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坤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总黄酮
  • 6篇苷元
  • 6篇黄酮
  • 5篇山核桃
  • 5篇核桃
  • 2篇毒性
  • 2篇毒性研究
  • 2篇乙醇水溶液
  • 2篇蒸馏
  • 2篇水溶液
  • 2篇球松素
  • 2篇急性毒性
  • 2篇急性毒性研究
  • 2篇减压蒸馏
  • 2篇干粉
  • 1篇豆蔻
  • 1篇多成分分析
  • 1篇学成
  • 1篇养蛇
  • 1篇药食

机构

  • 1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张坤
  • 11篇蒋福升
  • 11篇丁志山
  • 8篇沈勇
  • 6篇徐敏
  • 5篇刘楠楠
  • 4篇金波
  • 4篇陈金印
  • 3篇范永升
  • 2篇陈铌铍
  • 2篇徐敏
  • 2篇高承贤
  • 2篇杨汝春
  • 2篇田莎莎
  • 2篇丁滨
  • 1篇徐正虹
  • 1篇俞婷婷
  • 1篇刘翔宇
  • 1篇陈建真
  • 1篇史珍珍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蛇志
  • 1篇中草药

年份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山核桃叶中总黄酮苷元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山核桃叶中总黄酮苷元的提取方法,山核桃叶干粉用体积浓度50~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得总黄酮苷元提取液;将聚酰胺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聚酰胺加入总黄酮苷元提取液中,加水后减压蒸馏,得到浓缩后的...
丁志山蒋福升张坤丁滨金波高承贤
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及其主要单体成分球松素查尔酮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测定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TFA)及其主要单体成分——球松素查尔酮(PSC)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法分离、富集山核桃叶中的总黄酮苷元及单体化合物球松素查尔酮;测定总黄酮苷元中总酚含量,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实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抗脂质过氧化(LPO)实验、抗蛋白氧化羰基(PCO)生成实验,对TFA和PSC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富集的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中总酚含量用没食子酸当量(GAE)表示为(283.75±10.82)mg·g-1;TFA和PSC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05±1.74),(11.66±0.61)mg·L-1,抑制脂质过氧化的IC50分别为(74.62±5.39),(24.38±1.24)mg·L-1,抑制蛋白过氧化的IC50分别为(174.29±11.26),(86.74±7.89)mg·L-1;TFA和PSC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除了对铁离子还原力外,其他各项指标化合物PSC均显著强于TFA。结论:山核桃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苷元,其富集的总黄酮苷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已知成分大于50%,而球松素查尔酮是其主要药效物质,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徐敏沈勇张坤刘楠楠蒋福升丁志山
关键词:山核桃总酚
改良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衍生物mPEG_(5000)-PLGA纳米粒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对改良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衍生物Cur(OA)2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1actide-co- glycolide-co-poly-(ethylene-glycol),mPEG5000-PLGA]纳米粒[Cur(OA)2-NPs]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Cur(OA)2-NPs加以表征。方法 以包封率、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优化制备工艺。以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Cur(OA)2-NPs的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 优化的制备方案:药物Cur(OA)2与载体mPEG5000-PLGA的用量(质量)比为1∶4,有机相与水相溶剂体积比为1∶2;搅拌速率为1 200 r/min,泊洛沙姆188(F68)的用量为0.3%。所得Cur(OA)2-NPs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86.23 nm(粒径范围80~100 nm),Zeta电位为?23.8 mV。结论 改良溶剂挥发法适于载姜黄素衍生物的mPEG5000-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刘楠楠蒋福升俞婷婷沈勇张坤徐敏刘翔宇杨汝春丁志山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正交设计
一种山核桃叶中总黄酮苷元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山核桃叶中总黄酮苷元的提取方法,山核桃叶干粉用体积浓度50~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得总黄酮苷元提取液;将聚酰胺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聚酰胺加入总黄酮苷元提取液中,加水后减压蒸馏,得到浓缩后的...
丁志山蒋福升张坤丁滨金波高承贤
文献传递
