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上消化道
  • 3篇上消化道出血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慢性
  • 3篇内镜
  • 3篇化道
  • 2篇丹红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糖蛋白
  • 2篇幽门螺
  • 2篇源性
  • 2篇曲张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肺源性
  • 2篇CD61
  • 2篇CD62P表...
  • 2篇病因
  • 2篇病因分析

机构

  • 12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张丽娜
  • 5篇高鹏
  • 4篇温晓晔
  • 3篇项红梅
  • 2篇王丽珠
  • 1篇郭佳鹤
  • 1篇李立
  • 1篇李雪飞
  • 1篇兰烨
  • 1篇吴爱军
  • 1篇王兆华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变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硬变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情况。方法 对 390例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变患者常规进行胃镜检查 ,并对不同肝功能水平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90例肝硬变患者中 ,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330例 (84 .6 %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 4 9.2 % (192例 )。根据Child Pugh分级将肝功能分为A、B、C 3级 ,随肝功能级别增加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随之增加 ,随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 (P <0 .0 5 )。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随肝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 ,随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对肝硬变患者应常规胃镜检查。
温晓晔李雪飞张丽娜
关键词: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下两种类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研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治疗的要点和效果。方法 选择行消化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符合纳排标准后获取到460例,时间分布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230例参照组中,患者采用金属钛夹治疗;230例观察组中,患者采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治疗。采用统计学资料比较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率、再出血率、手术指标、血液指标和临床转归指标,相应资料来比较差异是否有意义。结果 观察组即时止血率、止血有效率更高,相较于参照组有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夹脱落时间和住院时间数值更低,相较于参照组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PLT、HGB数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数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迅速止血,提高临床止血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沈宝丽张丽娜项红梅温晓晔
关键词:金属钛夹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
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分析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4例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7例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7例为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小组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在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使用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6,P<0.05)。结论为PICC患者进行护理书小组工作模式管理可提升患者置管使用时间、降低护理风险。
张丽娜
关键词:护理小组安全管理
急性胰腺炎时LFA-1、ET、CRP变化及丹红注射液干预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胰腺炎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丹红注射液干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丹红治疗组,治疗对照组,制模后24h取大鼠血液标本及胰腺组织测相应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随着大鼠胰腺病损的加重,LFA-1、ET及CRP血中浓度逐渐升高;丹红治疗组胰腺病损较对照组为低,LFA-1、ET及CRP的血中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大鼠急性胰腺炎时,LFA-1、ET及CRP参与胰腺炎的发病过程,而丹红注射液可抑制其表达,减轻胰腺损伤。
张丽娜高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LFA-1ETCRP丹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2p表达与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高鹏李立张丽娜
关键词:CD62P表达CD61血小板糖蛋白心脏病患者肺源性血小板表面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被引量:4
2011年
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以来,经过大量研究证实,慢性胃炎、消化溃疡、胃癌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Hp在胃黏膜内长期定植,血清中可产生IgG和IgA为主的抗体,但抗体并无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相反可以造成胃黏膜损伤[1]。目前临床上诊断Hp感染,主要依靠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检查,二者均为阳性可作为Hp感染的"金标准"。
张丽娜高鹏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C尿素呼气试验胃黏膜损伤HP感染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2p表达及应用丹红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在使用丹红治疗前、后血小板CD61、CD62p表达水平变化,探讨丹红注射液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采静脉血,在流式细胞仪下,检测CD61、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CD61、CD62p表达和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结果肺心病患者治疗组治疗前CD61、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85.23±4.51)%,(46.73±6.68)%,丹红治疗7 d后,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79.65±6.74)%,(41.69±7.86)%,肺心病患者对照组治疗前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83.79±4.92)%,(48.25±4.84)%,对照组治疗7 d后,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82.93±5.02)%,(47.41±5.37)%,两组患者治疗前CD61、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丹红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肺心病患者外周血小板表面CD61、CD62p表达,血小板活性下降。
高鹏张丽娜吴爱军
关键词:CD61CD62P
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高鹏张丽娜兰烨
关键词: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分泌物常见症状
血清学检测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行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对Hp阳性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抗Hp-IgG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本组资料Hp根除率为85.9%,根除治疗成功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抗Hp-IgG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动态观察血清抗Hp-IgG抗体水平可作为一种评估根除治疗疗效指标。
郭佳鹤王丽珠张丽娜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慢性胃炎
不同抗栓药物并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2024年
分析不同抗栓药物并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 本研究对46例抗栓药物并发NVUGIB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病例收集时间2023年1月~12月期间,病例来源自吉林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按不同抗栓药物种类分为抗血小板组(26例)和抗凝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病因分布情况。结果 抗血小板组患者慢性疾病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抗凝组患者合并症以房颤、深静脉血栓为主,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口服药物1个月内,抗血小板组的NVUGIB发生率较抗凝组更高(P<0.05);临床特征方面,抗血小板组、抗凝组差异明显,前者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占比57.69%;后者多表现为腹痛,占比4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抗血小板组中抑酸治疗率46.15%及Hp感染率61.54%均高于抗凝组10.00%、25.00%(P<0.05)。抗血小板组胃溃疡病因患者较抗凝组更高(P<0.05)。结论 口服抗血小板与抗凝等不同抗栓药物治疗往往会因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而并发NVUGIB。临床可根据NVUGI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快速判断疾病类型并行对症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金秀丽张丽娜项红梅温晓晔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