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兰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音乐
  • 4篇教学
  • 3篇乐教
  • 3篇高职
  • 3篇歌唱
  • 2篇音乐教学
  • 2篇音乐教育
  • 2篇院校
  • 2篇柳子戏
  • 2篇高职院校
  • 1篇演技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处理
  • 1篇艺术特征
  • 1篇音乐形态
  • 1篇渊源
  • 1篇实践技能教学
  • 1篇视唱
  • 1篇视唱练耳

机构

  • 10篇濮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张丽兰

传媒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北方音乐
  • 1篇音乐时空
  • 1篇内江科技
  • 1篇音乐大观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成才之路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歌唱的呼吸方法
2009年
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有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中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种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张丽兰
关键词:歌唱
河南省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2015年
河南省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活动经过数年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批中小学教师资源与专业的钢琴表演人才,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问题,高职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针对钢琴学习特点,编撰科学合理的教材,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拓展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其将来的学习与表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丽兰
关键词:钢琴教学
高职音乐教育中实践技能教学之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对学生就业以及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应构建一套适应高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高职音乐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张丽兰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教学
纳西族民间歌舞曲“窝热热”音乐形态及传承与保护被引量:1
2014年
"窝热热"是纳西族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古老的歌舞曲,也是存活的原始多声部民歌。文章通过对"窝热热"的含义、音乐形态、旋律歌词特点、代表作品及调式调性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反映纳西族古今音乐生活的形成和发展,向人们展示了纳西族的民俗民风,使人们对这种集中了宗教、艺术、娱乐、巫术、医学甚至科学为一体的音乐形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对"窝热热"的进一步传承与保护。
张丽兰
关键词:纳西族音乐形态传承保护
河南清丰柳子戏的表演及艺术特征探微被引量:1
2014年
清丰柳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几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既有清朝中叶的鼎盛,又有京都花部的发展,因为有党和政府密切关怀,柳子戏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辉煌。清丰柳子戏表演以及艺术特征为推动社会发展、为研究后代的中国戏曲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起到很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张丽兰
关键词:演技角色分工艺术特征
浅谈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音乐人,无论是学还是教,无论是声乐学习、表达,还是器乐练习、演奏,或是音乐交流、音乐创作,它都是一门必修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础,不可或缺,更不可偏废。
张丽兰
关键词:音乐教学视唱练耳
浅析高职院校中的音乐教育被引量:1
2009年
高职音乐教育是一种新兴的事业,高职音乐教育应如何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课题。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及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艺术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张丽兰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创作教学
谈歌唱的艺术表现
2009年
歌唱是一种艺术,在歌唱中艺术地处理和表现歌曲,要求歌唱者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文化修养,精确读谱的同时要注意演唱的整体布局。
张丽兰
关键词:歌唱艺术表现艺术处理音乐
中国青年歌手刘和刚的歌唱风格特点之探析
2014年
刘和刚是当今中国民族歌坛新秀之一,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他的演唱打破了自央视青歌赛开赛以来的最高记录,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青歌王子"的美誉,再加上他所演唱的歌曲大多数是以表达亲情为主题,所以刘和刚也被广大观众称为"亲情歌手"。他的演唱情感细腻、吐字清晰、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旋律优美,并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并融入了现代通俗、时尚的流行性因素。
张丽兰
河南清丰柳子戏形成的历史渊源
2014年
中国戏曲发展到如今,已有许多剧种流传了下来,柳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也曾盛极一时,当时流行于世的还有其他三个声腔--"南昆、北弋、西帮",被称为四大声腔。清丰柳子戏自元代开始形成,到明代剧种已有所发展,到了清代时期剧种已经走向成熟。曾在当时的发展形势中压倒昆曲,盛极一时。一直到后来四大徽班进京,开始退出京城,再后来历经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柳子戏也深受创伤,已经奄奄一息。
张丽兰
关键词:渊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