集约化分层笼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约化分层笼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笼架,所述笼架内固设有多块分层隔板,上下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多个笼子,所述隔板底部设有多个抽屉滑轨,所述笼子上端通过所述抽屉滑轨与所述笼架相结合且所述笼子可沿所述抽屉滑轨滑...
范永升丁志山蒋福升陈金印沈勇张坤徐敏陈铌铍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核桃叶中5个黄酮苷元含量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核桃叶中汉黄芩素、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戴安Ultimate 3000系统,使用戴安Acclaim 120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乙酸水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器为戴安Ultimate 3000 DAD,以对应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汉黄芩素272nm、白杨素262 nm、小豆蔻明342 nm、球松素查尔酮342 nm、松属素284 nm)为检测波长,同时对山核桃叶中5个黄酮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汉黄芩素、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浓度分别在1.27~25.3、2.56~51.2、1.29~25.6、5.01~100.2和5.06~101.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83%、99.27%、101.1%、98.70%和99.54%;测得山核桃叶中上述的5个化合物平均含量(n=3)分别为0.0183%、0.1142%、0.0618%、0.7934%和0.3368%。结论:本法同时测定山核桃叶中汉黄芩素、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5个黄酮苷元,为评价和监控山核桃叶质量及其深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沈勇刘楠楠徐敏张坤蒋福升陈建真田莎莎丁志山
关键词:汉黄芩素白杨素小豆蔻明药食两用植物
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制备、成分分析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采用传统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结合传统聚酰胺富集黄酮化合物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优化出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最佳制备工艺,然后应用柱色谱技术及波谱技术手段对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部位的化学组分进行研究,最后运用...
张坤
关键词:化学成分急性毒性
文献传递
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优选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山核桃树皮,经聚酰胺吸附去杂、多次析晶得槲皮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确证其结构,HPLC测定其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槲皮苷得率的影响。结果:经NMR确证产物为槲皮苷,HPLC表明其在4.8~91.2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含量高达8.37%。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提取率>90%。结论:建立的山核桃中槲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精确,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陈金印张坤徐敏沈勇刘楠楠蒋福升丁志山
关键词:山核桃槲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对照组,阴性组,山核桃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胀实验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抗炎作用。[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对福尔马林引起的小鼠疼痛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张坤沈勇徐敏刘楠楠田莎莎金波蒋福升杨汝春丁志山
关键词:山核桃抗炎镇痛
食物种类对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投喂不同食物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的开口率,研究尖吻蝮幼蛇对食物的选择性,寻找最适宜的尖吻蝮幼蛇开口饵料;研究气味对尖吻蝮进食行为的影响,为人工配合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尖吻蝮幼蛇随机分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幼蛇进行饲养,分别使用泽蛙、幼体蟾蜍、SD大鼠的乳鼠、昆明种小鼠幼鼠、大麦虫、蚯蚓、中华蟋蟀、蟑螂对尖吻蝮幼蛇进行投喂,并统计开口率;在黑暗条件下投喂新鲜的死泽蛙和小鼠肉块,减少振感和食物与环境间温差对尖吻蝮的刺激,观察记录尖吻蝮的进食行为。结果尖吻蝮幼体开口率与食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对蛙类和鼠类的开口率较高,而对昆虫类几乎无捕食。同时存在多种食物时尖吻蝮对食物有一定选择性,对运动较活跃和体温较高的食物选择性高。尖吻蝮可凭借气味寻找到食物并完成进食,对死食的进食率较活食低。结论 (1)泽蛙和幼鼠是尖吻蝮幼蛇的理想开口饵料;(2)尖吻蝮捕食过程中,除依赖视觉、震感、颊窝红外热感等感知食物外,还可通过气味来识别食物。
陈金印张坤沈勇徐敏蒋福升丁志山范永升
关键词:尖吻蝮开口率食物气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