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顺

作品数:26 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9篇扩散
  • 8篇血性
  • 8篇加权成像
  • 7篇缺血
  • 6篇梗死
  • 5篇动脉自旋标记
  • 5篇卒中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扩散加权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灌注
  • 4篇血管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质子
  • 4篇质子转移

机构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影像医...
  • 1篇通用电气医疗...

作者

  • 25篇张顺
  • 25篇朱文珍
  • 9篇姚义好
  • 9篇石晶晶
  • 8篇张水霞
  • 8篇覃媛媛
  • 7篇张妍
  • 6篇江晶晶
  • 6篇郭林英
  • 5篇刘城霞
  • 5篇汤翔宇
  • 4篇蒋日烽
  • 4篇王剑
  • 4篇赵凌云
  • 3篇张巨
  • 3篇李娟
  • 2篇朱文杰
  • 2篇倪红艳
  • 2篇申楠茜
  • 2篇尹建忠

传媒

  • 12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双指数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及双指数扩散加权成像的动态变化。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永久缺血组11只、缺血再灌注组11只及对照组8只,于术前及术后0.5、3、6、12和24h分别行单b值、多b值DWI及T2WI扫描,分析表观扩散参数(ADC)、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和快速扩散所占容积分数(Afast)的动态变化,以24hTTC组织染色作为病理对照。结果:永久缺血组ADC、ADCslow和Afast先降低,6h到达最低,而后轻度上升;ADCfast缺血后降低,并持续在一个较低水平。缺血再灌注组ADC、ADCslow、ADCfast和Afast于再灌注1.5h回升,但仍低于正常水平,而后逐渐下降,至24h到达最低水平,且此时与永久缺血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fast永久缺血组与再灌注组只在3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ast再灌注组与对照组只在3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可显示缺血不同时间点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受限情况及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转移过程。
张妍张顺汤翔宇姚义好张水霞石晶晶覃媛媛朱文珍
关键词:卒中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RSNA2012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被引量:1
2013年
RSNA2012报道的拓展MRI新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酰胺质子转移(APT)、扩散峰度成像(DKI)、多b值非高斯扩散、动脉自旋标记(ASL)、直方图分析法、自动化脑分割SyMRI及大角度高分辨力扩散成像(HARD)I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①胶质瘤术前分级、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评估及鉴别肿瘤真性和假性进展;②脑卒中缺血性损伤的PH值变化、非高斯分布扩散变化、血流灌注信息、界定缺血半暗带以及急性卒中运动障碍恢复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③自动化脑分割SyMRI精确定量多发性硬化脑组织体积;④4D相位对比成像探索特发性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及脑脊液动力学变化;⑥HARDI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可明显提高白质分割的精确性。另一亮点是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研究。
穆可涛覃媛媛张顺江晶晶胡杉石晶晶朱文珍
关键词:脑肿瘤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动脉自旋标记
RSNA2013分子影像学
2014年
RSNA2013报道的分子影像学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复合分子探针的研发及应用:如靶向特异性磁性纳米对比剂、免疫复合超声微泡对比剂及放射荧光杂交示踪剂等,应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显像、肿瘤化疗疗效评价、肿瘤淋巴结转移显像等。②多模态分子显像技术的发展:采用MRI、US、SPECT及荧光反射成像(FRI)多模态监测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早期效果。③放射基因图谱的研发及能谱CT分子成像。
姚义好蒋日烽张水霞张顺郭林英朱文珍
关键词:放射学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对比剂示踪剂分子影像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磁共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急、预后差、致死率高。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小时即可造成不可逆性神经组织死亡。如何早期发现脑梗塞、指导临床治疗是磁共振成像的目标,本文就近年来磁共振的一些新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张顺张妍朱文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MR氧摄取分数成像在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基于非对称自旋回波(ASE)序列的氧摄取分数成像(OEF imaging)定量测量胶质瘤氧摄取分数的可行性,评价相关定量指标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 32例经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的患者,其中Ⅱ级16例、Ⅲ级5例、Ⅳ级11例。所有受试对象扫描前均获得书面知情同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 FLAIR、增强T1WI、ASE-OEF扫描。通过在肿瘤实体区手动绘制感兴趣区的方式测量肿瘤氧摄取分数(OEF),并对肿瘤标本进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评价OEF定量指标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差异并与传统的MRI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诊断性能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EF与Ki-67标记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增强扫描中,16例低级别胶质瘤10例表现为不强化,6例强化;16例高级别胶质瘤中,仅有1例不强化,其余1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2)。高级别胶质瘤OEF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00±2.47、20.46±2.98,P<0.01)。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显示ICC=0.89,表明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i-67 LI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分别为48±54.01、5.8±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Ki-67 LI与OEF存在中等的相关性(r=0.406,P<0.05)。依据有无强化诊断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和62.5%;定量指标OEF的诊断效能优于增强扫描,AUC为0.852,当取阈值为19.55时有最大的诊断效能,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87.5%。结论基于EPI技术采集非对称自旋回波(ASE)序列可用于无创性测量肿瘤组织氧摄取分数;定量指标OEF能良好的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且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在胶质瘤诊疗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苏昌亮张佳旋张顺江晶晶蒋日烽刘城霞张巨林晖赵凌云朱文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胶质瘤肿瘤分级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6
