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正丰

作品数:243 被引量:2,226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院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0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4篇腰椎
  • 73篇椎间盘
  • 67篇微创
  • 60篇椎间盘突出
  • 57篇腰椎间盘
  • 54篇腰椎间盘突出
  • 53篇手术
  • 53篇突出症
  • 53篇椎间盘突出症
  • 50篇内窥镜
  • 50篇窥镜
  • 47篇腰椎间盘突出...
  • 45篇外科
  • 41篇脊柱
  • 35篇骨折
  • 31篇螺钉
  • 29篇椎间孔
  • 29篇颈椎
  • 28篇椎弓
  • 28篇椎弓根

机构

  • 20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丰都县人民医...

作者

  • 241篇张正丰
  • 178篇周跃
  • 135篇初同伟
  • 121篇李长青
  • 80篇郑文杰
  • 78篇王卫东
  • 75篇王建
  • 66篇潘勇
  • 49篇王建
  • 36篇王健
  • 30篇张峡
  • 29篇郝勇
  • 24篇罗刚
  • 19篇廖维宏
  • 18篇任先军
  • 17篇张年春
  • 11篇王洪岗
  • 11篇王敏
  • 11篇梅芳瑞
  • 10篇李长青

传媒

  • 2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6篇中华创伤杂志
  • 1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3篇第20届全国...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第六届中国微...
  • 9篇第八届全国脊...
  • 8篇脊柱外科杂志
  • 8篇第十一届全军...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2007SI...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5篇重庆医学
  • 5篇第三届全国脊...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第七届全国创...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21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29篇2010
  • 21篇2009
  • 11篇2008
  • 49篇2007
  • 14篇2006
  • 14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7篇1999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学习曲线的认识
Objective: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curve of a new surgical procedure is essential for its safe clinica...
王建周跃初同伟张正丰
微创与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再手术的原因。方法LDH患者1 862例,其中行MED术(MED组)1 276例,行开放式髓核摘除术(开放组)586例。采用改良Mcnab评分法评定治疗结果,随访8-60个月,平均随访39.2个月。结果1 518例获随访,MED组和开放组分别为1 059例和459例,术后最近随访满意率(Mcnab评分优良者)分别为91.31%和93.25%。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原工作的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P〈0.05)。MED组和开放组术后再手术率分别为6.89%(73/1059)和2.61%(12/459),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平均复发时间MED组早于开放组,分别为5.6个月和31.2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诊断错误和术中定位错误。结论侧隐窝狭窄未解除和原位椎间盘突出是MED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和神经根黏连是开放式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张年春周跃初同伟张正丰王卫东任先军王建李长青郝勇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微创手术
成人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与选择
目的:本文报道内窥镜(METRx)辅助下经后路微创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新型Sextant—R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提拉复位与内固定,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
周跃王建李长青初同伟张正丰王卫东潘勇罗刚
关键词:内窥镜
心肌营养素-1基因转移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心肌营养素-1基因转移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红核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颈3脊髓外侧索横切(C3Hx)模型,损伤区植入明胶海绵饱和的不同成分治疗及对照溶液。分为AdCMV-CT1组、空白对照组、AdCMV-eGFP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荧光金(FG)于C2注射,1,4,8周脑切片,荧光显微镜下红核神经元记数观察红核神经元的存活。结果:在损伤后1~4周,标记红核神经元数几乎无变化。损伤后8周,损伤组、Adv-eGFP组、Adv-CT1组标记神经元分别减少31%,32%,19%。Adv-CT1组与损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存在迟发性损伤。Adv-CT1在脊髓中长期表达,明显支持红核神经元的存活。结论:腺病毒介导心肌营养素-1基因转移长时间支持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张正丰廖维宏杨青峰李红运伍亚民
关键词:心肌营养素-1基因转移脊髓损伤红核神经元
改良肩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介绍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改良后入路,分析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发现和结果。方法 11例肩胛骨骨折接受改良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5例肩胛盂骨折,3例肩胛颈骨折,2例肩胛体骨折,1例肩胛颈、盂和体部复杂型骨折。术后随访5~6 8个月,平均2 3.9个月。按Constant和Murley提出的评分方法评价患肩功能。结果 7例优,2例良,2例可。7例无肩部疼痛,7例肩部外展和屈曲>130°,外展肌力4 + ~5级;6例恢复伤前工作,2例主妇能够完成家务。本组病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改良肩后入路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其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成功防止肩胛骨骨折并发肩部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王建周跃张正丰初同伟张峡
关键词:手术入路肩胛骨骨折内固定
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转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成骨的共同信号分子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其成骨表型转变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行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成骨标志基因I型胶原、骨钙素、骨唾液蛋白、碱性磷酸酶、核心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钙素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bfa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结果:①NIH3T3成纤维细胞经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转染后出现骨钙素、骨唾液蛋白、碱性磷酸酶的表达,I型胶原表达增强,说明在转录水平有成骨标志基因的表达。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到了骨钙素的表达,显示NIH3T3细胞已发展为成骨细胞。③Westernblot检测到了核心结合因子α1蛋白的表达,证实了成纤维细胞发生了表型的改变。结论: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转移NIH3T3成纤维细胞改变了成纤维细胞向成骨表型转化,增加了成骨细胞数量,使成骨能力增强成为可能。
郭国宁张正丰周跃李华壮郭志良张伟
关键词:3T3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诱导成骨基因转染表型转化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前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颈脊髓前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脊髓前动脉。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8月,采用64排螺旋CT机对1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脊髓前动脉造影,观察脊髓前动脉阻塞和梗阻,以及MRI T2高信号与脊髓前动脉的关系。结果 2例脊髓型颈椎病并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脊髓前动脉造影显示颈脊髓前动脉于病变部位中断;其余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T脊髓前动脉造影均显影,未见明显中断。结论 64排CT脊髓前动脉造影术可以显像脊髓型颈椎病的颈脊髓前动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前动脉不易被压迫中断。脊髓型颈椎病MRI图像T2高信号与颈脊髓前动脉无直接关系。
王洪岗张正丰
关键词:颈椎颈椎病脊髓血管疾病缺血血管造影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外科策略及选择
4年Alxlallah等通过腰椎间盘造影首先发现,并报道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症状。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意指脱出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导致同节段的脊神经根和脊神经节在腰椎间孔内或腰椎间孔外...
周跃王建初同伟郝勇李长青张正丰郑文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外科病理特征适应征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介绍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析临床效果,提出初步的评价和经验。方法1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9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年龄35~60岁,平均42.6岁。5例椎间...
王建周跃张峡初同伟张正丰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脊柱外科椎间盘切除术
文献传递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标准开放手术,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60例接受MED,平均年龄35.6岁(26~62岁).同期60例经开放手术,平均年龄46.5岁(23~78岁).MED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放手术采用标准的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MED组平均随访13.5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75 min,失血40 ml,术后卧床48 h.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时间60 min,失血90 ml,术后卧床168 h.MED组手术后切口疼痛轻,镇痛治疗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随访结果:优77%,良20%,可3%.开放手术组症状改善情况与MED组相似.结论同标准开放手术比较,MED表现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王建周跃初同伟张峡张正丰
关键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开放手术显微内镜术后卧床正中小切口神经根减压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