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火焰山、葡北及鄯善弧形构造带;③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孔隙度介于10%~15%,渗透率介于1.0~10.0 mD,储层中原生孔隙含量占60.5%~90.0%,平均含量可达81.5%;④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在埋深4000~4300 m与4450~4550 m发育2个次生高孔带;⑤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高石英质碎屑含量、相对弱压实弱胶结的粗砂岩和砂砾岩为深层次生高孔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酸溶蚀增孔是深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的成因机制。结论认为,4000 m以深次生高孔隙度储层和正常演化高孔隙度储层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郝爱胜李剑李剑冉启贵国建英齐雪宁冉启贵张华黄蝶芳陈旋贾雪丽史艳军
关键词:早侏罗世吐哈盆地台北凹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