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顺
- 作品数:52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为2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12例,开腹手术15例,观察比较两组间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开腹组[(6.1±0.8)cm VS(19.5±2.9)cm,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9.8±2.1)d VS(12.9±2.8)d,P<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为[(252.1±61.3)min VS(179.3±31.7)min,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
- 卢海明张其顺刘雷蒋水明卢思聪
- 关键词: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肝胆管结石
- 胆肠吻合、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胆肠吻合、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E)治疗慢性胰腺炎胰头肿大合并胆总管狭窄(梗阻)的疗效。方法 131例患者,其中行胆肠吻合的DPPHE术21例(A组),未行胆肠吻合的DPPHE术51例(B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9例(C组),观察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时疼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最多,手术时间最长(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3组再手术、死亡、胰瘘、胆瘘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胆管梗阻比例高于其他两组,C组新增糖尿病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胆肠吻合DPPHE治疗慢性胰腺炎胰头肿大合并胆总管狭窄(梗阻)效果好,可减少胆道梗阻的发生。
- 卢思聪卢海明张其顺龚加明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在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单纯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的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相关指标,肝癌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前及术后早期2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逐渐升高,3年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升至(10.5±1.9),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以及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2、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血清HBV DNA以及HbeAg转阴,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可以作为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
- 卢海明蒋水明张其顺
- 关键词:拉米夫定胸腺肽肝癌乙型肝炎
- 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行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合并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8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增强或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Ⅰ型2例,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采用胰尾切除+脾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Ⅲ型5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并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8例均成功手术,1例术后并发胰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例血糖恢复正常。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常合并胰腺炎、糖尿病甚至胰腺癌,后果严重,依胰管结石部位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极为重要。
- 刘雷安孟增卢海明张其顺
- 关键词:胰管结石手术治疗
- 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对照组25例采取局部肝段或肝叶切除。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及残石率、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程度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胆漏及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未合并肝脏病理性改变的肝胆管结石,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符合胆道生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蒋汉城蒋水明安孟增张其顺
- 关键词:胆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
- 严重肝外伤25例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985年1月~2004年11月手术治疗的97例严重肝外伤,术后再出血25例的2次手术所见及保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AAST对肝脏损伤的分级,Ⅲ级外伤12例,Ⅳ级外伤8例,Ⅴ级外伤5例,第1次术后累计出血量800~2700mL,平均1500mL。2次手术止血19例,死亡5例;保守治疗6例,死亡2例(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复合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各3例,严重感染致ARDS1例)。结论严重肝外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不当。
- 谭友春龚加明张其顺范平陈延林
- 关键词:严重肝外伤术后再出血
- 肝巨大血管瘤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巨大血管瘤手术指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手术切除的28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全组肿瘤直径5~24cm,平均12cm,其中邻近第二肝门5例,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者7例,均采用肝血管瘤剥离术联合术中应用微波刀切除肿瘤.结果28例中12例出血量在400ml以下,未输血,5例出血量600~800ml,1例出血量为8000 ml.全组安全切除,均痊愈.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对于直径小于8 cm的肝血管瘤,可定期观察,但位于第二肝门的肝血管瘤,均应早期切除,肿瘤大于8 cm或合并有临床症状者,应手术切除.采用血管瘤剥离术联合术中应用微波刀切除肿瘤,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 刘雷张其顺龚家明宁海波涂朝勇陈义发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指征微波刀
- 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的临床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该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该院为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肝癌、血管瘤患者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66.63±21.65)min,术中出血(307.504±90.20)mL,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8.754±1.83)d,无残石。发生胸腔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
- 卢海明张其顺刘雷蒋水明卢思聪
- 关键词: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微创
- 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对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胰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结果。结果本组17例中胰头部胰管结石13例,胰体尾部胰管结石4例,合并胆石症6例,其中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Panington法);4例行胰管胃吻合术(Warren法);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Beger法);3例行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Duval法);1例行胰尾、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17例临床治愈,其中上腹部顽固性疼痛完全缓解15例,血糖控制2例,胰漏2例,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胰腺癌。结论针对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不同状况采取的手术方式应高度个体化,有主胰管扩张者采取引流术,无胰管扩张及局部胰腺病变者采取胰腺部分切除联合内引流术,同时注意尽量保存胰腺组织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刘雷张其顺卢海明李祺熠涂朝勇陈义发
- 关键词:胰腺炎结石外科手术
-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防治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 张其顺黄世锋刘雷王炜卢海明陈德伦蒋水明徐君毅谢德智宋学民李向红蒋汉城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所属于普通外科和肿瘤学领域。简要背景: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