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混合乌司他丁的低温含氧血和间断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持续肺动脉灌注4℃低温含氧血混和乌司他丁以及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心脏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组25例,对照组25例。CPB期间肺保护组经主肺动脉持续灌注4℃混和乌司他丁的低温含氧血及给予间断肺通气;对照组常规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分别在麻醉诱导期、转流结束即刻、转流结束后6、12、24小时取桡动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记录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结果:术后肺保护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后TNF-α、IL-6和IL-8水平开始升高,24小时仍高于术前(P<0.01),但肺保护组TNF-α、IL-6、IL-8水平上升幅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肺动脉持续灌注混和乌司他丁的低温含氧血及间断肺通气对CPB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张义栋张秀颖杨睿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保护乌司他丁
- 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按采取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传统组,管状胃组:31例,传统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肺并发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成形术能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 杨睿张义栋姜睿郝鸿泽姜文波
- 关键词:管状胃食管癌食管切除术
-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作者报告12例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术后治疗。通过在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改善呼吸道护理及胸腔负压调节管的护理、防治呼吸功能不全、控制输液及预防肺水肿、采取合理体位及适当活动与锻炼,除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跳骤停死亡外,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 杨睿冀成山张义栋刘大勇
- 关键词:心包内全肺切除术肺癌治疗
- 11例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总结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11例,其中保守治疗7例,有6例得到治愈,另外1例转胸腔镜手术治疗;有4例因引流液多,直接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胸水引流量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进行确诊,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引流液量大者,果断实施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 张义栋李永刚冀成山
-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胸腔镜手术
- 应用改良“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2月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同时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锁骨下顺行灌注保护脑组织,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9例。结果9例患者均在术后13d康复出院。术后彩超示心功能良好,人造血管通畅,2例术后有短暂的神经精神症状。5例出院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CT示支架远端真腔扩张良好,假腔内血栓充填,未见活动性血流,假腔较前期明显缩小,各瓣膜功能正常。结论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可以达到支架"象鼻"手术的同样效果,远期降主动脉假腔封闭率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 张义栋张秀颖冀成山郑善国杨睿
-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
- 食管癌的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食管癌行胸腔镜食管切除加胸部淋巴结清扫。结果20例顺利行胸腔镜食管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同时行胸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切除、胸部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近期结果与开胸术相当。
- 张义栋张秀颖冀成山郑善国杨睿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治疗
- 乌司他丁联合单肺通气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家兔肺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单肺通气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家兔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Control组)、单肺通气组(O组)、单肺通气预处理组(Y组)和乌司他丁联合单肺通气预处理组(Y+U组)。每组通过相应处理后,取左肺下叶肺组织,用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检测氧化应激损伤的程度及干预效果。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TUNEL)行特殊染色,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的X的蛋白质(Bax)的表达,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及干预效果。结果 SOD活性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组SOD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组SOD活性较高,Y+U组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组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组和Y+U组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组GSH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组GSH含量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U组GSH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组GSH-PX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组与Y+U组GSH-PX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O组凋亡明显;与O组相比,Y组和Y+U组凋亡情况有改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组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组Bax和Caspase-3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的表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Y+U组Bax和Caspase-3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差异�
- 张宜领张义栋曹永刚邹志田李永刚
- 关键词:单肺通气乌司他丁氧化应激损伤
- 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钉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钉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就诊的6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组38例,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肋骨断段。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组患者30例,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肋骨断段。术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胸壁畸形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以后,于2周、3个月复查胸部正侧位片,固定疗效均满意,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胸壁畸形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钉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张义栋杨睿姜睿
- 关键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可吸收肋骨钉多发肋骨骨折
- 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12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原发性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病人,在局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在CT下定位,2例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消融温度56~90°,治疗时间为30~120分钟。结果:12例病人共进行14次射频消融,其中2例进行2次。术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治疗后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发生气胸2例,血胸1例,住院治疗期间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有效,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杨睿张义栋刘大勇
- 关键词:射频消融晚期肺癌临床疗效
- 261例高龄OPCAB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2008年9月对261例年龄70~83岁的患者行OPCAB术,记录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14.68±9.21小时,监护室停留时间平均1.64±1.48天。共发生各类并发症33例,并发症发生率12.64%;死亡率2.68%。结论:认真做好围术期处理,高龄≥70岁患者行OPCAB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 冀成山张义栋杨睿郝鸿泽刘大勇
- 关键词:高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