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彬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信仰
  • 3篇圆仁
  • 3篇菩萨
  • 2篇地藏
  • 2篇地藏信仰
  • 2篇仪轨
  • 2篇中古
  • 2篇圣地
  • 2篇图像
  • 2篇不空
  • 1篇大自在天
  • 1篇代宗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成就
  • 1篇营建
  • 1篇造像
  • 1篇正法
  • 1篇中古时期
  • 1篇三藏
  • 1篇神圣

机构

  • 8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8篇张书彬

传媒

  • 2篇美术学报
  • 1篇荣宝斋
  • 1篇美术研究
  • 1篇新美术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法与正统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与信仰空间重现,是佛教美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视觉命题,对于研究东亚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放在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跨语境、跨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唐宋时期,随着天竺、西域、日本...
张书彬
关键词:文殊菩萨圆仁五台山图
文本、图像与仪轨——唐宋之间敦煌地藏信仰的图像研究
地藏菩萨造像的出现及样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藏信仰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比起地藏经典更能具体而历史性的有所体现。本文试图以文献学和图像学的方法为基础,通过解读敦煌写卷S.3092《道明还魂记》及实地考察,结合考证与阐释,...
张书彬
关键词:唐宋时期
侧闻江夏生 气酣扫毫素——吴伟的生平交游及艺术成就被引量:1
2010年
明弘治、正德年间掀起文学复古运动的“前七子”代表人物何景明在作《吴伟江山图歌》时大发感慨:“吴伟老死不可见,人间画史空嗟羡……
张书彬
关键词:艺术成就生平交游生气文学复古运动前七子
“素画文殊六字菩萨一铺九身”考 兼论不空与长安大兴善寺文殊阁的营建
2023年
一不空三藏与大兴善寺文殊阁的营造唐大历十二年(777)十月八日,长安大兴善寺文殊阁全部建造完成,僧人惠胜奏称“大兴善寺文殊镇国阁中。奉敕素画文殊六字菩萨一铺九身。阁内外壁上画文殊大会圣族善(菩)萨一百四身”~1,完成乃师不空三藏~2遗愿。大兴善寺文殊镇国阁又名“文殊阁”,位于寺内翻经院中(图1),为大历七年(772)不空奏闻朝廷后奉敕建造的,唐代宗自任阁主,由皇室直接赞助,被赋以“镇国”之意。大兴善寺当时在“为国开灌顶道场”,是不空一脉传法度人的根本道场,~3也是长安城中最重要的佛寺之一,代表了当时唐代佛寺建筑的最高规格,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
张书彬
关键词:不空三藏菩萨
神圣空间的建构与复制——以中古时期“文殊-五台山”信仰在东亚的传播为中心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等地信众的巡礼和官方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完成信仰空间的复制。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复制对于研究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方志、僧传、行记、灵验故事、敦煌遗书等相关史料的梳理,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一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也试图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模式。
张书彬
关键词:文殊信仰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中古敦煌地藏信仰传播形态之文本、图像与仪轨
2014年
中古时期敦煌地藏信仰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伴随着经典及疑伪经、灵验故事的传播而不断变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文本、图像与仪轨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本文通过敦煌遗书及相关佛教经典的解读,试图从敦煌遗书记载之地藏信仰仪轨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出发,通过对如地藏忏法、地藏菩萨十斋日和七七斋等仪轨的重构分析,重新认识图像和文本在仪轨运行过程中的特殊含义与关联性,以期了解三者在特定空间内的组合配置关系、宗教内在意涵和功能,进而再现中古敦煌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的地藏信仰世界。
张书彬
关键词:地藏信仰文本图像仪轨
土石营造与圣地建构--比叡山文殊楼建筑样式及供奉文殊七尊像考
2020年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返回日本后,在皇室支持下弘传佛法,并通过对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设计完成五台圣地在日本的异地建构。而此神圣空间的建构模式影响至今,促进了日本佛教本土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延历寺文殊楼经多次烧毁重建,无法知晓原貌。笔者考证发现,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和唐代佛教建筑(特别是长安大兴善寺文殊阁)之间有诸般关联。本文致力于探讨圆仁对文殊楼建筑样式的最初规划,楼内供奉的文殊及眷属七尊像的尊格样式,并着力解决圆仁通过何种方式确立文殊楼建筑的神圣性,进而揭示此神圣空间的建构模式对日本佛教发展的特殊影响。
张书彬
关键词:圆仁不空
“往谒天祠”的佛传视觉叙事探微——以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佛传浮雕嵌板为中心
2023年
参照目前已知的佛传故事及视觉谱系,“往谒天祠”主题流传并不广泛,尚未得到应有关注。本文以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3世纪浮雕嵌板为中心,研究其表现的“往谒天祠”主题,揭示其宗教政治意图,概貌该题材在长时段、跨区域传播中被借鉴的基本情况,管窥佛传视觉叙事在传播中被刻意塑造、择选和本土化的进程。
张书彬
关键词:婆罗门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