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4篇血管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主动脉
  • 3篇成像
  • 2篇动态增强扫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心动图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随访
  • 2篇肺动脉
  • 2篇腹部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64层螺旋
  • 2篇64层螺旋C...
  • 2篇超声心动图

机构

  • 17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张洪
  • 14篇彭可雨
  • 14篇梁汉欢
  • 6篇阮兵
  • 4篇邹亚毅
  • 4篇何晓清
  • 3篇梁艳
  • 2篇朱培贵
  • 1篇冯解傻
  • 1篇罗爱华
  • 1篇韦国雄
  • 1篇陀子能
  • 1篇朱万寿
  • 1篇何超
  • 1篇林巧嫦

传媒

  • 3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具体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情况,为后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性意见,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主要表现出点片状、全段坏死以及段状坏死等等。结果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效果,对患者每一个阶段的病情发展状态进行较好的诊断,直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以及满意度状态。结论随着临床诊断工作的不断开展情况来看,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手段俨然已经成为保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诊断效果的关键性手段,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积极性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临床诊断推广应用价值。
邹亚毅梁汉欢彭可雨阮兵张洪
关键词:动态增强扫描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清晰看到清晰破口、真假双腔以及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假腔直径最大为47mm,真腔直径最小为5mm,有21例患者可以看到在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此外,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患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6例患者累及腹腔干,5例患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14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其分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筛查疑似主动脉夹层的一种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邹亚毅阮兵梁汉欢彭可雨张洪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
64层螺旋CT诊断血管性病变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及血栓形成14例;肾动脉栓塞5例。结论通过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腹部血管性病变能清晰显示其病因、病变范围及其继发改变,达到诊断明确,所以腹痛疑诊为血管性病变时,CTA应作为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梁汉欢张洪彭可雨
关键词:血管性病变急腹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分析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取CT检查,并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比较CT诊断符合率。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CT诊断正确率分别达到了 T1~T2期93.33%、T3期92.16%、T4期92.86%,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CT扫描可以有效诊断出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刘海安何晓清张洪程建波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分期CT诊断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6.30%;在肺段的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0.57%。当段、亚段肺动脉栓塞充盈缺损完全时,DEPI表现为肺段或亚段分布灌注缺损,当部分充盈缺损时,DEPI以灌注降低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96.30%(52/54),特异性100%。结论 DEPI表现与CTPA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彭可雨阮兵梁汉欢张洪梁艳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测。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阳性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分型和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CT、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分别为90.00%、91.6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脊髓变性、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而对钙化、积气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均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椎间盘脱出、膨出、游离、结节、突出、神经根受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MRI与CT均有自身的诊断优势,但MRI整体诊断效果更好,在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刘海安何晓清梁汉欢张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16排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50例儿童先心病MSCT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UCG)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手术证实本组总共存在心血管畸形131处,MSCT检出率94.7%,UCG检出率80.9%,两者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内畸形共34处,MSCT和USG的检出率分别为91.2%、94.1%,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共97处,MSCT和UCG检出率分别为95.9%、75.3%,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先心病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明显优于UCG,且成像速度快,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病理解剖结构及空间关系,是一种很好的无创、可靠的先心病影像学诊断方法,MSCT联合UCG能提高儿童先心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彭可雨梁汉欢林巧嫦张洪朱培贵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金属内固定去伪影成像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金属内固定去伪影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的37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所得的80kV及140kV数据进行线性融合成像,所得图像为观察组,对图像进行模拟常规120 kV重建,所得图像为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观察重建后对图像质量及去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得到的图像质量为优者平均达91.89%(102/111),对照组图像质量为优者平均达43.24%(48/1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图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得到的图像中几乎无伪影的所占比为92.79%(103/111),对照组所得到的图像中几乎无伪影所占比为36.94%(41/1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所产生的伪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金属内固定中能有效去除金属伪影,能清楚显示骨关节金属内固定的具体情况,且对周围肌肉组织显示清楚,为临床提供了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张洪何晓清邹亚毅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状况,探讨DSCT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48例作为试验组,其他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例骨关节炎患者及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采用双源CT对两组患者行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足踝关节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检查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在48例痛风患者DSCT检查中有46例发现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诊断的敏感性为46/48(95.8%);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伪信号影,诊断特异性为28/30(93.3%);有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与无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之间的尿酸盐结晶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增高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痛风患者,其DSCT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痛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可以直观无创地显示患者检测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情况,提示DSCT可应用于痛风病情的监测,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何晓清梁汉欢朱万寿彭可雨张洪
关键词:双能量X线成像技术痛风尿酸盐结晶
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研究中选取了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采用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进行检查,对B组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对C组患者单纯行头颈部动脉CTA扫描。结果:在CT剂量指数(CTDlovl)、计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剂量(ED)三个方面,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 <0. 05)。A组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P <0. 05)。在血管CT值、噪声、信噪比(SNR)以及对比噪声比(CNR)方面,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 <0. 05)。A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均高于B组和C组(P <0. 05)。结论:采用一站式联合扫描,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洪梁汉欢彭可雨邹亚毅梁艳
关键词:图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