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超声检查
  • 2篇婴儿
  • 2篇幽门狭窄
  • 2篇年龄
  • 2篇儿童
  • 2篇肥厚
  • 2篇肥厚性
  • 2篇肥厚性幽门狭...
  • 2篇不同年龄
  • 2篇超声特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弹性成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幽门管
  • 1篇诊断界值

机构

  • 6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6篇张薇薇
  • 5篇任红雁
  • 5篇王峥嵘
  • 5篇刘琴
  • 4篇苏英姿
  • 3篇张勇
  • 2篇张丽娥
  • 1篇刘树立
  • 1篇郝春生
  • 1篇白东升
  • 1篇叶辉
  • 1篇侯文英
  • 1篇张颖
  • 1篇李龙

传媒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婴儿胆道闭锁与胆汁淤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临床确诊为胆道闭锁、胆汁淤积,以及保健科正常体检,无肝病史,腹部超声检查及肝功能均正常的婴儿。先行传统超声检查,再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三组婴儿肝右叶Ⅴ、Ⅵ段包膜下0.5 cm处肝实质的杨氏模量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婴儿的肝脏杨氏模量值,使用ROC曲线比较胆道闭锁组和胆汁淤积组的肝脏杨氏模量值,并探索其鉴别诊断界值。结果:应用SWE技术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胆汁淤积组、正常对照组婴儿的肝脏硬度值,采用SC6-1探头检测三组肝脏硬度杨氏模量分别为(15.8±8.9) kPa、(8.4±2.1) kPa、(4.9±0.6) kPa;采用SL10-2探头检测三组肝脏硬度杨氏模量分别为(13.5±7.7) kPa、(7.5±1.9) kPa、(4.4±0.6) kPa。采用ROC曲线比较胆道闭锁组和胆汁淤积组的肝脏硬度值,并计算其鉴别诊断界值:采用SC6-1探头:当肝脏硬度值为8.85 kPa时,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5%。使用SL10-2探头,当肝脏硬度值为7.60 kPa时,诊断的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75%。结论:胆道闭锁与胆汁淤积患儿的肝脏弹性存在差异,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通过检测其肝脏硬度值,辅助鉴别诊断。
刘琴苏英姿任红雁张薇薇马亚王峥嵘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汁淤积
超声在诊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1例临床怀疑IHPS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以幽门肌层厚度(PMT)≥4.0 mm、幽门管长径(PCL)≥16.0 mm作为IHPS的超声诊断标准。结果超声诊断IHPS的敏感性为96%(254/265)、特异性为100%(426/426),诊断符合率为98%(680/691)。254例超声真阳性患儿中,21例进行了两次超声检查,占8%(21/254):首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PMT为1.7~3.8 mm;复查超声均为阳性,PMT为4.0~6.0 mm;幽门肌层增厚的速度为(0.21±0.19)mm/d,范围为0.07~0.83 mm/d。结论超声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IHPS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超声阴性而仍持续呕吐的患儿,应考虑患儿处于肥厚性幽门狭窄最初期的可能性,需复查超声,以避免漏诊。
王峥嵘刘琴苏英姿张丽娥张薇薇任红雁
关键词:超声检查
不同年龄段儿童胰腺炎的超声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总结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胰腺炎(AP)、慢性胰腺炎(CP)的超声特征探讨超声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接受超声检查的81例AP及CP患儿的声像图和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3例低龄儿(≤5岁)和58例大龄儿(>5岁)的超声表现。结果23例低龄儿均为AP(含复发性AP),58例大龄儿中41例(71%)为AP,17例(29%)为CP。两组AP患儿在胰腺超声表现异常、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回声增强、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结石、胰腺钙化、胰腺包膜不光滑、胰周组织回声增强及胰周积液、假性囊肿、胆总管扩张和门静脉血栓等方面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龄组患儿弥散性胰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大龄组患儿(88%比52%,P<0.05),大龄组患儿局部性胰腺增大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患儿(48%比13%,P<0.05),且增大多集中于胰体尾部。超声提示胆总管扩张的9例(39%)低龄组患儿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扩张的8例大龄儿组患儿中6例(15%)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囊肿,两组胆总管囊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均为大龄儿,47%(8/17)表现为胰腺体积缩小,100%(17/17)胰腺回声不均匀,82%(14/17)合并胰管扩张,29%(5/17)合并假性囊肿,18%(3/17)合并胰腺钙化及胰管结石。结论对低龄儿童进行超声扫查时应关注可导致胰腺炎发生的先天解剖异常,如胆总管囊肿;对大龄儿童应尽量做到胰腺的全面扫查,关注胰体尾部的病变,还应特别关注大龄儿童CP的发生。
