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仲子

作品数:37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骨折
  • 17篇内固定
  • 11篇桥接
  • 9篇疗效
  • 8篇股骨
  • 7篇关节
  • 6篇肱骨
  • 6篇疗效分析
  • 6篇钢板
  • 5篇关节置换
  • 4篇髓内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胫骨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骨盆
  • 3篇旋入式自锁髓...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机构

  • 17篇昆明医科大学
  • 6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大理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双版纳州人...
  • 1篇云南省急救中...
  • 1篇云南省安宁市...
  • 1篇保山市人民医...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张仲子
  • 25篇熊鹰
  • 22篇赵烽
  • 18篇任云峰
  • 11篇张武
  • 10篇柳百炼
  • 8篇贾福
  • 7篇吴中雄
  • 5篇李军民
  • 5篇李群辉
  • 3篇李群辉
  • 2篇宣靖
  • 2篇杨宏锟
  • 2篇普淇
  • 2篇陆继鹏
  • 2篇王大兴
  • 2篇张武
  • 1篇金艳
  • 1篇吴云县
  • 1篇邓虹

传媒

  • 5篇吉林医学
  • 5篇云南医药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治疗肱骨骨折
2011年
目的根据肱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改进原有的肱骨逆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逆行旋入钉),探讨改进型逆行旋入钉对肱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146例肱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分别采用原型及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治疗。原型组:男40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岁;骨折类型为横形41例,斜形18例,螺旋形8例,粉碎形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2个月,中位时间11 d。手术以闭合方式固定27例,切开复位固定46例。改进型组:男39例,女34例;平均年龄40岁;骨折类型为横形43例,斜形16例,螺旋形10例,粉碎形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3个月,中位时间13 d。手术以闭合方式固定31例,切开复位固定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术后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进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型组术中出现3例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改进型组无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等并发症。两组共116例获12个月以上随访,每组58例。骨折愈合时间:改进型组新鲜骨折(15±3)周,陈旧骨折和骨不连(30±12)周;原型组新鲜骨折(16±4)周,陈旧骨折(35±14)周;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肢功能评价:原型组Neer肩关节评分优65例、良8例,Aitken和Rora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1例、良12例,两种评分优良率均为100%;改进型组Neer肩关节评分优67例、良6例,Aitken和Rora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3例、良10例,两种评分优良率均为100%。结论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内固定器。
王大兴熊鹰邓虹柳百炼李群辉张仲子贾福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临床疗效
胸腰椎骨折伤椎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0年8月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7例,术后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度。定期随访,了解神经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术前本组后凸Cobb角3°~40°(22.5°±3.6°),术后-3°~-5°(-3.1°±0.4°);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正常的50.0%~78.7%(55.2%±10.7%),术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0.5%~100%(95.3%±5.0%);术后半年49例神经功能B~D患者中,46例有1~2级的恢复,3例无恢复,术后1年以上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结论]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李军民张仲子查天文任云峰贾福吴中雄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
改进型肱骨逆行旋入钉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评估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骨科设计的肱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多方面均优于现有国内外设计的带锁髓内钉,但顺行旋入式髓内钉与传统带锁髓内钉普遍存在肩袖损伤和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而逆行旋入式髓内钉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目的:根据初期设计的逆行旋入钉存在的问题,结合肱骨解剖特点和临床实践,进行改进与完善工作,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原逆行旋入钉髓内固定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利于进一步临床应用与推广。方法:根据肱骨的解剖学特点,利用肱骨尸体标本进行相关生物力学测试。并应用改良后的逆行旋入钉治疗73例肱骨骨折患者,观察旋入钉与原型钉在抗轴向压缩、抗拉伸、抗扭转、抗弯曲方面的不同之处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和纳入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改进后旋入钉在抗轴向压缩、抗拉伸、抗扭转、抗弯曲4个方面均优于原型钉,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随访3~48个月,均愈合良好,置入后无感染、金属断裂、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提示,改进型逆行旋入钉生物力学测试更合理,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熊鹰王大兴柳百炼李群辉贾福张仲子
关键词:生物力学肱骨
桥接系统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短期研究
2021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最常用的是锁定接骨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套新型内固定器械,其用于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间并不长。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微创髓内固定与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采用桥接系统和锁定接骨板治疗的8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17~69岁,平均(42.6±10.7)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成两组:桥接组45例,接骨板组38例。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结果:桥接组手术时间(55.5±12.5)min,低于接骨板组(61.5±12.9)min;术中出血量(32.3±11.9)ml,低于接骨板组(63.7±13.3)ml;切口长度(6.9±0.9)cm,低于接骨板组(9.6±1.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肩关节Constant评分(92.5±2.8)与接骨板组(91.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感染、骨折延时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发生率比较,桥接组2.2%(1例)低于接骨板组7.9%(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髓内固定与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切口更小,操作更简便,且降低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一种新选择。
吴桐任云峰耿承奎张英杰张仲子肖甲宇熊鹰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微创髓内固定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估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8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8岁。按Neer分类法,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3例。结果: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随访期间,无螺钉脱出、折断、内固定失效发生,无一例出现肩峰撞击、畸形愈合及肱骨头缺血坏死。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例,良14例,可7例,优良率为85.4%。结论:针对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能获得良好复位,且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武张仲子赵烽熊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手术治疗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8月~2007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胫骨粉碎性骨折。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损伤小,内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普淇李群辉熊鹰张仲子
关键词:胫骨粉碎性骨折有限切开内固定锁定钢板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
目的:评估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寰枢椎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采用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7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对进针点、进针方向、螺钉长度进行评估。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熊鹰柳百炼李群辉张仲子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脊柱外科
文献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加长柄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5 d下地负重行走,院内死亡1例,其余39例患者于1~4周出院,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及多系统疾病,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早期下地负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高龄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任云峰张仲子柳百炼赵烽熊鹰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转子间骨折骨质疏松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UKA,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疼痛情况,对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平均失血量(100.5±21.3) m L;平均手术时间(62.4±18.3) min,随访期间无深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假体松动、聚乙烯衬垫脱位等并发症出现。膝关节疼痛VAS评分,ROM、OKS评分、K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ford 3期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严格适应证的选择,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UKA手术成功的关键。
张仲子赵烽张武任云峰熊鹰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科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共29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功能情况。结果:本组29例患者,手术时间70~180 min,出血量200~1200 ml。随访4~13个月,所有患者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按Matta标准,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均为优。肢体功能评估依据Majeed评分标准,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骨盆骨折具有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早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远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张仲子熊鹰赵烽张武任云峰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