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存

作品数:50 被引量:4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6篇地下水
  • 13篇地质
  • 7篇水文地质
  • 6篇缺水
  • 6篇供水
  • 5篇缺水地区
  • 5篇勘查
  • 4篇地方病
  • 4篇地质环境
  • 4篇盆地
  • 4篇浅层
  • 4篇浅层地下
  • 4篇高砷地下水
  • 4篇
  • 3篇地下淡水
  • 3篇水化学
  • 3篇水化学特征
  • 3篇特征及成因分...
  • 3篇浅层地下水
  • 3篇化学特征

机构

  • 50篇中国地质调查...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省地质环...

作者

  • 50篇张福存
  • 17篇安永会
  • 17篇李旭峰
  • 11篇姚秀菊
  • 9篇文冬光
  • 9篇韩双宝
  • 7篇何锦
  • 7篇张二勇
  • 5篇叶成明
  • 5篇武选民
  • 5篇郭建强
  • 5篇张徽
  • 4篇冉德发
  • 4篇蔡五田
  • 4篇贾小丰
  • 3篇郑继天
  • 3篇王新峰
  • 3篇陈永良
  • 3篇武毅
  • 3篇孙建平

传媒

  • 6篇水文地质工程...
  • 5篇中国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2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工程勘察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下水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普...
  • 1篇2004年海...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山地缺水地区储水构造的特征和供水示范工程的建立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缓解辽西山区缺水村镇居民的饮水疾苦,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4年开始在该区实施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示范项目。依据项目的勘查数据、取水示范工程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示范区储水构造的类型、典型储水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和供水工程建设。
武选民文冬光张福存王恩荣倪金张二勇李旭峰
关键词:储水构造
系统理论与频率分析法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频率分析法适用于具有长系列的泉水流量观测资料的泉域的水资源评价。当泉水流量观测系列较短而降水系列较长时,可采用系统理论分析法延长泉水流量系列。该文在对系统理论和频率分析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陕西省神木县考考赖沟水源地水资源进行了评价。
安永会唐桂英张福存姚秀菊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泉水流量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模式与原位驱氟设想被引量:8
2014年
山东省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缓坡区,北部为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平原区,属于盆地浅层地下水型饮水高氟地区,是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蒸发强度较高。晚更新世以来,该区较为平稳,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以降水补给、蒸发排泄为主,目前兼有少量的人工开采。高氟地下水赋存于白垩纪火山碎屑岩风化残积形成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含水层以砂质亚黏土为主,在埋深0.5~1.0m处普遍发育钙质结核,俗称姜石。靠近北部河流,第四系底部多发育一层厚度渐大的含砾砂层。随着砂层的出现、增厚,地下水中的含氟量逐渐降低。据此总结了高密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模式,为溶滤富集型与蒸发浓缩碱化型的复合模式。通过室内淋溶试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原位驱氟"的设想。
高宗军张福存安永会冯建国王敏韩克
关键词:高氟地下水
西北内陆盆地山前带典型地下水赋存模式探讨
2007年
文章根据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成果,对西北内陆盆地山前带地下水赋存机理与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了四种地下水赋存模式,为解决类似缺水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提供地下水勘查及开发利用的参考。
孙建平魏玉梅吴宏涛张福存李爱军
关键词:内陆盆地地下水
中国西南地区红层特征及其供水水文地质意义
我国西南地区红层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的大部和贵州、广西的局部地区.该地区也是我国季节性严重缺水地区之一.本文论述了四川、重庆和云南三省市红层的特征,包括红层地貌、物质组成、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淡水富集规律...
张福存李旭峰安永会鄢毅朱春林刘安云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淡水饮用水
文献传递
新型成井过滤器在地下水开采中的应用
研制的一种新型成井过滤器技术,它适合于地下水开采特别是深片开采及粉细砂地层开采,具有良好的滤水挡砂作用和功能.减小钻井口径、滤料对位准确,避免了常规成井时人工填砾易形成的砾料架桥、蓬塞、厚薄不均等所导致水井涌砂等成井质量...
冉德发叶成明张福存郑继天陈永良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过滤器成井技术
文献传递
沂蒙山区典型断陷盆地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莱芜盆地为例被引量:7
2022年
2011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沂蒙山区组织实施了1∶5万标准图幅水文地质调查4万余km^(2),并在严重缺水村镇开展了大量的找水打井示范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地质数据,对断陷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取得了新认识。受中新生代构造影响,沂蒙山区发生断裂褶皱、伸展滑脱及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一系列"南超覆北断陷"的地堑—半地堑盆地,并最终形成现今典型的"盆—山"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以盆地为单元的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流系统。为研究沂蒙山区地下水流系统发育特征,选择莱芜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综合分析盆地南北两侧地貌单元、含水岩组立体空间分布及地下水水位、水化学及同位素结果等,探讨了沂蒙山区典型"盆—山"结构塑造的多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莱芜盆地岩溶地下水由盆地外围向盆地中心呈"向心式"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地质构造控制和含水层分布制约,盆地南北两侧地下水流系统特征存在差异:盆地南部发育中间和局部两级地下水流系统;盆地北部则仅发育单一的局部地下水流系统,但占有已勘查论证的近1/2的地下水水源地。此外,研究发现在大汶河最低侵蚀基准面,区域滑脱构造及热液混合作用拆离的空隙,与岩层面、层间裂隙、顺层溶蚀空隙等共同构成立体的岩溶地下水网络,影响着岩溶水循环途径及深度。以此认识为指导,实施的探采结合井成井率达到86%,强化了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在北方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刘元晴文冬光吕琳李伟张福存王新峰孟顺祥
关键词:地下水流系统断陷盆地沂蒙山区北方岩溶
论我国的地氟病研究
简述了我国的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类型、病情及流行病学特征,概括了我国在医学和地学领域研究地氟病的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站在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提出了未来我国地氟病研究的发展方向。
蔡五田韩子夜郭建强安永会张福存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地理分布系统论流行病学地方病学
文献传递
我国饮水型地方病地质环境特征及应对措施
简述了我国饮水型地方病分布与病情概况,总结概括了我国地氟病、地砷病区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在分析饮水型地方病区人民群众安全供水问题的解决途径及以往防病改水工作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
安永会孙建平张福存蔡五田姚秀菊佟元清李金英李旭峰
关键词:地氟病水文地质环境地砷病安全供水
文献传递
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结合银北平原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于水化学数据、室内释放试验,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山前至平原,阴离子由西南向东北从HCO3型过渡到HCO3.SO4(SO4.HCO3)型,再逐渐向HCO3.SO4.Cl、HCO3.Cl(Cl.HCO3)型转化,阳离子则由Ca(Ca.Na、Ca.Mg)型向Na.Mg(Na)型转化;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处边山地带,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因素影响,溶滤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形式;冲洪积和河湖积平原则受气候、灌溉活动等作用,蒸发浓缩、蒸发浓缩-混合作用控制着平原内水化学的变化;地层岩性为地下水质的基本组成提供重要的物源。
荆秀艳王文科张福存曹玉清杨红斌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水化学特征地下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