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士宏

作品数:681 被引量:2,40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7篇期刊文章
  • 214篇专利
  • 6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机械工程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1篇理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38篇合金
  • 86篇液压
  • 83篇镁合金
  • 82篇有限元
  • 68篇板材
  • 61篇塑性
  • 60篇管材
  • 56篇液压成形
  • 52篇有限元模拟
  • 50篇数值模拟
  • 50篇值模拟
  • 36篇拉深
  • 30篇AZ31镁合...
  • 29篇铜管
  • 29篇力学性能
  • 29篇力学性
  • 28篇胀形
  • 27篇合金板
  • 21篇织构
  • 19篇拼焊

机构

  • 625篇中国科学院金...
  • 128篇沈阳理工大学
  • 51篇哈尔滨工业大...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6篇沈阳航空航天...
  • 24篇大连理工大学
  • 21篇沈阳工业学院
  • 16篇华北理工大学
  • 15篇东北大学
  • 15篇沈阳大学
  • 13篇中航工业北京...
  • 9篇昆明理工大学
  • 7篇内蒙古工业大...
  • 7篇成都飞机工业...
  • 6篇宁波工程学院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6篇江西铜业技术...
  • 5篇吉林大学
  • 5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681篇张士宏
  • 176篇程明
  • 163篇王忠堂
  • 154篇宋鸿武
  • 109篇徐勇
  • 90篇刘劲松
  • 64篇许沂
  • 30篇陈岩
  • 30篇陈大勇
  • 27篇张海渠
  • 27篇王瑞雪
  • 26篇王仲仁
  • 25篇肖寒
  • 24篇徐永超
  • 23篇张金利
  • 22篇周文龙
  • 21篇王本贤
  • 21篇宋广胜
  • 20篇李冰
  • 19篇李章刚

