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平
- 作品数:38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深部病原真菌菌种4453株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深部病原真菌菌种分布。 方法 收集 1991 2 0 0 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6 5 33例 ,对其标本按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鉴定。 结果 分离出白念珠菌 35 5 5株 (85 4 4 % ) ,克柔念珠菌 30 9株(7 4 3% ) ,高里念珠菌 2 39株 (5 74 % ) ;呼吸系统分离出真菌 30 0 4株 (6 8 35 % ) ;消化系统真菌 12 91株 (2 9 37% ) ;泌尿生殖系统 87株 (1 98% ) ;神经系统 8株 (0 18% ) ;血液 5株 (0 11% )。 结论 念珠菌属尤其白念珠菌是我院近 13年间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 张子平程波施秀明郑与琳刘茁陈颖
- 关键词:真菌念珠菌属
- CHK1基因对白念珠菌体外超微结构及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CHK1基因对白念珠菌体外超微结构及对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方法设置实验组CHK21组(chk/chk双等位基因缺陷株),对照组标准株组(CAF-2)。通过扫描、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菌株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NCCLS-M27A方案对白念珠菌标准株CAF-2、CHK1基因缺陷株进行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观察其对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下标准株组细胞壁各层结构完整;CHK1基因缺陷株细胞壁的电子致密层明显变薄,部分区域出现局灶性缺失的现象。扫描电镜下标准株酵母细胞表面光滑,出芽数目较多;CHK1基因缺陷株细胞表面粗糙,可见小斑块或者斑片状凸起。氟康唑对白念珠菌标准株CAF-2、CHK1缺陷株CHK21的MIC值分别为1μg/mL、0.125~0.25μg/mL。结论CHK1基因可能调控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以及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 黄悦蔡良奇张子平程波
- 关键词:白念珠菌氟康唑药敏试验超微结构
- 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存在于包括真菌在内的大部分低等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及一些植物中。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蛋白在细胞新陈代谢、毒力以及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尚未发现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因此,探明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机制,可为抑制剂的设计和寻找提供多个"靶点",从而研制出能够抗致病性真菌而不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本文就近年来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及其潜在抑制剂进行综述。
- 徐西光张子平程波
- 关键词:真菌抑制剂药靶
- 白癫风合并盘状红斑狼疮1例
- 纪超张子平关羽
- 表皮松解性棘皮瘤1例
- 2019年
- 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阴囊丘疹伴瘙痒20余年,于2016年11月10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阴囊散在粟粒大肤色丘疹,伴中度瘙痒,未予诊治,皮损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非婚性接触史,否认皮损区创伤、长期日光照射及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照射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兰建平林梦婷纪超张子平
- 皮肤镜在尖锐湿疣诊疗中的应用
- 郑其乐张子平
- 黑棘皮病合并胃恶性肿瘤1例
- 周昆丽关羽纪超张子平
- 表皮松解性角化棘皮瘤1例
- 林梦婷纪超张子平黄瑾雯程波
- 马尔尼菲青霉致真菌性脂膜炎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32岁,福建省龙岩市人,因四肢疼痛性结节伴发热20余天,于2008年7月收住我院。20余天前双前臂、双下肢渐出现6个大小不等、肿痛明显的结节,反复畏冷、发热。皮肌炎病史4年半,现予泼尼松10mg/d维持治疗。发病前有吃鼠咬后甘蔗史。
- 苏惠春程波施秀明张子平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脂膜炎真菌性双前臂
- 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肛周尖锐湿疣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皮肤性病分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中,随机抽取144例纳入研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高频电刀烧灼治疗组(A组)、光动力治疗组(B组)、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组(C组),各组均48例。评价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A组93.8%、B组89.6%、C组93.8%;复发率:A组60.4%、B组37.5%、C组27.1%,复发疣体数A组10.2个、B组6.5个、C组2.6个,平均复发间隔时间A组9.9d、B组24.8d、C组41.9d;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4.2%,B组47.9%,C组14.6%。结论肛周尖锐湿疣用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疗效与其他两组相似,但复发率最低、复发疣体数最少、平均复发间隔时间最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林立真胡荔红张子平林品珍向妞郑其乐张虹
- 关键词:肛周尖锐湿疣中药浸泡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