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二维多尺度离散小波/小波包分析进行重力区域场和局部异常分离的模型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建立了三个不同的重力异常模型,在MATLAB下,利用二维离散小波/小波包变换分别对这三个模型的区域场和局部异常进行分离.(1)通过用相同的模型,选择不同的小波进行重力场分离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不同小波分析之间存在着较小的差异;(2)小波包分解比小波分解更精确,但小波分解能够直接确定低频成分,而小波包分解需要建立与实际地质情况更相符的模型来确定低频系数;(3)针对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小波分析中Coiflets小波系的精度更高,但在小波包分解中Daubechies小波系的精度更高.
- 杨长保刘津怿吴燕冈徐刚肖锋
-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
- 微地震同步压裂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针对低渗透性储层,通过压裂来提高储层渗透率,增大孔隙度和泄油半径,最终达到油井上产的目的。近几年开展的同步压裂对微地震监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实时评估同步压裂效果时,对如何优化压裂参数和改善压裂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断层和天然裂缝带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在裂缝检测时存在"多解性",文章主要针对压裂微地震同步监测提出一些认识,通过微地震事件属性特征分析断层和天然裂缝带对储层改造的影响,为油田储层改造过程中压裂方案设计与调整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刘博苗红波徐刚杨光冯超赵龙
-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震源参数
- GeoEast-ESP微地震实时监测系统(V1.0)被引量:2
- 2015年
- 致密砂岩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正成为当前及未来储量增长的重点,水力压裂是非常规油气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微地震监测能够实时提供裂缝网络动态展布,指导水力压裂施工并评估压裂效果。GeoEast-ESP系统实现了微地震井中和地面实时监测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在速度模型优化、噪声压制、实时定位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探索了基于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的去噪及信号增强技术,增强了微地震事件初至的自动拾取及定位的现场实时性,具备将监测成果与压裂曲线、测井、地震资料等综合解释的能力。井中监测现场定位时间小于3s,地面监测定位时间小于30s,24h内提交现场监测成果,定位误差在10m以内。已在国内17个油气田实时监测200多井1000多层段的水力压裂,为施工参数调整、优化压裂方案提供了技术保障。
- 储仿东李彦鹏徐刚刘博容娇君郭晓中
- 关键词: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初至拾取
- 射孔信号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孔信号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多个波场中是否存在井筒波特征波场,若存在,则截取出来作为预检测射孔信号;若不存在,则进行时差校正和叠加处理,并从叠加后的波场中提取出井筒波特征波场,将提取出...
- 李彦鹏徐刚储仿东容娇君
-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储气库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保证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为了给储气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在分析微地震监测技术主要方法——纵横波时差定位算法和b值法原理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某盐穴储气库为例,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对该储气库造腔和注气过程进行监测,采用纵横波时差定位算法对微地震事件位置进行反演,并根据造腔井附近的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对腔体形态进行刻画,同时对微地震事件进行b值法分析,判断注气过程中是否诱发断层活动。研究结果表明:(1)该盐穴储气库在造腔井中未发现能量较大的破裂或垮塌,造腔工艺较安全;(2)造腔井腔体形态不规则,可近似为圆柱体;(3)注气井注气压力上升可导致断层活动,但诱发断层活动是否对储气库完整性造成危害则需要对该区域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研究才能做出判定。结论认为:(1)为了保障储气库的安全运行,应降低断层附近注气井的上限压力;(2)微地震监测技术在保障储气库安全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储气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实时监测,以期为储气库安全预警和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 魏路路井岗徐刚王飞李晓峰刘博
-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微地震监测盐穴储气库
- 地下煤炭原位气化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煤炭原位气化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煤炭气化信号;对目标区域的煤炭气化信号,进行微地震事件定位,得到微地震震源坐标;根据微地震震源坐标,对微地震事件震级属性进行提取,得到微...
- 刘博徐刚容娇君魏路路王飞李飞
- 文献传递
- 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 中国低渗油气田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有大量的生产井需要通过压裂实现经济开采,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进行压裂效果实时监测和压后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现有的微地震处理技术在实时压裂监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包括微地震井中监...
- 徐刚春兰刘博
- 关键词:油气勘探压裂效果四川盆地
- 文献传递
- 基于三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将原坐标系下的初始三维高分辨遥感影像映射为目标坐标系下的目标三维高分辨遥感影像,利用根据目标三维高分辨遥感影像和数...
- 韦正达徐刚杜金玲容娇君魏路路王飞
- 地面散点式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XX平台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微地震监测是评估油气藏压裂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井中微地震监测和地面散点式微地震监测两种方式。为了了解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XX平台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裂缝扩展情况并对压裂效果进行总体评价,指导后续浅层页岩气水力压裂项目的实施,采用了具有可灵活布设、可全平台覆盖、长期监测成本较低等优点的地面散点式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在该示范区太阳构造XX平台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试验,采用扫描叠加定位算法对微地震事件进行定位,并与该平台同时进行的井中微地震监测成果进行了对比;进而研究分析了散点式微地震监测不同观测孔径、不同检波器道距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较之于井中监测,地面散点式监测在监测时间和监测空间上更加具有优势;(2)观测孔径主要影响定位精度,而道距影响的则是弱信号的定位能力。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验证了地面散点式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昭通页岩气示范区浅层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的可行性,为今后微地震动态监测方法在该区的长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邹清腾徐刚韦正达刘博王飞李然
- 关键词:页岩气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
-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压裂参数实时调整中的应用
-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持续增长,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压裂参数优化调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压裂参数和微地震参数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压裂参数实时调整技术:在压裂前期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待压裂井...
- 金其虎林鹤冯超徐刚李娜杜金玲
-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