传媒

  • 51篇锻压技术
  • 44篇塑性工程学报
  • 19篇沈阳理工大学...
  • 16篇稀有金属材料...
  • 14篇锻造与冲压
  • 13篇材料科学与工...
  • 13篇特种铸造及有...
  • 13篇热加工工艺
  • 13篇稀有金属
  • 1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1篇金属学报
  • 11篇金属成形工艺
  • 11篇精密成形工程
  • 8篇航空制造技术
  • 7篇沈阳工业学院...
  • 7篇材料工程
  • 7篇铜业工程
  • 6篇轻合金加工技...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0篇2023
  • 44篇2022
  • 19篇2021
  • 22篇2020
  • 13篇2019
  • 19篇2018
  • 34篇2017
  • 34篇2016
  • 29篇2015
  • 21篇2014
  • 23篇2013
  • 26篇2012
  • 31篇2011
  • 15篇2010
  • 36篇2009
  • 35篇2008
  • 42篇2007
  • 40篇2006
  • 35篇2005
6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应变速率下DP980双相钢微观组织特征及变形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DP980双相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变形机制。通过室温准静态拉伸(0.001、0.01和0.1 s^(-1))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高应变速率拉伸实验(1156、2861和3721 s^(-1))进行了力学性能评测。借助OM和SEM对变形断口附近的材料的显微组织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DP980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而不断提升,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和强度的双增现象。不同应变速率下DP980双相钢的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但在高应变速率下韧窝分布更为均匀,且大尺寸韧窝数量以及韧窝深度均大幅增加。在高应变速率下除了在铁素体和马氏体相界面发生脱粘现象外,马氏体基体内部出现了开裂现象,表明马氏体也参与了较大程度的变形。
徐勇徐勇曾祥成陈帅峰张士宏张士宏
关键词:应变速率力学性能
滚珠旋压工艺中成形区接触压力的分析计算被引量:16
2004年
针对滚珠旋压过程中成形区滚珠与管件接触压力的确定问题,提出利用平面应变状态下圆弧形冲头压入半无限体时平均接触压力来间接推出加工过程中成形区平均接触压力的方法,讨论了钢球压入半无限体时的平均接触压力与滚珠旋压时接触压力以及平面应变状态下圆弧形冲头压入半无限体时的平均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平面应变状态下圆弧形冲头压入半无限体时的平均接触压力推导出的滚珠旋压时滚珠与所成形管料的平均接触压力值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李茂盛康达昌张士宏颜永年
关键词:接触压力滚珠旋压筒形件旋压强力旋压旋压
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的模锻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09年
TC11钛合金是生产发动机叶片和压气机盘的重要材料,随着对发动机安全可靠性能要求的提高,得到变形均匀的压气机盘锻件十分重要。根据制定的TC11钛合金热加工图,确定该合金压气机盘的基本锻造工艺。结合热力耦合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坯料尺寸、模具温度和变形速度对压气机盘成形工艺的影响,提出以变形均匀性函数为目标函数优化压气机盘的成形工艺,最终优化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的锻造工艺。
张海燕张士宏李臻熙程明王忠堂
关键词: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热加工图
棱台组合壳体整体胀形球形容器的实验研究
1993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板焊接多面壳体(即棱台组合体)的整体胀形造球工艺技术,并通过实验获得成功。
张士宏王仲仁袁树新
关键词:球形容器液压胀形
拼焊板方盒件拉延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对相同材料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相同厚度、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拼焊板方盒件进行了拉深实验研究 ,得到了盒底部焊缝向厚板侧移动、侧壁处焊缝向薄板侧移动的焊缝移动规律 ,分析了压边力、材料强度对焊缝移动距离的影响 .
王炳德王忠堂郑杰张士宏
关键词:拼焊板深拉延方盒件
椭球壳体无模液压成形实验探索
2000年
对椭球壳体的整体无模胀形成形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壳体采用单曲率椭球内接多面壳体。对实验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形过程中的表面应变分布、变形前后的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壳体的趋球变形过程,壳体的长短轴变化趋势及塑性变形规律。实验证明,在封闭椭球壳体内塑性趋球规律仍然起作用,椭球无模液压整体成形工艺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尚彦凌王仲仁张士宏曾元松
关键词:液压胀形无模成形
一种金属板材成形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板材成形技术领域。首先把成形板材两面分别帖上一层辅助成形板材,三层板材叠放在凹模表面上,压边圈将三层板材四周压住;凹模中有液室,用液压泵向其中充液体以增压,凸模穿过压边圈中间的...
袁安营张士宏任丽梅王忠堂郑文涛张海渠
文献传递
一种先进的质量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06年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否取决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而国际竞争的焦点已经由数量价格转到质量,要想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并取得领先地位,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世界级的先进水平。当今,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领导下的联接顾客满意、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和不断改进管理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纽带。
刘劲松姜年祥邓子玉张士宏张海渠张金利孙连海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服务质量顾客满意
高能率脉动冲击液压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率脉动冲击液压成形方法,属于材料高速成形领域。该方法结合了高速冲击成形和脉动液压成形二者优势,通过高速运动的冲击体多次冲击液体介质完成零件的渐进成形,单次冲击过程为:冲击动力源驱动冲击体高速运动,高速...
徐勇马彦张士宏宋鸿武
文献传递
镁合金棒材扭转变形的孪晶机制被引量:13
2020年
室温下对镁合金挤压棒材进行了最大扭转角分别为90°、180°和320°的扭转变形,依据扭转变形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基于切应力作用下的等效施密特因子计算模型,结合扭转变形后晶粒取向的EBSD测试结果,对扭转过程中的拉伸孪晶启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扭转角条件下,多数拉伸孪晶的启动遵循Schmid定律,一些Schmid因子值低的拉伸孪晶也启动。原始棒材中的晶粒c轴垂直于棒材轴向,而拉伸孪晶的启动使多数晶粒的c轴向转向平行于棒材轴向。晶粒中虽然启动较多孪晶带,但孪晶启动并没有改变扭转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特征,扭转变形后棒材中仍保持为晶粒的基面平行于棒材轴向的织构特征。
宋广胜牛嘉维张士宏张健强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