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红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以校企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12
- 2007年
-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高职院校应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如何向纵深发展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点?笔者认为,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弥补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把握的缺乏所造成的“不适应”,而且也是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 张燕红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深发展
- 加强人文教育 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质量被引量:1
- 2006年
- 高职教育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需要人文教育来弥补,人文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力量。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要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文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 张燕红
-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教育
- 走向完善:高校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对高校闲暇教育作了理论和实践探讨。在理论上试图构建一个闲暇教育的理论体系,探讨实施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在实践上探索性地论述了高校闲暇教育的实施措施。
- 朱正平张燕红
- 关键词:高校闲暇教育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的原因——从教师因素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业务水平、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要打破课堂沉默,教师需要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教学风格和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加以改进。
- 张燕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教师因素
- 德育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被引量:2
- 2004年
- 十六大报告在对小康社会目标的阐述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新、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可以说德育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才属性的统一.因此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建构和实现中,有必要对学校德育重新进行探讨和研究,明确学校德育的任务,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 张燕红
- 关键词:德育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大思政”的思考
- 2015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大思政”,可以解决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率低的问题,能使实践教学更具时间与空间上的广延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要真正融入“大思政”,应制定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建立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 张燕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之源
- 2013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现实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要,通过构建对话性课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自身行为。
- 张燕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源泉
- 浅议“两课”教学要坚持灌输与质疑相结合被引量:1
- 2006年
- 理论灌输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两课”教学中贯彻灌输原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重要意义。质疑是“两课”教学适应大学生特点、培养创新品质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坚持灌输与质疑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价值信念,又以科学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论、提高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张燕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高校教学内容
- 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觉被引量:4
- 2007年
- 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觉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的现实要求。榜样、环境、解释、劝诫、体验是培育学生道德自觉的重要方法,通过熏陶、感染、渗透、体验、感悟等方式作用于学生内心世界,激发出学生对德性的自我追求。
- 张燕红
- 关键词:道德自觉道德教育
- 灌输 对话 实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当然选择
- 2008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灌输原则,重新认识理论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引入对话机制,通过师生互动的有效沟通,使学生自觉接受理论灌输,并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自身的行为。
- 张燕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