马亚刘琴张薇薇任红雁张勇王峥嵘
关键词:超声检查胰腺炎儿童
不同年龄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界值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的超声诊断界值。方法选取637例临床高度怀疑IHPS而行超声检查的患儿,按年龄分为≤21 d组(93例)和≥22 d组(544例),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或上消化道造影结果;将IHPS患儿的幽门肌层厚度(PMT)、幽门管长径(PCL)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IHPS患儿PMT和PCL均值,以确定PMT最佳诊断界值。结果以PMT≥4.0 mm,PCL≥16.0 mm为标准,超声诊断两组IHPS患儿的敏感性分别为68%和98%;特异性均为100%。两组IHPS患儿PMT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1 d组中,PMT的最佳诊断界值为3.4 mm,其超声诊断IHP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100%。结论不同年龄患儿建议采用不同的IHPS超声诊断界值:≤21 d患儿为PMT≥3.4 mm,PCL≥16.0 mm;≥22 d患儿为PMT≥4.0 mm,PCL≥16.0 mm。
王峥嵘刘琴苏英姿张丽娥张薇薇任红雁张勇李贺云
关键词:超声检查诊断界值
儿童神经母细胞性肿瘤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节细胞神经瘤(GN)、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GNBi)、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GNBn)、神经母细胞瘤(NB)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四种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79例神经母细胞性肿瘤(23例GN,44例GNBi,86例GNBn,126例NB)患儿资料,总结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中位年龄:GN组6.9岁,GNBi组3.9岁,GNBn组3.0岁,NB组2.0岁。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位值:GN组6.3μg/L,GNBi组9.6μg/L,GNBn组22.6μg/L,NB组40.7μg/L。GN组无远处转移,9%GNBi、26%GNBn、36%NB存在远处转移;GN组、GNBi组无邻近组织器官侵犯,9%GNBn、15%NB侵犯邻近组织器官;91%GN、70%GNBi、58%GNBn病灶包膜完整,NB组病灶44%包膜不完整、28%无包膜;96%GN、57%GNBi呈类圆或椭圆形,57%GNBn、60%NB形态不规则;96%GN内呈均匀低回声,75%GNBi内呈"云雾状"不均匀回声,59%GNBn、75%NB病灶内见高回声结节或呈多结节融合状;65%GN内见小斑点、片状钙化,27%GNBi、29%GNBn、25%NB内见粗大钙化;100%GN、91%GNBi、91%GNBn内呈少-中量血流,33%NB内丰富血流;4%GN、41%GNBi、51%GNBn、49%NB包绕血管;13%GN、5%GNBi、6%GNBn、8%NB侵入椎管;GN无淋巴结转移,48%GNBi、59%GNBn、56%NB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论GN与GNBi、GNBn、NB超声表现差异较大,后三者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但部分难以鉴别。
冯蔚王峥嵘苏英姿张薇薇任红雁刘琴张勇李贺云马亚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儿童
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儿肾重复畸形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肾重复畸形的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9年2月对21例小儿肾重复畸形施行腹腔镜半肾切除术。采用三孔或四孔腹腔镜技术,经腹入路,游离肾周组织,结扎切断重肾血管,切除重肾及输尿管,腹膜后放置引流。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操作130-21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无手术输血者。术后8-10 h进流食。术后住院时间5-7 d,平均6.2 d。21例患儿术后随访3-28个月,平均20.2月,临床症状消失,B超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经腹入路腹腔镜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肾重复畸形创伤小,可扩大手术操作空间,清晰暴露手术视野,切除输尿管远端更彻底,术后恢复快,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颖叶辉李龙刘树立侯文英白东升郝春生张薇薇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肾重复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