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岭

作品数:17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地壳
  • 7篇地震
  • 7篇水合物
  • 6篇天然气水合物
  • 6篇气水
  • 6篇气水合物
  • 5篇层析成像
  • 4篇地球
  • 4篇地球物理
  • 4篇地球物理研究
  • 4篇地震层析
  • 4篇地震层析成像
  • 4篇地幔
  • 4篇上地幔
  • 4篇似海底反射
  • 4篇稳定带
  • 4篇海底
  • 4篇海洋天然气水...
  • 3篇反演
  • 3篇P波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张岭
  • 10篇郝天珧
  • 8篇刘劲松
  • 7篇宋海斌
  • 4篇江为为
  • 4篇胥颐
  • 3篇李志伟
  • 1篇刘建华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渤海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环渤海地区(东经112°~124°,北纬34°~42°)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也是现代板内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尽管该研究区的构造背景非常复杂,但通过前人多年的研究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
张岭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地壳上地幔固体地球物理
文献传递
利用GT5事件和Messy GA方法反演地壳P波速度模型
大多数板内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内,利用天然地震资料以及人工爆破资料来确定准确的地表速度模型,不但有助于对地震进行准确定位、深度地震测深以及层析成像研究,从而弄清地壳结构及其物性与地震的孕育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油气、矿产...
张岭刘劲松郝天珧
关键词:地震资料
文献传递
利用GT5事件和Messy GA方法反演地壳P波速度模型
<正>大多数板内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内,利用天然地震资料以及人工爆破资料来确定准确的地壳速度模型,不但有助于对地震进行准确定位、深度地震测深以及层析成像研究,从而弄清地壳结构及其物性与地震的孕育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油气...
张岭刘劲松郝天珧
文献传递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Ⅳ):双似海底反射被引量:19
2003年
 由于双似海底反射可望指示一个动态演化的天然气水合物 游离气体系特征,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目前在世界上有两个双似海底反射分布区最为典型,一是挪威西部大陆边缘,另一个为东南海海槽大陆边缘.对双BSR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残留BSR,对应古温压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的反射,另一种是混合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底界反射.阐明双似海底反射层空间分布特征与其成因,建立动态演化的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模型,可为深入了解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地质历史中的演变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宋海斌江为为张岭
关键词:地震似海底反射稳定带地球物理研究
渤海湾盆地及其邻域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层析成像被引量:22
2007年
渤海湾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也是现代板内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尽管该研究区的构造背景非常复杂,但通过前人多年的研究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在吸收和学习前人的这些成果,特别是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1978~2004年间研究区内发生的近震和区内台站所记录到的部分远震的P波震相到时,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并建立了研究区的初始速度模型后,利用层析成像技术揭示了研究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结构.最后,对比和分析了各个主要深度层和剖面的速度扰动图像,结果显示: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受地表主要构造单元和深大断裂的影响,速度扰动异常大多为NE-NNE向展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点;区内的深大断裂带,切穿莫霍面乃至岩石圈,成为地幔热物质上涌或基性物质上涌的通道.
张岭刘劲松郝天珧刘建华胥颐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层析成像地壳和上地幔
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聚集和分解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笼形包合物,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本文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聚集和分解.
张岭宋海斌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文献传递
利用Ground-Truth资料和Messy GA方法反演渤海湾盆地及其邻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被引量:22
2005年
收集了1978~2003年位于渤海湾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大体位于东经112°~122°,北纬34°~44°之间)所记录到的的总计10534个地震或人工爆破事件的Pn、Pg以及P波到时数据,运用GT5准则,从中挑选出相对精确和可信度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的10个地震事件,使用MessyGA算法,分别反演了这10个地震事件所对应的一维地壳P波速度模型.反演的局部地壳模型与已知结果对应较好,基本反映了震中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方便,可用于确定局部和区域的地壳速度模型.
张岭刘劲松郝天珧
关键词:GA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Ⅳ):双似海底反射
由于双似海底反射可望指示一个动态演化的天然气水合物-游离气体系特征,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目前在世界上有两个双似海底反射分布区最为典型,一是挪威西部大陆边缘,另一个为东南海海槽大陆边缘.对双BSR的解释,主要有两...
宋海斌江为为张岭
关键词:地震似海底反射稳定带
文献传递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III):似海底反射被引量:45
2003年
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与似海底反射有关的一些观点进行讨论 ,以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研究的认识 .30年的似海底反射研究表明 ,似海底反射仍然是指示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存在的最好手段之一 .有似海底反射 ,是可以认为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 .虽然存在“游离气带速度模型”与“水合物楔速度模型” ,但似海底反射主要由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下方的游离气引起 .BSR上方的天然气水合物、下方的游离气与天然气再循环和含甲烷的流体流有关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计算控制因素难以准确确定等因素 ,似海底反射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只是近似的对应关系 .需从动态的观点考虑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体系及其与似海底反射的关系 .
宋海斌张岭江为为郝天珧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游离气稳定带
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聚集和分解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其遇火即可燃烧。它...
张岭宋海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