2015年
目的: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研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其中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DWI及3D-ASL扫描。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的DWI及ASL全脑血流量(ASL-CBF)图有无异常。选择13例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最大层面,采用手动勾画法分别在DWI、ASL-CBF图上测量梗死面积和灌注异常面积,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17例TIA在DWI图上均无阳性发现,12例在ASL-CBF图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灌注减低区。2例TIA复查时可见ASL-CBF图上血流灌注部分恢复。13例脑梗死的DWI图上见大小不等的高信号,梗死面积为(1026.54±295.50)mm2,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为(2901.77±415.94)mm2,并可观察到高、低灌注状态。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面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P=0.001)。结论:3D-ASL可全面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灌注状态,动态观察血流灌注恢复情况,有利于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
张顺张水霞姚义好石晶晶朱文珍
关键词:灌注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DKI、DWI预测病灶最终转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预测急性脑梗死病灶最终转变的能力,以便为脑梗死核心区的准确判断提供补充。材料与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例18例,分别于发病48 h内、30天后进行2次MRI扫描,绘制急性期DWI图、DKI的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参数图与随访T2WI图显示的病灶范围,测量并计算3组图像中的病灶体积。不同参数图像中各体积值之间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评估;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基线DWI、MK图体积与复查T2WI软化灶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DWI、MK图与复查T2WI异常区域的体积,经Krustal-Wallis H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819,P>0.05)。随访T2WI的病灶体积(766.3±1406.4)mm^3与急性期MK图的病灶体积(905.8±1605.4)mm^3呈高度相关(r=0.977,P<0.01),与急性期DWI的病灶体积(1642.5±3296.9)mm^3呈中度相关(r=0.548,P<0.05)。结论急性期DKI较DWI与病灶的最终坏死灶范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DKI更能准确地预测病灶的最终转变。
孙海珍张慧倪红艳沈文尹建忠张顺朱文珍
关键词:卒中扩散加权成像病灶体积
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atypical intracranial epidermoid cysts)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的MRI检查资料及组织病理结果。28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0例行DWI检查,16例行MRI增强检查。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28例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中位于硬膜外8例、脑实质12例、脑室6例、岩骨尖2例。8例硬膜外肿瘤信号复杂多样,T_1、T_2、DWI信号均高低不等,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20例非硬膜外不典型部位(脑实质内+脑室内+岩骨尖内)的肿瘤MRI均以长T_1、长T_2信号为主,混杂不等量的点条片状等T_1、等T_2信号影,D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MRI增强扫描脑室内的肿瘤未见强化,而脑实质内及岩骨尖的肿瘤边缘可见断续条状强化。组织病理学显示本组中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以角化物为主,大体标本呈豆腐渣状,而非硬膜外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以胆固醇结晶为主,大体标本呈腊块状或结晶样。结论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不同,深刻理解其病理基础,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汤翔宇张顺江晶晶朱文珍刘朝旭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
磁共振氧摄取分数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氧摄取分数(OEF)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2-FLAIR)、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及OEF序列扫描,观察脑梗死区域的氧摄取分数(OEF)、静脉血容量百分数(vCBV)、可逆性横向驰豫率(R2*)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6例脑梗死区域OEF增加,其中4例vCBV、R2*增加,1例vCBV减低、R2'无明显变化,1例vCBV、R2*信号均无明显变化;7例脑梗死区域OEF减低,其中6例vCBV、R2*减低,1例vCBV增加、R2*无明显变化。结论:MRI-OEF序列有望应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细胞氧代谢状态。
郭林英张顺石晶晶张水霞姚义好朱文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缺血性脑卒中
采用基于解剖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深部灰质和白质病变扩散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基于解剖图谱的分析(ABA)方法,定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深部灰质和白质结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按诊断标准纳入AD患者21例(AD组)、MCI患者8例(McI组)和健康志愿者15名(对照组),均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DTI原始数据通过ABA方法进行后处理,最终获得58个脑深部灰质和白质结构的FA值。3组之间FA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随后两两比较。在AD组和MCI组内,消除年龄和教育年限的影响之后,将AD组与MCI组间以及MCI组与对照组间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FA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AD组32个脑区结构,包括海马、丘脑和下丘脑深部灰质结构,以及扣带束、穹隆、胼胝体、放射冠、下纵束、上纵束、额顶束等深部白质结构FA值广泛降低(校正P值均〈0.05)。AD组下丘脑、穹隆、上纵束、扣带束等8个脑区结构的FA值明显低于MCI组(F值为4.738~11.132,校正P值均〈0.05);MCI组右侧胼胝体压部的FA值(0.550±0.018)显著低于对照组(0.585±0.0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组和MCI组内,左侧下丘脑、右侧下丘脑、左侧扣带束、右侧扣带束及左侧上纵束的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2、0.515、0.535、0.527、0.512,P值均〈0.05),右侧胼胝体压部、右侧上纵束、右侧穹隆终纹部及右侧穹隆的FA值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ABA显示AD患者不仅在脑白质而且在脑深部灰质均存在扩散特征的异常改变,而MCI患者仅胼胝体压部白质区域的扩散特征存在异常。胼胝体压部FA值的降低在疾病过程中较早发生,但与认知功能的下降相关性不大。下丘脑、扣带束、�
覃媛媛张顺郭林英张旻朱文珍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